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騎完了,換從水里出發騎新中橫公路,再從阿里山下滑到嘉義。大學四年級,即將畢業的年紀,在學校裡,已是老鳥,除了玩,還是玩,我的「玩」,就是單純的戶外活動,我媽媽常開玩笑地說,你這個孩子,出去就像弄丟了一樣,回家後,好像撿到一個小孩一樣。我覺得以前對這句話並不是很在意,但是現在聽來,我才深深感覺到這是媽媽對兒子的關心,他希望的是,我能夠常常打電話回家。
新中橫這一段路,到阿里山也有七十多公里,從神木村開始,開始有明顯的上坡。從水里出發沒多久,就遇到國小同學的姑姑。當我們在信義鄉公車候車亭休息喝水時,突然有一輛車停在我們前方,車窗打開時,一位女生問說:「看你好面熟,你是不是XXX的同學?」我回答:「是,對,我想起來了,你是XXX的姑姑,我在學校看過你。」我們聊了幾分鐘後,他問我們說:「你們要去哪裡?」我說:「我們要騎去阿里山。」
她說:「這樣好了,我要拿東西給阿里山自來水廠施工的人員,你們行李這麼多,我先幫你們帶過去,到時候你們再去新中橫公路XXX K處的地方,有一個工寮,我會把行李交給他們。於是,我們就把水及錢留下來,其他的都交給同學姑姑了。
行程一直都很順利。但,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氣溫也越來越低,此時,已開始感到寒冷,尤其是我們倆只穿了一件短褲及一件T-shirt,其他什麼都沒有。此時,我們的兩大威脅就是,十度以下的低溫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我們沒衣服,也沒有手電筒,全都在行李上。
好不容易,我們騎到塔塔加了。我們看到塔塔加的停車場,很多人在那裡紮營,一根一根的火把映入我的眼簾,光看著就覺得很溫暖。我同學嘗試著跟其中一組人借火把,希望能夠藉火把的光,帶領我們騎完最後20公里的路程,否則,天太黑了,完全無法騎乘。但,天不從人願,沒人願意給我們。心中想著「不管了,只剩20公里,堅持下去,撐必勝」,於是,沒車時,我們死盯著公路邊的白線慢慢騎,有車時,利用車燈,加速跟上,雖然牙齒已經在打顫,但已經不顧到底多冷了,咬牙撐到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最後,終於來到自來水廠,看看手錶,已經晚上九點半了。
依照同學的姑姑說的那個工寮,我們看到有間房子,伴隨歡笑的吵雜聲,去敲門問問看好了:「我是XXX,今天有位朋友拿行李過來,要我們過來這裡領。」開門的那位大哥說:「你不是那個XXX嗎?」我回答:「對呀!」哇賽!天底下的巧合,都在今天遇上了,他是我的鄰居大哥。他說:「你們不會冷喔!」我說:「當然冷!」此時的我才驚覺到,我的頭髮、眉毛,甚至是腿毛,都凝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霜,用手撥掉時,還有點刺刺的感覺。
工寮裡,非常溫暖,熱騰騰的火鍋,冒著煙。他們幫我們盛了一碗熱湯,湯裡面充滿了各種的火鍋料,真是太美味了,這是史上最好喝的湯,不僅溫暖了我的胃,還溫暖了我的心。邊吃東西邊聊天,我們還唱著卡拉OK,這是我第一次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唱卡拉OK。
晚上的阿里山,真的是太冷了,溫度應該不到五度。鄰居大哥拿了四條棉被給我們,他說,一人要蓋兩條,否則你們會冷死。雖然,天氣很冷,但此時,我的心很熱、真的很感動。現在回憶起來,心裡想著「大哥大姐們,你們現在還好嗎?很感謝你們當時的接待,願你們一切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