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度、專業到未來改革:籃協需要什麼樣的重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什麼台灣籃球一直停滯不前?為什麼我們的人才外流,聯盟分裂,國家隊常常成績慘淡?原因,很多人都說是──籃協爛。」

台灣不是沒有好球員,不是沒有人才,從黃金世代到現在,也有挑戰CBA的劉錚、陳盈駿、林庭謙,但國家隊卻常常打不出成績。


台灣不是沒有人愛籃球,職業聯盟比賽熱鬧、球迷熱情、場場爆滿,但我們卻有三個聯盟,彼此分裂、資源被稀釋。

一切問題的源頭,許多人都指向同一個地方──籃協。


所以,問題到底在哪?
今天,我們不只要問一句「籃協爛在哪」,這個體制到底有什麼致命的漏洞?
台灣籃球到底怎麼被拖垮的?又該如何改善?

一、體制與組織文化保守落後

缺乏專業分工與決策透明:重要人事與制度安排常受內部派系、人情與非公開角力影響,欠缺制度化的選拔與晉升機制。

排斥外部專業與改革聲音:多年來對外界建言、選訓制度改革、科學化訓練、數據分析等進步手段採取保守甚至抵制態度。

“圈內文化”太強:長期由固定人脈系統掌控,造成優秀人才難以進入協會或職業體系發揮。


二、與職業聯盟脫節或對立

PLG、TPBL、SBL 等聯盟與籃協定位模糊:協會常未能發揮應有的整合與治理角色,也未提供整體藍圖。

國家隊與聯盟球員調度混亂:選訓制度缺乏前瞻與協調,導致球員疲勞、傷兵問題不斷。

利益分配與溝通不足:球員保險、獎金、營養與康復支援等未制度化,職業球隊對參與國家隊意願下降。


三、國家隊長期缺乏明確發展方向

教練選拔未制度化,輪替頻繁:例行國際賽總是臨時找總教練、臨時召訓,缺乏長期技術規劃。

青訓體系未與國際接軌:U16、U18、U23 等年齡層無長期訓練計畫,難以銜接成人國家隊。

戰術與體能落後亞洲強國:例如日本、菲律賓、韓國等早已導入 NCAA、歐洲教練團、數據分析部門。


四、資源分配與經費使用不透明

經費運用未公開:補助分配、出國訓練與賽事安排,常讓外界質疑有黑箱作業。

未積極行銷與爭取贊助:相比 JBA(日本籃協)有 B.LEAGUE 支撐與

贊助商體系,台灣協會營運偏向守舊。


五、缺乏願景與溝通能力

不重視公共關係與媒體經營:當爭議或批評出現時常採「封閉、沉默、冷處理」態度,無法贏得球迷與輿論支持。

欠缺整體發展計畫:沒有明確的「5年、10年藍圖」,對各層級發展幾乎無公開資料或進度報告。

六、人事任命靠人脈,不靠專業能力

協會內部許多職位,由前球員或「圈內人」轉任,但未受專業訓練(例:影片分析、數據科學、策略設計等)。

教練團選用常常「熟人優先」,非以能力、履歷與成績選擇,缺乏開放的甄選機制與標準。比起請專業分析員,他們更信任「過去的前輩、關係好的人」,導致用人不當、排斥新知。


七、體制保守,怕改變會威脅權力結構

若讓數據分析、戰術顧問、科技部門進場,原有的人恐怕會被淘汰或邊緣化。為了保護自身位置,寧可拒絕專業進入,也不願進行組織改革。


八、缺乏職業治理經驗,仍是「志工式」管理

台灣籃協很多決策是由兼職、退休人士或學校系統主導,不懂產業營運、品牌行銷、國際規則。

很多基層工作是「熱情取代專業」,無制度、無KPI。


九、過去沒出過大事,所以不覺得要改革

台灣籃球雖然戰績差,但沒有政治或媒體全面追打,也沒有選民壓力,協會內部習於安逸。

沒有競爭,就不會改變。


十、選訓亂、練球時間短

國家隊常在比賽前臨時召訓,練不到兩週就出征亞洲盃或亞運,默契與戰術自然混亂。

球員心態也不穩,常常是「不想來、不敢受傷、練得很混」。

十ㄧ、缺乏對抗性訓練與國際友誼賽

太少跟高等級球隊對戰,對於高強度身體接觸、節奏掌控幾乎毫無經驗。美國、日本、澳洲的青訓隊常出國移訓或辦邀請賽,而台灣幾乎都在本地自練。

十二、沒有「國家隊文化」

中華隊不如日本、韓國有「國家隊是一種信仰與榮譽」的文化,多數球員參與只是履歷、義務。缺乏長期教練、長期隊形、長期願景,隊員自然難以團結。

『為了有效改善台灣籃球現況,以下提出數項具體建議方案』

1. 總會長辦公室(President)

