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主動想學寫 code,甚至想知道一個網站是怎麼做出來的。畢竟以前上過計算機概論,印象中考試都沒及格過,根本不覺得自己會想學、也學得會。
為什麼報名體驗營?
其實一開始只是突然想學鉤針毛線,就上 hahow 找課程。找到後猶豫要不要買,想說不如多逛逛,結果逛到了「六角學院」的程式課。正準備結帳時,發現有個「30 天軟體工程師體驗營」,價格更便宜,還有直播跟影音課,評價也不錯,就立刻報名了。
校長的三句名言
1. 你不用一開始就很厲害,但要開始才有辦法變厲害。
2. 跟自己比較就好。
3. 只要你不放棄自己,六角也不會放棄你
洧杰校長的這三句話和他的魔性笑聲貫穿了整個五月。一開始覺得只是很正向的口號,但隨著學習越來越投入,才發現六角學院真的就是用這樣的態度在教學。
找回學習的樂趣
出社會之後也試著學過不少東西,買過線上課程、報過補習班甚至請過家教。每次開始時候都充滿著期待,但隨著學的內容越來越深入,遇到困難不知該如何解決時就很容易放棄。
然而,在這次體驗營,雖然我還是覺得作業很難,寫到頭腦打結,卻仍然覺得充滿了樂。甚至自願犧牲玩楓之谷的時間,一下班就想趕快追進度,看課程、趕作業。我想,我真的在這 30 天重拾了學習的樂趣,無論未來是否會持續接觸這個領域,都希望自己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任何新的事。而開始覺得學習變有趣,我覺得是因為這幾點:友善的學習環境、有人可以討論,還有許多練習的機會。
友善的學習環境 - Discord 討論群
加入六角 Discord 後,發現大家都好親切,無論是校長、助教還是其他學員,大家都很熱心的回覆每個問題。
以前我參加任何社團幾乎都潛水,不太敢發問,一來是怕問題太蠢沒人理我,二來是怕被罵是伸手牌。雖然我現在還是沒有去作業討論區問問題,還是私下問組長 (〃∀〃),但我開始敢在群裡發言,也有在 Zoom 上課時發問,算是小小的突破。
還有,校長很愛加碼,像是連續 21 天在 Discord 打卡就能拿神秘小禮物,類似這樣的活動,感覺也讓整體學習氛圍變得更活絡。打卡時會看到有人跟我一樣會焦慮,看到有人說今天該休息或持續努力學習中,對我也有提醒的作用。當然,我最後也有完成打卡拿到小禮物!
一群人比一個人學得更好 - 線下同學會 & 小組討論
自己學習遇到困難只能問 Google,現在還能問 ChatGPT,雖然很方便,但我還是更喜歡跟人討論。不只比較直覺,也能激發新想法,看到自己沒注意到的地方。
這次體驗營很喜歡的部分就是「分組」,一開始我滿猶豫要不要參加分組,怕進度落後會拖累組員,但後來想說既然要來體驗那就都參與吧!所以我既報名了小組也參加了實體同學。
還好有參加,組員們人都很好。Lynn 的聲音真的很好聽,聽起來很專業,講話條例分明、積極主動,會讓人想向她學習。在同學會時和她聊了一陣子發現有很多可以彼此分享的東西,真的非常開心呢!
而組長阿賢真的超罩的!!!他額外做了好多事,除了教我們用 GitHub 之外,還另外做了清楚的流程筆記(我這個金魚腦真的用上)。在小組的作業都做完後,又額外花時間開線上會議,講解最終作業,讓我們再練習一次怎麼使用 GitHub,之後又很細心的幫我們看作業哪裡有問題。而且有新的發現會不吝嗇的分享,有問題時也會耐心的回覆,真的很幸運能遇到一位這麼棒的組長!
輸出比單純輸入更重要 - 多到爆的作業 & 每日任務
以前學習常常半途而廢,有很大的原因是幾乎只有輸入,沒有練習。
一開始剛學 HTML、CSS 的基本用法時,感覺還滿簡單的,很有成就感。沒想到進入 Flex、RWD、Sass 就開始腦袋打結。愚鈍如我幾乎每個章節都看兩次,但看到作業時還是會慌,有「我真的有學過嗎?」的感覺。還好跟著助教、校長的教學影片以及偷看別人怎麼做,反覆思考及嘗試,最後還是一步一步做出來了。
除了有課程的兩大作業任務、影音課的小節作業,還有每天都有個切版任務,在不斷地練習過程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其實還不懂,然後再回過頭去找影片或是發問,每一個找答案的過程都是在幫助知識內化,學得更扎實。
我的收穫
這次課程真的很有趣,看大家都那麼努力,也會提醒自己不要懶惰。校長的三句話真的有鼓勵到我,雖然每個人程度不同,但我確實比一個月前的自己更進步了。 離開學校後,很少有一群人一起認真學習的感覺,這次能完成作業,真的很有成就感。
現在想來好笑,當初我還信心滿滿的說要完成 LV3 的作業,結果現在作業繳交期限迫在眉睫,我很沒骨氣的選擇先做好 LV1 就好。
體驗營結束後,接著為期九個月的 React 前端工程師培訓班就要開始囉!
以我現在的程度直接上九個月應該會直接爆炸,不過倒是很想上切版專題班,希望可以把這一個月所學的內容再更熟悉一點,然後再挑戰 2026 的前端工程師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