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改造!!劇的ビフォーアフター(2002)
改善居家到挑戰建築,最成功的日系建築廣告
雖在台灣,但對於一代伴隨電視動漫畫長大的兒童來說,日本潮流文化是那時代成長起來年輕人的記憶,如同現在聽看韓流文化長大的孩子一樣,當時日本在台灣的流行鼎盛時期,許多日本綜藝也給予很多印象深刻。
如今透過網路從看依舊讓人著迷,其中跟料理、旅遊相關的綜藝,即便放到現在來看,似乎也還是很感受到好想吃、好想去的樂趣,我想這應該就是日本綜藝的魅力之一,雖然明知道這已經過時,但卻還是會想看看節目內容,再回味一次。
有些節目即便你知道它是重播,但撥出時還是忍不住會看,就像老電影一樣的日本綜藝,我想我的首選應該會是《全能住宅改造王》。這是從2002年開播,從全日本公開徵選改造房屋,並聘請專業建築和設計師在業主和屋主能負擔的方案進行房屋大改造的節目,裡面許多巧思、空間動線和採光收納設計,即便放到今日,依舊每每讓人驚奇。


《全能住宅改造王》是什麼節目?
雖然過去在台灣可以選擇的日本綜藝不多,而且在那以網速不快,一般人對版權認知也還懵懵懂懂的年代,可以看的日本綜藝只能仰賴電視上的日本台節目,加上網路外流出來中、韓畫質差的閹割版和一些網路網民交流的片段。
但當時喜歡日本綜藝或想知道一些動漫畫、遊戲資訊的人,都會盡其所能的是找到資料,就如遊戲玩家會去找坊間盜版攻略和影印書、明星粉會去自印無版權小卡,動漫宅如果有錢就會跑漫畫店訂日本雜誌,想看日本綜藝的人只能透過購買昂貴的航空版雜誌,透過錄影帶光碟出租店,遇到同樣有興趣的老闆自錄,才能獲得資訊。
不過當時畢竟是「哈日」的全盛期,緯來日本、國興衛視、JET這些第四台頻道的出現,至少滿足了一些想看日本綜藝觀眾的渴望,許多電視兒童過去的日本節目也透過這些留下回憶,如:《電視冠軍》、《黃金傳說》的競賽娛樂節目,《男女糾察隊》、《麻辣靴頭王》這種男女八卦、堪比日本版分手擂台、康熙來了。行腳節目上《來去鄉下住一晚》、恐怖節目《毛骨悚然撞鬼經驗》等。可以說許多日本的演藝資訊,很大一部分是透過當時晚了日本好幾月、半年、一年多的節目趣獲得。



《全能住宅改造王》也是當時日本瘋,時期引進的節目,它在當時許多已挑戰和美食為主的日本綜藝裡,算是相當另類獨特的節目。大約在2002年時,國興衛視將該節目引進台灣,製作中文字幕播出,獲得許多好評。《全能住宅改造王》是當年台灣綜藝所沒有的模式,當年台灣綜藝多是模仿日本、歐美的遊戲綜藝,以職業導向為主要的綜藝節目相當少見,這樣一部以改造住家環境、講解房屋結構、並展現改造前後室內風景的節目,給了台灣觀眾另一種新鮮感,在當時BBS留言板還盛行的網路時代,讓很多觀眾驚豔。
《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是以在屋主和節目製作組能共同負擔,合理的價格下製作的房屋改造節目,並由老牌藝人所ジョージ和寫真女星江口ともみ共同主持,作為節目改造中途與來賓互動環節,並會一起猜測建築師設計的用途和概念。
每一集負責的建築師都不同,而接到的住戶給予的需求也有落差,最後完整克服並且感動住戶的環節是節目的一大看點。《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從2006年到2016年共撥出兩季,之後都以特別節目一年一次或兩次放送,而特別節目有時候也很有意思,像是久違回訪當初改造的住家訪問當事人,或是再次做簡單的施工將一些遺憾給再次改造。



