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湛將手上的咖啡一飲而盡,凌晨3點的台北市寂靜無聲,唯有電腦螢幕上閃爍的光芒照亮他略顯疲憊的臉。他剛破解一份匿名來源寄來的壓縮檔,內含一份來自某國際組織的調查報告——標題赫然是:
【Confidential】Ω Protocol - Level Red Access
“Twelve Aware Subjects Across the Globe – Memory Retention Under Temporal Stasis Event / July 5 Incident”
林湛盯著螢幕,一行行閱讀報告:
**事件名稱:Global Temporal Blank (GTB)**他一瞬間屏住呼吸。
**持續時間:20 minutes**
**全球參與人口:78億**
**已回報記憶喪失率:99.99999985%**
**具記憶殘存個體:僅12人。**
接著,他看到報告下方那串名字與代號:
1. 🇹🇼 林湛(LZ-07)
2. 🇹🇼 簡沐晴(JC-11)
3. 🇹🇼 沈雨菲(SY-03)
4. 🇷🇺 Konstantin Morozov(KM-01)
5. 🇺🇸 Dr. Rebecca Chase(RC-09)
6. 🇫🇷 Marie Fournier(MF-10)
7. 🇰🇷 윤태호(YTH-04)
8. 🇮🇳 Arjun Mehta(AM-02)
9. 🇧🇷 Júlia Tavares(JT-08)
10. 🇿🇦 Nkosi Mbatha(NM-05)
11. 🇨🇦 William Singh(WS-06)
12. 🇯🇵 黒澤空(Kurosawa Sora)(KS-12)
十二人,遍布全球,無任何共同背景,職業、年齡、宗教、文化皆不同,但有一個關鍵共通點:
全部曾在2026年之後接觸過「Project17」的資料、裝置、或間接參與相關測試。
林湛猛地站起,心跳加快。他不是唯一的記得者,也不是偶然。
「我們,是被選中的。」他低聲呢喃。
**南韓.首爾.凌晨4點17分**
一名男子坐在無人公寓內,牆上貼滿了世界地圖與滿布箭頭的連結線。電視播報著災難後的假消息,他冷笑一聲,喃喃道:
「林湛……我找到你了。」
他是第七號記得者——尹太浩(Yoon Tae-Ho),曾是韓國國安局的時間行為部門分析員,後因調查 Project17 被迫退休。他眼神冷冽,桌上擺著林湛剛釋出的那張光球照片。
「他拍到了相同角度的球體……說明我們觀測的是同一顆。」
**台北市.清晨5:06**
林湛將十二人清單傳給簡沐晴。
她短短回覆了一句:「我弟也曾接觸過第9號——Júlia,在葡萄牙一場腦波研究會議上。」
「不可能是巧合。」林湛答。
「還有一個共通點。」簡補充,「這十二人裡,有三人童年時患過『高階睡眠障礙』,一種會讓腦波異常活動、在REM睡眠時產生共振的罕見症狀。」
林湛感到毛骨悚然。
「他們早就開始觀察我們了。」
**Project17 內部資料段落(被竄改版本)**
Ω級受試者須具備以下條件三項以上:
- 具預測性視覺或夢境記憶特徵
- REM睡眠異常高活躍區段(R-Cluster Pattern)
- 對時空觀測裝置無主觀排斥反應
- 接觸「幾何球體」後保有記憶
- 可辨識反覆出現之 Omega 符號(Ω)
林湛低頭看著筆記本,突然回想起7月5日當晚他看到的天空球體,那表面閃現過的標誌──就是一個變形的 Ω 符號。
**加拿大.溫哥華**
William Singh 在私人實驗室裡對著一面巨型電子牆。他正比對十二人的腦電圖輸出波型。
「Omega事件……根本不是一次性事件。」他對旁邊的虛擬助理說,「而是正在進行的、層層遞進的篩選。」
**台灣.明峰國中地下倉庫**
沈雨菲再次完成一幅畫。畫面是十二個人站在不同的地點,但頭上都浮現同一個幾何球體——有如天體,也像觀測器。
她不記得自己怎麼畫下這些圖,但她知道:那是真的。
畫中,每個人腳下都有一個陰影,那陰影連成一圈,是一個完整的符號。
Ω。
**清晨6:00.林湛家中**
「我知道下一步了。」林湛喃喃自語。他打開電腦,開始回溯 Project17 的關聯實驗,將十二名記得者過去的經歷一一串連。他不是記者了,他成了偵查者,一個要拆穿神秘面紗的人。
這不只是12個人記得的一場災難。
這是整個人類意識演化的開端。
而他們,是第一批覺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