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最勁暴的消息是,美中二國經過二天在日內瓦的密集協商,於5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同意解除關稅報復,各降現行關稅110%(美對中課關稅30%,中對美課關稅10%),並設定90天為談判期,討論貿易協議的細節。
市場聽到這個消息,一片歡欣鼓舞,股市漲聲響起,投資人又開始燃起樂觀的情緒。然而,這代表川普發動的關稅戰要落幕了嗎?中國已經討到便宜了嗎?美中衝突緩和固然可以暫時降低市場壓力,但七月關稅協商的期限已逐漸逼近,以目前的發展態勢,似乎還不能高興的太早。
美中進入90天協商期,挑戰才開始
市場許多人誤解,以為美中已達成貿易協議,最終關稅各為30%和10%;其實5月12日只是回到中國報復前的原點,也就是大家都有90天的談判緩衝期(只是中國延後而已),而最後協商結果如何仍很難預料。
美國宣稱,在這二天的協商中,中國承諾未來將開放市場,並回到公平貿易的遊戲規則; 但是中國要如何開放市場?你可以想像Google, Meta, 亞馬遜無條件進入中國市場,是什麼樣的情景?中國的產業如沒有補貼,出口商品如果不巨額退稅,要如何維持競爭力。其實,美中未來的90天協商期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何況美國對中國的汽車, 鋼和鋁,以及半導體等商品關稅並沒有豁免,中國只是拿到90天的喘息時間而已。
那麼川普為什麼急著與中國協商,取消關稅報復?主要是美國國內零售商的壓力,Walmart的老闆向川普告急說超市的貨架上都快空了,美國市場還是有很多商品必須靠中國供應,而之前的145%關稅跟本無法出貨;當然中國的碼頭堆滿貨櫃,也急著出貨,因此兩邊合意大家先緩一緩,各解燃眉之急。美國的零售商應會趁機趕快補貨吧!
未來各國和美國關稅談判,各國的對等關稅可以降多少?川普會大幅讓步嗎?或許從美英的初步關稅協議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