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美國宣布,越南率先與美國達成對等關稅協議,基本稅率是20%,但對轉口貿易的部份則課徵40%的高關稅。消息一出,市場歡聲雷動,紛紛以利多解讀,美國及亞洲各國股市也多以上漲回應。
但課徵20%是利多嗎?還是利多出盡?就市場不確定因素終於解除而言,這確是一項利多,或者和原先宣布的42%對等關稅相比,也打了對折了;但對越南政府和當地企業而言,20%關稅的底定可能才是挑戰的開始。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川普(雖然有很多人不喜歡他!),他老兄搞得大家束手無策。他先對大家說要打40大板,大家就呼天搶地,哀鴻遍野;接著他說:好啦,先打10大板就好,90天內大家趕快來協商,帶著你們最好的提案來。在90天後,川普得到了最好的條件,接著最後宣布:那就打20大板吧!然後......大家歡欣鼓舞,謝天謝地。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應該是在大家的設想中,但問題是市場還一遍鼓掌叫好,原因只是被壓迫了90天終於解脫了,大家不用再苦苦地等得放榜。然而,20%的關稅對越南的台商應該也是不可承受之重,未來如何調整布局,考驗著經營者的智慧。
照理說,日本和韓國應該是受到美國關稅衝擊較嚴重的國家,這二個國家的主力產業都是汽車和相關零組件,川普對25%的汽車關稅咬得很緊,讓這二國的關稅談判陷入僵局。但是日本和韓國的股市卻一路上漲,還頻創今年新高。股市行情偏離基本面,原因只是4月2日天大的利空突然出現了,股市崩盤把所有浮額籌碼都清洗乾淨了,然後七月底以前也沒什麼重大利空,就一波拉到底了。
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才剛要開始
本專題之前有提及,由於投資圈對未來有幾個利多期待,包括:七月初的對等關稅底定(消除不確定因素), 美國降稅法案過關(大而美法案), 聯準會降息等。因此,全球股市到七月仍有可能是驚驚漲的格局。而目前,這些利多已一一實現(除了降息仍不明確以外),而在利多出現之後,應該提防行情也可能告一段落了。
股市短期走勢,有可能反應心理面和籌碼面,但長期仍要回歸基本面。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才剛要開始。因為關稅,美國民眾在第一季提前消費,總經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的民間消費動能成長已趨緩;而廠商因為關稅因素,也提前大量拉貨,目前庫存處於歷史高峰附近。而且,美國民眾因第一季的提前消費,儲蓄率在5月大幅下降,等於說是寅吃卯糧,如果未來幾個月美國民間消費大幅下滑(機率不低),而廠商庫存水位又處於高檔,那對亞洲供應鏈的衝擊就不可輕乎了。
再來,還要留意7月中美國CPI的公布,以及八月初開始台灣廠商陸續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可能會有意外的不利結果出現。六月份的CPI會開始反應關稅調升的影響,具有重要指標意義,這也是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等待的數據,這和七月能不能降息密切相關。至於第二季的財報,可能受到台幣升值的影響,大家都很清楚了,就不用再多說,只是衝擊有多大?可能真的要到公布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