設獨立「技術發展顧問小組」(專家決策、非圈內人)

2. 技術與教練發展部(Technical & Coaching Department)

戰術與球風研究小組(含國際顧問)

教練養成系統(C級-B級-A級+海外見習機制)

青年梯隊教練整合平台(U14-U18)

3. 賽事與訓練部(Operations & Performance)

國家隊訓練中心(固定基地)

國際賽行程與移地訓練規劃

國內菁英聯賽統整(整合PLG,TPBL,SBL交流窗口)

4. 運動科學部(Performance Science & Analytics)

數據分析小組(戰術+球員表現)

運動傷害預防/康復醫學中心

體能訓練與營養部門

5. 球探與選訓部(Scouting & Development)

國內青訓球探(高中、大學、職業、地方)

海外台裔球員資料庫建置

「開放選訓營」制度(選拔透明、非邀請制)

6. 行銷與媒體公關部(Marketing & Media)

國家隊形象經營(品牌、紀錄片、社群)

贊助商整合與商務合作窗口

媒體應對、比賽轉播與自製內容團隊

7. 教育推廣與基層籃球部

基層教練講習(與教育部合作)

各縣市U12/U10普及推廣

籃球校園聯盟、籃球進鄉村計畫

台灣籃球改革五年藍圖(2025–2029)

第一階段:打破封閉,建立制度(2025)

- 成立「技術顧問小組」與「分析部門」

- 所有國家隊教練公開甄選、履歷審查

- 推出「台灣籃球改革白皮書」

第二階段:培育人才與對接國際(2026)

- 派遣教練赴 NCAA、JBA、歐洲進修

- 青年隊成立長期訓練中心,聘外籍顧問

- 整合 PLG / TPBL球員數據,統一選訓標準

第三階段:建立職能化文化(2027)

- 推出 CTBA 官方訓練App / 數據平台

- 與 HBL、UBA 建立升級銜接制度

- U14~U20 統一戰術與訓練藍圖(國家隊風格)

第四階段:戰力顯現(2028)

- U16 / U18 國際賽前4名

- 亞洲盃挺進8強或更高(靠青年化、數據)

- 推出CTBA自製節目與行銷商品(球迷認同)

