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段一 那間宿舍裡的燈,總是最後一盞熄
【剛掛上階級的那一刻,我以為是一種榮耀。
但沒想到,那其實是我壓力與孤獨的起點。】掛階後,我正式被分發到部隊開始服務,成為一名少尉排長。剛下單位的那段日子,我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菜鳥軍官」。
在軍中,官階不代表一切。軍官的薪水的確比士官高,但變動也更頻繁,很少有軍官能待在同一個單位太久。而士官們,往往才是掌握節奏與人脈的核心力量。
我記得剛開始的前幾週,真的過得很辛苦。尤其是要輪到揹「值星官」那個禮拜,幾乎是地獄級的挑戰。
雖然我們單位的士官對像我這種新來的排長算是和善,沒有太多明目張膽的刁難,但我仍然得面對繁瑣的上級業務、單位內的調派事務。
每天加班到深夜,總是等到營區都安靜下來了,我才拖著沉重的身體回到宿舍。
這樣的生活節奏,也慢慢讓我和A之間產生了摩擦。
我們開始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執。他會說:「我也當過兵,哪有可能那麼晚還沒下班?」我很想回他一句:「你當的是兵,我當的是軍官,那不一樣。」但我沒說出口。
我能感覺到他的不安,也許那是一種隱微的吃醋。
可是那樣的吃醋,讓我覺得壓力倍增。當我已經滿腦子是勤務、人員配置、值星報告的時候,還要應付一個不信任我的枕邊人——我會累,我會煩,我會不想再解釋。
【 最讓人心累的不是責任重,而是回家的時候,還得證明自己沒有做錯什麼。
---
📘 第五章|段二 堅強,不是裝出來的樣子
【當我被一次次推到極限,我才明白,堅強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種習慣。】
那段時間,中隊長與士官督導長對我都非常照顧。督導長尤其像個嚴格又溫和的前輩,有空時我們會在辦公室聊聊單位內的事,有時也談生活。
下午體能時間,他總會帶著我一起跑完整個訓練基地,來回加起來差不多八九公里。他很鼓勵我,也常在我壓力大的時候,提醒我:「不用怕,把你能做的事做到好就行。」
我從來沒想過那是什麼「特別的關係」,就只是長官對部屬的提攜,一種在體制內少見卻溫暖的支持。
放假回家,我也會很自然地跟A提起:「今天士官長又帶我跑了整個基地,差點沒累死。」或者「他幫我處理了一件差點搞砸的公文,真是救命恩人。」
但從某個時刻起,我發現A看我的眼神變了。他不再只是聽聽就過,而是開始出現「假想敵」的眼神。
他會問東問西,語氣不帶情緒卻句句帶刺,像是:「人家對你這麼好,是不是你也特別信任他?」、「你是不是有什麼話沒說?」
我感覺到了一種讓人窒息的懷疑,但我還在努力維繫我們這段關係,所以我選擇不吵,只是更沉默。
半年後,我接到通知,必須前往桃園進行為期半年的「分科訓」——軍官在專業領域進一步進修的課程。雖然這次訓練每週都能返家,但我心裡其實一點也不想去。不是因為課程,而是因為疲憊。
我只覺得,我好像不管走到哪裡,都要面對更多的質疑、更多的挑戰。
甚至連我最單純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意,都逐漸在那樣的氛圍中被誤解、被懷疑、被消耗殆盡。
有時候,我會覺得軍中雖然規範多如山,但反而比外頭清楚。你知道今天該做什麼、該去哪裡、該對誰負責;只要你做得夠好,升遷與肯定就不會太遠。
不像感情。你付出多少、解釋多少、努力多少,都不一定能換來理解或尊重。
【 感情裡最痛的,從來不是被背叛,而是努力了還被懷疑。】
---
📘 第五章'|段三 這個家,是我撐下來的證明
【我以為最讓我流淚的會是某段感情,沒想到卻是一間房子。】
在部隊裡,我學會了怎麼壓下委屈、怎麼處理衝突、怎麼讓自己更有效率。
從一開始不知所措,到後來能在晨會裡清楚簡報、帶著班兵訓練、處理上級交辦的臨時任務,我彷彿被一層一層重新雕塑。
最難的是面對自己。
身為一名女性軍官,尤其在那個幾乎沒有女性的軍種裡,我比誰都清楚,要不斷證明自己。
力氣不如人,就靠策略;經驗不如人,就靠速度和細心補足。我不能哭,也不能錯。因為一旦錯了,別人就會說:「你看嘛,女生就這樣。」
有一次在戰備檢查前夕,整個營區一片混亂。我和其他軍官、士官一起連夜重整裝備、檢查項目,忙到凌晨兩點才結束。
我靠在隊部外的牆邊喘口氣,望著夜色下的營區燈火,忽然感覺有點鼻酸。 那不是委屈,而是一種驕傲。
部隊裡的運動風氣很盛行,不知不覺,我也開始被那股熱血感染。剛開始只是跟著訓練,但慢慢地,我開始期待每一次汗流浹背後的成就感。
有一次,士官長約了我們幾個排長,一起報名參加高雄市政府舉辦的馬拉松活動。我笑著對他說:「是你約我的喔,那你要全程陪我跑完。」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挑戰半馬。過程很累,但我從沒想過,自己真的可以一口氣完成這樣的賽程。
當我拿到完賽獎牌的那一刻,心裡充滿了驕傲與感動。不是為了成績,不是為了表現,而是那種——「我真的做到了」的踏實感。
那之後,我常常會跟士官長一起參加一些大大小小的運動賽事,不是真的為了比賽,只是一股滿腔熱血;只為了那份為自己驕傲的感覺。
我開始明白,堅強不是裝出來的樣子,而是一次又一次撐過去之後,累積出的底氣。
這些過程,讓我重新定義了「自信」的模樣,也讓我,越來越像我自己。
經歷了幾次操課、幾場訓練與馬拉松賽事後,我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堅強,足夠獨立了。
但真正讓我落淚的,不是完成了什麼艱難的挑戰,而是——我終於兌現了對自己最初許下的那個承諾。
下部隊後半年左右,我準備前往桃園參加為期半年的分科訓練。在那之前,我跟A終於買下了一間三房兩廳的房子,就在營區附近。
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也是我從決定考軍職那天起,就一直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裝潢的期間,我人在部隊裡,利用受訓的空檔,一點一滴地畫設計圖,反覆與施工團隊溝通。牆面怎麼刷、地板怎麼鋪、櫃體怎麼收納,每一個細節,我都親手規劃。
沒有請設計師,沒有什麼華麗風格,那就是我夢想中最溫柔也最堅定的樣子——一個讓我不再漂浮的地方。
搬進去的那天,我站在客廳的落地窗前,看著陽光灑進來的角度,我真的眼匡泛淚。 我真的,做到了。我兌現了當初對自己的承諾。
【這個家,不只是屋簷下的平靜,而是我撐過那些心碎與懷疑後,留給自己的一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