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具有遺傳特性的 DNA編碼與表觀遺傳學,為什麼用表觀遺傳學來解釋某些靈性系統的DNA重新編碼,是不對的呢?
「DNA編碼」是遺傳的基本訊息,由鹼基序列組成。
「表觀遺傳學」是指 DNA序列沒有改變,而是特定點位(鹼基序列的特定位置)的修飾,使表現型(特徵、行為⋯⋯)發生改變,特性是可遺傳性,也能被外在因素,如:環境影響。是著重在非DNA序列變化情況下,討論這些修飾如何調控基因的開啟或關閉。
也許是因為兩者都有可遺傳性,才會被誤用吧?
描述表觀遺傳學,我目前想到的生活化的比喻:
🔑可以想像工廠生產的教科書,書中內容像是我們的 DNA編碼。
🔑老師在上課時沒辦法一字一句的上完,通常是主題式的介紹,有同學盧老師考前畫重點,因此我們的課本特定內容畫上老師說的重要的地方,在重要處畫重點像是特定點位的修飾。
🔑讀了這些畫重點處,在答案卷作答; 沒讀重點的同學就寫不出來。這像是表現型(特徵、行為⋯⋯)。
🔑學長姐給學弟妹的傳承,重點整理、考古題等等,這像是特定點位修飾的可遺傳性。
🔑自己讀了課本內容,另外找補充資料或者找同儕或老師討論,你的筆記重點與吸收了解的跟其他人不太一樣,這像是外在因素。
🪄著重在這本教科書是如何被運用,產生不同的結果,而教科書本身的內容並沒有改變。沒有百分百的貼切,但我想試著讓光的工作者有更多一點點了解
敘述得很簡化,有趣的是,不管是 DNA編碼改變或 DNA的修飾,都可以有許多種形式,分別是不同的機制。
就很多未解之謎啊😆
寫完深深覺得科普真是一門藝術,但是是一種更開闊的談話與溝通,期待它們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所以,透過光的工作,到底是改變DNA的編碼還是DNA的修飾呢?如果如一些教材所說的重新編碼DNA,又是哪一種/幾種呢?是怎麼知道的?如果想了解 DNA編碼改變,請敲碗讓我知道,不然我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
- 如何用表觀遺傳學來解釋靈性?
- 如何用DNA重新編碼來解釋靈性?
-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