《全能住宅改造王》分析與延伸:
這個節目開始的核心是為「透過裝修房屋來解決家庭問題」這樣的理念,認為舒適的居住環境有助於整個家庭內心的平靜。並且因為日本許多居家老舊、宅小、不符合現代化的房子相當多,透過專業設計和巧思,可以讓屋主保持房屋的同時提升生活品質,可以說這次最初《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節目理念。跟台灣同樣,日本過去也遇到過房價高漲的年代,尤其在泡沫經濟後購置新屋成本過高,所以許多家庭都採取老屋翻新,較為經濟實惠的作法,這也讓該節目,不只在海外,當初在日本撥出時便大受歡迎。
節目中改造是真實的、建築師也是真的,並且關於住戶的人生故事都是很認真的考究,並且也實際的將房子盡力改造成住戶期待的模樣。與一些綜藝不同的是,《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拍攝時間軸預定非常長,所以近乎要同時進行兩個月量的撥出內容,又必須採取紀錄片的形式。
根據電視台節目拍攝人員表示:同時間5到8戶同時開工是很平常的事情,並且根據工程進度來決定下一集撥出的集數,故,故通常年初就直接排滿到年中的拍攝,甚至在還沒完全完工時,先棚拍之後再一次補齊全部完工畫面的反應,都是很常見的操作。




在網路上很多人好奇,在這麼多戶的改造中,《全能住宅改造王》是否有出包過?其實《全能住宅改造王》有滿多次出包的狀況,且有些出包的事情非常大條。例如在撥出期間內,發生有一級建築師抗震係數造假的醜聞和棉石造成功能肺部損傷的問題、無照電工裝修問題、金額開資對不是的問題。節目翻車事件要屬第155集和156集,因為建築師與屋主缺少溝通,使房屋原本困擾的問題沒解決,還延伸出更多問題,讓屋主罕見發飆,這兩集在日本許多論壇上有許多人討論,也是罕見《全能住宅改造王》改造徹底失敗的集數。
整題而言《全能住宅改造王》有少數翻車較為嚴重,基本都可以翻新成功。另個讓人熱議的則是改造費用,這些改造費是屋主自行承擔,並事先談妥,故節目最後公開的改造費用是真實費用。
但這些費用並不包含建築師的設計費和監工費用。所以我們可以常常看到,節目組常要求建築師可以廢材、舊家具再利用,甚至有委託人為了降低費用也會一同協助施工。《全能住宅改造王》在日本當年的收視率為12%左右,以當時日劇收視15%就算熱門才看,無疑是另類的當紅節目。




《全能住宅改造王》值得一看嗎?
如今網路上還可以找到《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正版綜藝,無疑是讓人懷念的,畢竟當年撥出集數其實沒有很全面,甚至在觀看時也常常斷尾,尤其是分上下集的部分,有時沒看完房屋改造的全貌,總是會在心裡留懸念。雖然重點是老屋或不良居家更新,但我認為《全能住宅改造王》有時候關於屋主的人生故事,也很讓人對這棟房子有更多的認識,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家,又為何要保留這樣家具,感覺可以深入了解這個家的故事與記憶。
雖然台灣後續也有仿造《全能住宅改造王》推出相關節目,並敘述室內改造或一些專業知識,主持人也認真讓節目有趣起來。但我認為《全能住宅改造王》紀錄片的撥出形式,讓觀眾感動的點,反而不是建築專業施工項目,而是比較感性的故事片段,我想這是當時台灣一些室內、建築節目所缺乏的。
比起純粹講解設計理念和方法,要怎麼說一個故事,台灣節目缺少講故事的方式,所以沒有辦法像《全能住宅改造王》激起一些感動的浪花,但也可能是製作金費和時間有限,故後來像是台灣撥出關於居家風水的《風水!有關係》也算是很另類、也很台灣的居家設計類節目。




這類型的老宅翻新節目雖然在亞洲地方不常有,但是歐美卻滿多類似的居家改造與更新老宅,這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係,很多歐美人士喜歡自己動手做,或讓家庭增加一些手作的感覺,跟合力完成一件為家庭付出的小事和改造。所以對於居家改造的節目,通常可以讓他們學習到一些自己也能做,或是專家怎麼建議的修建房屋或是改造空間的方法,但要像《全能住宅改造王》全面化的說關於屋主的家族與這棟房子的情感連結,在過去還算是比較少的,但近年來有許多改造節目也開始以人與物相關的情感感連結為節目核心價值。
如今有很多日綜在網路上也討論過:如果類似《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節目捲土重來,會有熱度嗎?以我自己的想法應該是沒有,畢竟當時《全能住宅改造王》許多紅利其實來源於網路不發達,資訊和娛樂還是辦依賴電視節目的年代。但如今我覺得很多網路素人改造節目,其實有承襲這項風格。
例如有一些居家改造的自媒體,會更直接更生活化的說明居家改造、並且很實際的說明費用是多少、或是曬出自己好像改造失敗、或是再次挑戰,都算是滿有趣的節目內容。只是過去我總覺得《全能住宅改造王》如果能來改造我家就好了,可惜我可能會先有錢錢不夠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