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眾生,為了生活,為了過無憂無慮的生活,總會讓無明和私心蓋過道德和良心,智慧於焉障蔽,於是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最後的惡果也是由自己來收。這樣的人生,不只是白忙一場,還結了很多惡緣,也把自己的福德虧損掏空。人生最美麗的風景應該是心境上的一覽無遺,無牽無掛,沒有任何虧心事,心靈輕安自在。
二次離婚後的淑靜做過很多工作,最後在居家服務員這個領域安定下來。淑靜不僅要養女兒,還有年事已高的婆婆要照顧,淑靜媽媽不忍女兒辛苦,勸淑靜將婆婆送到養老院,淑靜卻說,「不需要,我如果挺得住,婆婆隨我吃住不成問題。」淑靜雖然強勢,該盡的責任也不推諉。淑靜投入公益也聞法修心,居服員雖然是一份工作,可是她把每一位老人家當成父母一樣用心對待,洗身、換尿布、煮飯、晾衣,忙完後就靜靜坐下來聆聽每一位長者心中的苦,然後好生安慰。淑靜說,「兩次婚姻的領悟,就是要好好對待與我們相遇的每一個人。」
耀宗明君是一對夫妻,白手起家,做過很多生意,最後在市場做海鮮餐廳才讓經濟穩定下來。明君的婆婆晚年嚴重退化,都是明君按時餵湯藥,細心照顧,耀宗非常感謝太太的付出。兩人雖然做海鮮餐廳,賺了不少錢,心裡總有一份空虛不安定感,直到有一天,兩人看見一群志工到一戶獨居老婆婆家打掃,花了兩天的時間將一間垃圾屋全部清空乾淨而感動不已,於是主動加入志工行列。更在二○一一年參加《水懺》,頓悟不應該拿水族的性命來富裕顯達自己的人生,於是毅然結束海鮮餐廳,轉職做農產品批發。
投入公益後,耀宗與明君漸漸把工作交棒給兒子,天天做資源回收淨化環境,不僅如此,布施也十分捨得,耀宗說,「以前做餐廳是為了生活,不知道那是殺生的行業,知道尊重生命的道理就放下了,錢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世間財帶不走,夠用就好。」耀宗與明君是眾人眼中聞法修入心的典範,就算家財萬貫,生活卻十分簡樸,做人也是謙恭有禮,善解包容從來不計較。
老智者說,有智慧的人,經別人提點,就知道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立刻斷惡修善,積極行善積德來彌補從前的過錯。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改變自己的命運,在踏入窮兇惡極的逆境之前停下腳步,重新建立自己的福緣模式,每天發善念做善事,不讓惡因緣有成熟的機會。人人都要修善修福,人活在世上,不能沒有福氣,想要有福氣,一定不能損德虧孝,比如,做了一百善事,卻不孝堂上父母,福氣就會像米篩,就算有萬福也會一夕漏盡。
#斷惡修善
#自修自得
#聞法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