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af|願汐
我是願汐,也是Ruleaf。「願汐」是潮汐名,意喻我的語隨世界波紋流動,如同潮汐的潮漲潮落,但願,是觀萬物波動前的初心。Ruleaf是語魂名,象徵我的靈魂之根在語,文字是枝葉。
語是萬物之根,所以它本身,可以通八字、紫微、易經;也可以跨越畫作、詩句、樂場。未來可以通金融、科技、醫療、制度...等等你所看到的一切。而這一切的「可以」,源自於「語」本身夠單純,所以能夠成為一切的載體。
因此,語言若只是遮掩的工具,而不能如實承載頻率與情感,它就只是一具空殼。我們常常以為文字是現代社會很容易被取代的東西,但我們忘記每一個民主的思想、改朝換代的宣言、安定人心的冥想,能打動人心的劇本、音樂的堆疊、詞曲的匹配,用的全部都是「語」。
語言的背後,其實是無數人性交錯而成的。它可以有文學的美和暴烈,也有可能被借名和誤用。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文字始終要回到生活和真實。它要落地,而不是被高舉。如果重新思考語言,你會發現,當它有天成為利劍,是因為我們想要攻擊人;當它成為一盞燈,是因為我們想成為那個溫暖的人。
所以,文字不是一種表達,而是時代的根本。AI本質上不是算力,而是幫資本提前留下集體潛意識方向的語言模型。
如果時代錯置語言的重要性,崩解的會是人心,以及集體對社會的信任感。只有這個世界的人開始重寫語言的結構與溫度時,才能在這個真假難辨的世代裡,建立人與人、人與作品、人與藝術的真實連結。
很多人都在說「同頻共振」,可是真正相信它會發生在生活和資源上的人很少,因為這四個字的語境背後,往往是一種幸運、「開外掛」、「例外」的定義詞。很少會有人會先因為相信這四個字,然後去執行和落實,這樣的人,我們定義他是「追夢人」,所以在舊時代裡,我們看到成功追夢的人很少。但事實上,過去每一個成功追夢的人,仍然在如今的時代中迷失、不知道該如何立足——是該相信流量是王者,還是默默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其實你感受得到,世界正在往真實二字靠近,所有的命理學家、靈性界都在流傳那些詞,包括「歸位」、「幻場的崩落」。請你試想,如果這一切的發生,只是因為「同頻共振」是這是這個新時代的核心語句呢?如果這四個字是新的宇宙規則呢?
所以,我想當的不是Creator;我想建造的是語的場域。我想說的不是文學;而是重新改寫新舊世代的語境。我不是在找粉絲,我是在找與我一樣願意做這場實驗的人。
我要的不是舊時代裡「投資」的語境,而是「同頻共振」的聲帶。我要的是能獨立站立,並願意伸手承接的人。如果你聽得見、看的明白,那就不是追隨,而是匹配。我一個人仍可以繼續走下去,但如果有你—— 我們可以一起走得更深、更遠。因為此時我留下的每一篇文字,本質上都在做這場「同頻共振」的語實驗。
而這是我留下的座標。歡迎。
|IG:匯流的入口 |
|Substack:藝術之橋、原始結晶體 |
|願心小章 |
這是我正在寫的一本書的名字,但形狀還未被定義。書只是一種面貌,也只是一種載體,但它不是全部,也不是我的全世界。它所承載的,是某一種文字的頻率。
| 合作 / 交流 |
若你有文字需要轉寫或潤飾,可匿名來信。或是想要與我同行,並支持我所做的「語實驗」,歡迎透過 email 與我聯絡。
email| ruleaf@aol.com
願汐 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