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傑出英國電影提名
金棕櫚及金獅獎雙金得主、英國資深名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又一部令人肅然起敬的character study,由《祕密與謊言》(Secrets & Lies, 1996)的非裔女演員Marianne Jean-Baptiste主演,詮釋一名快樂不起來,悲憤度日的英國倫敦藍領母親,如何把自己——以及家人——的日常活成地獄。
之所以說「令人肅然起敬」,是因為大概很少人看麥克李這類電影是為了「娛樂」,而且應該都有「受罪」的心理準備:他的電影不艱深,不故弄玄虛,穩定的鏡頭,明朗的美術,甚至搭配優美的古典音樂,剝開來卻是親密關係的深淵,其中有一顆粗礪帶刺的創傷硬核,只有和著淚水,才能勉強下嚥。
片名Hard Truths,原不妨直譯為「殘酷真相」或「艱難真相」,臺灣譯為「媽的碎念日記」,乍聽平易近人,甚至使人誤以為有趣亦未可知,進了影廳,始知片中母親豈止「碎念」,簡直是對親人毫不留情的精神虐待。
從選角到劇本,Hard Truths顯然有意上承二十八年前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之作《祕密與謊言》。演員Marianne Jean-Baptiste從《祕密與謊言》明理、偶爾俏皮,為悲情母親帶來陽光與驕傲的女兒,到Hard Truths宛如不定時炸彈的躁鬱母親,兩個角色性情截然不同,卻都是人戲合一、令觀眾動容的生涯代表作。她以Hard Truths獲頒好幾個影評人協會的影后或最佳演員榮銜,實至名歸。而飾演妹妹的Michele Austin,與負能量滿載的Marianne Jean-Baptiste對戲時展現豐沛的溫暖,是整部電影不可或缺的力量。
戲中人物方面,從《祕密與謊言》走不出傷痛,以淚洗面的白人母親辛西亞(Cynthia),到Hard Truths對自己的母親無法諒解,演變成看什麼都不順眼的非裔母親潘西(Pansy),麥克.李鏡頭前的這兩位女性都極度缺乏安全感,前者表現於對弟弟的依賴,後者則往另一種方向發展:怕鴿子、怕小狐狸、不敢搭電梯、怕人類,甚至連花束的塑膠包裝紙都不敢碰,以致於要隨時把自己武裝起來——恐懼和好戰是一體兩面。
相較於《祕密與謊言》,Hard Truths呈現了心理疾患對家人的折磨。二十二歲的兒子長期飽受母親無情喝斥,塊頭雖大,卻人前人後都抬不起頭;總是戴著耳機,或許是因為不願聽到母親的謾罵。他有個響亮的名字——「摩西」(Moses),真是莫大的反諷。
至於做水電師傅(plumber)的丈夫柯特里(Curtley),導演為他安排了一位講起歷史掌故、古典音樂滔滔不絕的助手,與古羅馬大詩人維吉爾(Virgil)同名,正好襯托他的寡言(與隱忍)。不為潘西準備晚餐,是他和兒子少數能報復妻子/母親的時刻。
觀影時,我不免揣度劇情會如何發展:來個《祕密與謊言》式的轉折、超升與大團圓結局?還是更寫實地讓地獄延續,甚至惡化?
如果導演有辦法在九十幾分鐘之內交出說服人的救贖方案,固然是一次壯舉,但與其冒著不慎失手,落入通俗劇陷阱的風險,讓地獄延續可能是更務實的做法——不只務實,也更寫實,因為在無專業介入的前提下,潘西心中的死胡同應非一頓飯、一束康乃馨就能一勞永逸地走出。
Hard Truths因此沒有Happy Turn & Happy Ending。潘西再次從床上被驚醒,電影彷彿繞了一圈,回到開頭,受困的靈魂其實哪裡都去不了。媽的這本碎念日記還要繼續寫下去。沒有輕易的拯救,或許就是人生最不可承受之重,是相愛相殺的親情最殘酷、艱難的真相。
推薦指數:
整體:★★★★(4/5)
演技:★★★★★(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