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害來襲,天搖地動、狂風暴雨,甚至火光沖天,你可能會問自己:「我該怎麼辦?」此時,一個準備完善的「緊急避難包」就是你和家人最關鍵的「救命寶盒」。它不是一個普通的背包,而是承載著希望、保障和生存必需品的迷你基地,讓你能在最混亂的時刻,掌握住生命的機會。
內政部消防署一再強調,每個人都該擁有自己的緊急避難包,並秉持「一人一包」的原則。這不只是一個口號,更是對生命負責的體現。想像一下,在電力中斷、交通受阻、通訊困難的情況下,這個小小的避難包將成為你與外界隔絕時的續命丸。那麼,這個救命寶盒裡究竟該裝些什麼呢?消防署給出了非常實用的建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大類:
1. 維生必需品:食與水是生命之源
災害發生後,最先面臨的挑戰往往是食物和飲水的匱乏。因此,避難包裡務必準備至少 3 天份的飲用水和不易腐壞的防災食品,像是高熱量的餅乾、巧克力、營養棒或真空速食包。家中有嬰幼兒的,別忘了準備奶粉、奶瓶和嬰兒食品;若有特殊飲食需求,也要一併考量。2. 醫療與清潔:照護健康,預防疾病
在避難期間,保持個人衛生和處理小型傷口至關重要。急救用品如優碘、棉花棒、紗布、OK繃、痠痛貼布等不可少。若有長期服用的慢性病藥物,務必確保有足夠的份量,並注意藥品保存期限。此外,衛生紙、濕紙巾、口罩、乾洗手液及女性生理用品等清潔用品,都是維持基本衛生的關鍵。
3. 禦寒保暖:應對環境變化
台灣的天氣多變,即使是夏季,深夜或避難處的環境也可能讓人感到寒冷。因此,輕便的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和雨衣都是必備品。小毛毯或鋁箔毯能有效保暖;如果能負擔,小型睡袋也能提供更好的休息品質。
4. 重要文件與通訊:關鍵時刻的連結
災後通訊可能中斷,但身份識別和財產證明仍是必要。準備好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的影本,並攜帶少許現金和零錢,以備不時之需。此外,手電筒(含足夠備用電池)、可攜式收音機(含備用電池)和充飽電的行動電源,將是你獲取資訊和與外界保持聯繫的重要工具。別忘了準備哨子、防災地圖、瑞士刀、開罐器、打火機等實用工具。
5. 寵物考量:毛小孩也是家庭成員
如果你有毛小孩,牠們的避難包也應獨立準備。水、食物、常用藥品、牽繩、清潔袋,以及牠們的身份證明或近期照片,都能在緊急時刻發揮作用。
定期檢查,確保「寶盒」始終有效
緊急避難包準備好後,並非一勞永逸。請務必在包上標註準備日期,並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檢查食品、飲水和藥品是否過期,電池是否仍有電力,衣物是否符合季節需求。這就像為你的「救命寶盒」定期保養,確保它在最需要的時候,能真正發揮作用。
緊急避難包不只是物品的集合,它更是一種防災意識的體現,一份對自己與家人的承諾。當災害來臨,你的「救命寶盒」將是你最堅實的後盾,幫助你度過難關,走向光明。現在就動手準備吧,因為最好的防災,就是現在就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