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著由盛岡發車的普通列車緩慢駛入秋田縣的角館站時,窗外剛好飄著微雨,細雨打在車窗上,點點水珠模糊了田野與山脈的綠意。

抵達角館後,沿著筆直的道路往武家屋敷街走去,道路兩旁種植著高大的垂枝櫻,即使六月沒有櫻花盛放,粗壯的枝幹與黑色圍牆依舊展現著江戶時代遺留的冷冽與莊嚴。


走進青柳家的主屋,需脫下鞋子,赤腳踩在泛著深色光澤的木地板上,腳底傳來微涼觸感。正廳內保留著當年武士家族會客、決議家務事務的格局,中央設有火爐(囲炉裏),上方吊著可調高低的鍋掛,想像著冬日裡火光搖曳、柴火劈啪作響,青柳家的主人與家人在此取暖、商議家務與讀書習武的畫面。

屋內牆上掛著家紋旗,展示櫃內陳列著真品刀劍與佩刀,刀鞘與刀柄依舊保持黑漆光澤,鋒利冷冽的刀刃隱藏在鞘中,象徵著武士精神的克制與力量。

盔甲安靜地立在角落,黑色與深銅色交錯的鐵甲,內襯泛黃的布料,

盔甲旁擺著舊時戰場上使用的火繩槍與弓箭,讓人得以直視武士家族曾在戰國末期與江戶初期動盪時期走過的歷史。

青柳家的建築結構採用了典型的武士住宅配置,內部房間以榻榻米鋪設,與外部的杉木地板形成色調層次,推拉門(障子)以白紙隔出光線柔和的空間。

透過拉門看向外院,能看見青苔滿布的石道、滴水的青楓與角落靜靜擺放的石燈籠,一切都顯得克制而從容。
其中一間藏品展示間內,放置著大量江戶至明治時期的日常器物,

有家用漆器、茶道具、舊布傘、煙管與陶碗,

也能看見當時家族保留下來的古文書與家譜,筆跡清晰,字體端正,顯示出武士家族對家族榮譽與血脈傳承的重視。

在另一側的土藏內,展示著當地農具與漁具,象徵著武士家庭除武備外,也需自耕自足,以應對幕府與藩政的不穩時期。

館方偶爾會舉辦古箏或尺八演奏會,在這木造空間內,樂聲與風聲、雨聲融合,讓人感受到歲月悠長與文化流動的美感。

參觀期間可在座敷品嘗一杯當地綠茶,配上以鹽漬櫻花葉製成的小茶點,淡淡鹹香與綠茶的回甘相融,窗外傳來雨滴落在石燈籠的聲響,彷彿時間慢了下來。

室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廚房與火爐周邊,爐邊擺放著舊時炊具,包含鐵製水壺與木盆,牆上掛著柴刀與繩索,那些生活用具帶著長年的煙燻與油煙痕跡。

與刀劍與鎧甲不同,這些日常用品呈現的是武士家族另一面的溫暖,展示著母親為孩子準備味噌湯、家人圍坐火爐共食飯菜的日常畫面,也顯示出武士與庶民同樣需要柴米油鹽過日子的平凡。

若仔細觀察會發現榻榻米上的磨痕、門框下方被歲月侵蝕的木紋與痕跡,這些都是真實活過的歷史,每一道劃痕都是時光的筆觸。青柳家的窗戶使用了細長的木格子與半透明紙窗,室內光線柔和但不昏暗,讓人在其中行走時保持謙遜的姿態。

當我走出青柳家大門回頭望去,那黑色木門與庭院的青綠形成鮮明對比,像是兩個時代的交錯。離開前經過青柳家旁的小賣店,販售著武士家紋手帕、刀劍鑰匙圈與角館木藝小物,我挑了以青柳家家紋為圖案的小布巾作為紀念,將這段歷史的觸感收藏於行囊中。

青柳家的參訪不只是看見刀劍與盔甲的威嚴,更能觸摸到武士住宅中隱藏的日常氣息,感受到日本歷史上武士精神與平凡生活並存的重量。

當踏出這座宅邸,沿著濕潤的石板路往櫻並木與檜木老街繼續散步時,雨停了,陽光透出雲層,一道光落在舊武家屋敷的黑色圍牆上,靜靜閃爍,彷彿提醒著我,武士的榮光與生活的微光,都值得被好好記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