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館的林園歲月,與自然共生的武士家風

若將盛岡的街景比作乾淨溫柔的水墨畫,那麼角館便是厚實沉穩的油彩畫,深綠與深黑交織,筆觸沉著,透露出東北特有的冷冽。搭著由盛岡駛向秋田縣的遊覽車,當駛入角館停車場,能感受到空氣忽然帶著山林與濕潤泥土的氣息。這座被稱為「陸奧小京都」的城鎮,擁有東北少見的武家屋敷街景,整齊延展的黑漆板牆、被修剪齊整的高大垂枝櫻,以及錯落於小巷內的杉木巨樹,組成角館最經典的散步路線。


融入自然的佈局
青柳家的入口是一扇厚實樸素的木門,門外是低矮的碎石路與沿著道路延伸的黑色圍牆,牆外種植著高大的垂枝櫻與樹齡上百年的杉木,每逢春天,櫻花瀑布般覆蓋黑牆,隨風落下的粉色花瓣飄散於石板路上,是角館最著名的景象。但在無花季時,更能看見枝幹的張力與粗壯,展現出武士家族骨子裡的沈穩。

跨進木門後,是鋪滿青苔的石板道,沿著石道往內行走時,兩旁可見細碎的小花、低矮灌木與石燈籠,苔蘚與青石互相交織,水珠掛在葉尖,散發濕潤香氣。這裡的植栽並非華麗佈置,而是以「與自然共生」為主體,保留原本地勢與地形,將苔蘚、青楓、杉木與季節野花錯落種植,讓整個林園隨季節而變化。

庭園中設置水池與小水渠,將角館山中引來的清泉繞進庭內,微弱的水聲不絕於耳。池邊的石頭上偶爾停著小鳥,水面映出樹影與天光,風吹過水面時,倒影微微搖晃,帶著靜謐卻生動的氣息。

青柳家的林園精神
青柳家作為上級藩士住宅,林園的佈局承襲「借景」與「露地」概念,以簡潔自然的方式延伸室內外的界線。榻榻米房間內望出去便是庭園一隅,木格窗拉開後,能看見院內的杉木、青楓與季節花木,風與光線自然流入室內,讓人在內外之間行走時無須刻意調整呼吸,這也是角館武士屋敷特有的生活方式。

林園內保留幾株樹齡超過兩百年的巨杉,高聳於院落中央與後方,夏天形成濃密樹蔭,冬季則披上雪白外衣,展現四季截然不同的面貌。青苔在夏日綠得深邃,雨後散發清涼氣息;秋天時,庭內的楓葉轉成明亮的橙紅色,鋪滿地面,與黑色圍牆形成強烈對比;冬雪覆蓋後,白雪壓在杉木與石燈籠上,整個院落變成水墨畫般的景象。

庭院中還設置石燈籠與手水鉢(石製洗手水盆),保留著進屋前淨手的習俗,象徵進入屋內前需潔淨身心。石燈籠旁的苔蘚與灌木隨季節自然增減,不過度修剪,留給自然呼吸與生長空間。

武士與自然的距離
青柳家的武士住宅並非與自然對抗,而是依循自然法則共生共存。林園中看似自然隨意的落葉、流水、石頭擺放,實則是武士家族以簡樸心態維護的結果,保留了風、雨、雪、光進入庭院的權利,也讓居住者在修行、練劍或日常生活時保持謙卑,理解自己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庭院一隅曾作為武士練劍與弓道的空間,地面平坦堅實,便於踏步與落箭,背景則是高大的杉木與圍牆,在四季更迭的環境中磨練心志。據說青柳家後人仍持續使用這片院落進行傳統弓道練習,箭矢破風聲與鳥鳴聲交錯在庭園內,像是時間層層疊疊卻從未中斷。

漫步角館,聽時間流動
離開青柳家的林園,沿著黑色木牆走向街道,垂枝櫻的樹蔭下有微風吹拂,拂過草木間傳來細碎聲響,夾雜著泥土與杉木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角館的武家屋敷街不長,卻適合細細散步,兩側的青苔石道、杉木與灌木和小溪流聲彼此交融,時間在此緩慢流動。

走到武家屋敷街尾時,轉身回望青柳家,能看見庭院內高大的杉木伸出圍牆外,像是守護著這座宅邸與街道,也提醒著每一位來訪者,武士的生活並非只是刀劍與榮耀,而是深深與自然連結在一起的謙遜與自律。

在角館的這段時間,你會明白,融入自然、順應四時,或許才是武士精神真正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