第五階段:品牌與制度落實

- 職業聯盟與協會正式制度化合作

第六階段: 2029 進FIBA世界盃

台灣籃球的問題,從來不只是戰績不佳或選手表現起伏,而是深植於整體制度、組織文化與發展架構的長期失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籃球專業解析
1會員
8內容數
2021 FIBA 奧運資格賽 2022 FIBA World Cup/多倫多暴龍季前賽 2023 瓊斯盃中華白隊 數據分析 情蒐 2023-2024 維多利雅大學女籃隊(經理) 『關於籃球專業分析以及生活大小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臺灣的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卻經常受到各種不公平對待和質疑。包括了自身經歷,簡單對運動員的訓練、犧牲和對臺灣的貢獻,以此表達對運動員的支持和敬意。
Thumbnail
臺灣的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卻經常受到各種不公平對待和質疑。包括了自身經歷,簡單對運動員的訓練、犧牲和對臺灣的貢獻,以此表達對運動員的支持和敬意。
Thumbnail
奧運跟台灣有關的賽事,新聞常報進場加油的民眾如何如何,一些自製看板標語被沒收,或帶進去結果被部分激動的中國球迷給搶了。不說中國球迷怎麼樣,只想就台灣網友的反應談幾個感慨。
Thumbnail
奧運跟台灣有關的賽事,新聞常報進場加油的民眾如何如何,一些自製看板標語被沒收,或帶進去結果被部分激動的中國球迷給搶了。不說中國球迷怎麼樣,只想就台灣網友的反應談幾個感慨。
Thumbnail
今年的中華職棒明星賽,昨天在大巨蛋圓滿落幕了,今年在蔡其昌會長「開綠燈」的支持下,球員和球團們奇招百出,齊心協力共創多年來首屈一指的精彩明星賽。 作為對比,隔壁棚台籃紛紛擾擾、分分合合,不勝唏噓。還有從小看到大的瓊斯盃,台灣居然20年沒奪冠了,剛好也是打到昨天結束(台灣今年還是沒奪冠,賀博QQ)
Thumbnail
今年的中華職棒明星賽,昨天在大巨蛋圓滿落幕了,今年在蔡其昌會長「開綠燈」的支持下,球員和球團們奇招百出,齊心協力共創多年來首屈一指的精彩明星賽。 作為對比,隔壁棚台籃紛紛擾擾、分分合合,不勝唏噓。還有從小看到大的瓊斯盃,台灣居然20年沒奪冠了,剛好也是打到昨天結束(台灣今年還是沒奪冠,賀博QQ)
Thumbnail
中華藍隊在臺灣蓋爾斯盃籃球賽中連續擊敗了日本和烏克蘭隊,顯示了球隊的實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球隊的明星球員馬建豪、陳盈駿和劉錚展現出色表現,為球隊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針對下一場比賽的預測分析和策略建議。
Thumbnail
中華藍隊在臺灣蓋爾斯盃籃球賽中連續擊敗了日本和烏克蘭隊,顯示了球隊的實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球隊的明星球員馬建豪、陳盈駿和劉錚展現出色表現,為球隊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針對下一場比賽的預測分析和策略建議。
Thumbnail
中華女籃在與日本隊的比賽中失利,面對對手的強大實力,如何提升自身競爭力成為關鍵。本篇文章探討中華女籃選手的養成態度以及訓練方式,並提出長期培訓及努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中華女籃在與日本隊的比賽中失利,面對對手的強大實力,如何提升自身競爭力成為關鍵。本篇文章探討中華女籃選手的養成態度以及訓練方式,並提出長期培訓及努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足協爭議事件發生後,臺灣足球熱情未能持續,原因背後的問題值得探討。希望透過此文能夠引起對臺灣足球狀況的關注,並為球員的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
Thumbnail
足協爭議事件發生後,臺灣足球熱情未能持續,原因背後的問題值得探討。希望透過此文能夠引起對臺灣足球狀況的關注,並為球員的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
Thumbnail
鄭自凱管理觀點: 最近看了哈佛管理雜誌中文繁體版2011年10月號的一篇《靠小幅落後取勝》《If You Want Win,Tell your Team It’s Losing (a Litter)》 的採訪文章,是美國華頓商學院教授約翰柏格研究的心得,他分析六萬場籃球賽真實的現場資料,
Thumbnail
鄭自凱管理觀點: 最近看了哈佛管理雜誌中文繁體版2011年10月號的一篇《靠小幅落後取勝》《If You Want Win,Tell your Team It’s Losing (a Litter)》 的採訪文章,是美國華頓商學院教授約翰柏格研究的心得,他分析六萬場籃球賽真實的現場資料,
Thumbnail
2025 FIBA暨亞洲盃資格賽於2/22開跑!2/25中華 v.s 菲律賓以53比106遭慘敗,究竟比賽中發生了什麼事,中華隊籃球才會以這種懸殊的比分輸掉比賽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5 FIBA暨亞洲盃資格賽於2/22開跑!2/25中華 v.s 菲律賓以53比106遭慘敗,究竟比賽中發生了什麼事,中華隊籃球才會以這種懸殊的比分輸掉比賽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本文將以台灣二十年來、各聯盟的數據為基礎,透過圖表呈現幾種三分球的相關數據,勾勒台灣三分射手的面貌。文章分為上下兩篇,下篇以幾種三分球指標進行排名,選出各指標類表現優異者,最後以四種指標選出台灣籃球歷史最佳射手。
Thumbnail
本文將以台灣二十年來、各聯盟的數據為基礎,透過圖表呈現幾種三分球的相關數據,勾勒台灣三分射手的面貌。文章分為上下兩篇,下篇以幾種三分球指標進行排名,選出各指標類表現優異者,最後以四種指標選出台灣籃球歷史最佳射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