今天走進台北國際食品展,不僅拜訪支持客戶,也看看台灣食品的堅強實力,映入眼簾的不只是琳瑯滿目的美食,更是台灣各地品牌背後的堅持與努力,每一個展攤都承載著創辦人與團隊的心血,有些老字號默默深耕數十年,有些則是年輕人返鄉創業的新希望。 我特別喜歡在這樣的展場中,與品牌主聊聊一路走來的故事,聽他們說原料從哪裡來、加工如何講究、通路如何突破這就是台灣食品產業的軟實力:在地化、精緻化、故事化。
身為律師,我特別關心他們如何保護自己的成果。比方說: 商標註冊做了嗎?品牌名稱會不會被別人搶註? 有沒有簽妥OEM或經銷合約?出貨、收款條件寫清楚了嗎? 食品標示與法規符合嗎?網路上說的「健康功效」,可能踩到哪裡的紅線? 這些問題,不是用來挑毛病,而是希望品牌能走得更遠、更穩健。台灣有太多好東西,只是缺了一點點法律意識,怕在關鍵時刻吃了虧。
看完一圈,我對台灣品牌充滿敬意,也更有動力用法律專業幫助他們。不是因為愛吃(雖然真的試吃不少),而是因為這些品牌,值得被更妥善地保護、推廣,扎根台灣,走向國際。 所以,下一次在通路上看到台灣在地品牌,請大力支持他們,這不只是一份美味,更是一份對土地、文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