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上的安全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十幾歲時,跟學長到大同區孔廟聽演講,有一位李老師講儒家的思想起源。

@李老師說,對於天道的理解,儒家的長幼尊卑和倫理,和道家的逍遙或是佛家的解脫自在,是完全不一樣的。道家的道士,詩人,可以到處旅遊,隱居來體會天道;而佛家的和尚,居士在寺院裡隔絕世俗的汙染,修行以達到解脫自在。

@而儒家卻是有個體系龐大的人際關係網框架,而且這個儒家的人際與道德框架,還和天道有直接的關係,所謂禮本於太一,周朝的儒家文化,認為所有的人際關係的倫理道德,都是模仿自天道,亦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人與人之間,最近似於天道的相處模式。@李老師說為什麼儒家要這麼辛苦,任重道遠,死而後已來達到天道,道家卻可以逍遙達到天道,佛家卻可以解脫回歸天道那樣的輕鬆呢?

@這是因為周朝所在的黃河流域,耕地有限而黃河的水災不斷,所以在多災多難的黃河流域產生的儒家,自然地會把這個地方的階級分工,上下尊卑有禮等等組織型態,帶入人性與天道的理解中。

@因為黃河流域多災多難,必須靠倫理道德,上下尊卑來團結國家,組織人群來對抗水災旱災,飢荒盜賊等等,而儒家學者在這種團結國家與組織人群的倫理道德文化之中,昇華提煉出「盡人事」,「聽天命」的天道宗旨,在為國家人群奮鬥的忠臣義士辛苦過程之中,忠臣義士及有志之士們,他們的道德有可能完熟,達到「天人合一」的儒家聖賢境界。(如孔廟配祀的東廊蕪與西廊蕪的先儒牌位中,有漢朝丞相諸葛亮,宋朝宰相李綱,平定叛亂的大臣韓琦,王陽明等等)

@而儒家的盡人事,聽天命,天人合一的聖人及賢人境界,和道家的道士的逍遙自在的天道,又是有可能相通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一點在道家經典的「莊子」一書中有所闡釋發揮。

@李老師說,同樣是體會天道,在農作物豐富,容易養活人民的長江流域產生的「道家」,就沒有水旱災難的黃河流域的「儒家」,那種比較沉重的「人際關係框架」。@這就是「重視群體責任感」的「儒家」,和「個人逍遙自在」的「道家」,兩種大異其趣的體會天道的不同方式。@當時聽所謂的儒家與道家天道體會的不同,才十九歲,騎摩特車北海一週,彈吉他吸引學妹,去參加偶像和美國歌星演唱會,比所謂的儒家和道家的天道體會吸引人多了,所以當時聽了李老師的演講,也沒放在心上。

@現在年紀漸長,對於儒家經典也多看了一些,在儒家的禮記中,有很多約束綁住人的道德和禮教框架,而禮記又說,這些道德和禮教框架,是人與人之間,最近似於天道的相處模式,這一點我始終搞不太懂。

@有一天看到禮記中寫的上下尊卑的禮貌,忽然懂了其中的寓意,上位者有其聰明才智與勢力高於平民的先天優勢,而禮記的上位者不欺凌下屬和百姓,下屬和百姓不賄賂諂媚上位者,這樣的周禮的儒家精神與教條,是在上位者與下屬百姓之間,畫出一條安全的「禮教的界線」,因為有禮教與倫理道德的安全界限的教條,聰明才智者不敢太越界去欺侮比較不聰明的人,上位有勢力的人,不敢太逾越道德倫理界限,去壓榨下屬和百姓。

@儒家的禮教原本是人際關係的「防止相撞的座位安全帶」,但是經過兩千多年,私心自用的帝王將相的刻意竄改曲解,把儒家的禮教,變成富貴上位者,用來奴役下屬百姓的工具,然後在中華民國革命掉清朝之後,就順勢把這種奴役下屬百姓的曲解的儒家禮教廢掉推翻了。(五四運動打倒吃人的禮教。)

@雖然現在人提到儒家禮教,都會排斥比較多,但是它還是有其實用的價值的,現在人知識水準高了,互相比較成就,才能,金錢的心態,互相競爭的比試無所不在,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

@但是在這種盲目的比錢,比房子,比才能,比地位的洪流中,人常常會迷失自己,拚搏一輩子,結果都在人群的競爭與鬥爭的漩渦中打轉。

@如果能用禮記的上下尊卑,倫理的觀點,來細看社會人群的競爭與鬥爭,重點不是要贏過別人,拿到第一名,而是在競爭與鬥爭的環境中,認清自己的能力與德行有幾斤幾兩,能夠在社會中放在那個位置,如果先天就是第二名的能力,就把自己安置在第二名的位置上努力負責,能力較弱,就認分安於中間或後面的位置,這樣競爭與鬥爭的漩渦在前,因為找到自己的定位,無論能力強弱,都可以安心下來,不被爭名奪利的漩渦所動心。

@如果能力德行明明不足,卻要花招百出的和高位者競爭鬥爭,那就是沒看清自己在群體中上下尊卑的定位,有的僥倖奪得富貴,但是卻讓社會大眾詬病覺得很怪,那就是古代長者所批評的「妄人」了。

@關於禮記研讀的淺見,筆者覺得,就是與其贏過別人,不如找到自己該有的位置與安心的定位,在這個甚麼都要競爭和鬥爭的工商業社會,禮記的「定位」與「安心」的啓示,似乎是有其參考價值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旭淵的沙龍
11會員
302內容數
張旭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A7imKVPTg
Thumbnail
2025/06/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A7imKVPTg
Thumbnail
2025/06/20
曾聽職訓局的電腦繪圖老師閒聊,說台灣大部分的小公司的經營壽命,平均只有十年左右。 也就是說各種文創,餐飲,小規模貿易,電腦科技的小型公司,大概經營到十年左右,公司就要結束,資本額清盤之類的。 筆者覺得,看鄉下農田的農夫,從年輕十幾歲,耕作到六十七歲,還在當農夫,那麼,為什麼城市的工商業小公司
Thumbnail
2025/06/20
曾聽職訓局的電腦繪圖老師閒聊,說台灣大部分的小公司的經營壽命,平均只有十年左右。 也就是說各種文創,餐飲,小規模貿易,電腦科技的小型公司,大概經營到十年左右,公司就要結束,資本額清盤之類的。 筆者覺得,看鄉下農田的農夫,從年輕十幾歲,耕作到六十七歲,還在當農夫,那麼,為什麼城市的工商業小公司
Thumbnail
2025/06/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9JJsAHE_A3d 建模出卡通鱷魚人之後,再輸入ai影片生成網站,寫入奔跑的提示慈之後,就會自動產生鱷魚人拿著弓箭奔跑的短影片。
2025/06/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9JJsAHE_A3d 建模出卡通鱷魚人之後,再輸入ai影片生成網站,寫入奔跑的提示慈之後,就會自動產生鱷魚人拿著弓箭奔跑的短影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原 文 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学道。孝弟修而闾里感化。斋戒立而杀盗潜消。研究净土经论,则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书,则知淑世之良谟①。以净
Thumbnail
原 文 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学道。孝弟修而闾里感化。斋戒立而杀盗潜消。研究净土经论,则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书,则知淑世之良谟①。以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