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千禧年前出生的人太可悲了,你們以為性愛只是插入和高潮,為什麼?因為《慾望城市》的莎曼珊這樣說的。性...性是一陣浪潮,性是一種心態,性是非線性湧現的現象,發生的時候,會有兩人或是多人觸及彼此的能量場。你的身體是這樣的,你必須傾聽它的聲音,也許它說的話是你不想要的,而你不了解,但給它一個機會,傾聽它。」

在Disney+這種普級的平台,看到《死前慾望清單》還是蠻讓人驚喜的。莫莉(蜜雪兒威廉斯飾)在診斷出第四期癌症後,毅然離開行禮如儀的丈夫,與閨蜜 妮基(Jenny Slate飾)一起毅然踏上性解放之旅。她在交友軟體邀約陌生人做愛、參加性愛派對、玩BDSM、到支配與被支配、再到愛上一個人的歸屬感…她不斷突破身體與情緒的界限,試著在有限的時間,重拾性VS人生高潮的感受,甚至在醫院病床上,她也要完成。在與不同人的關係,她嘗試掌控自己身體,面對過去,認知自我,到在肉體與精神的雙重解放中,她也完成了一位女性最深的自我反思和平衡願望。最後,她在臨終時選擇由妮基照護,陪她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從診斷、逃離、性解放、創傷挖掘、臨終再到死亡,莫莉這趟旅程的時間壓力,讓性愛不是青春的遊樂場,《死前慾望清單》更像是一封來自死亡邊緣的宣戰書,面對復發到無法醫治的乳癌,性慾代表的不僅是身體感官的回歸,更是意志與自由的反抗。
我很喜歡《死前慾望清單》,就是它的劇本既不淡化死亡,也不避談肉體欲望,突破以男性主導的性愛刻板印象,秀出女性身體自主與生命掌控,將一名末期癌患者的性慾當成核心敘事,把性作為最後的自由慾望的出口,是認識自我、擁抱生命意義的媒介…臨終的身體不再是病痛場域,反而是重獲自由與力量的戰場,「性」不再只是慾望的外顯,而是意志的回歸,重新拾回身體主權、認識過往傷痕的深層療癒;當死亡無可避免,唯有最真實的「自我」值得全部賭注。這趟「性愛旅程」以一種既狂野又溫柔的姿態,重新書寫了「死亡、慾望與自我」之間的三重奏。

另外一個我很推《死前慾望清單》的原因,是主演的蜜雪兒威廉斯的表演,她讓一位面對死亡的人,依然能在性愛中露出童心、好奇和力量,捕捉複雜情緒,在肉體與命運的邊緣,宛如走了一趟這角色之前停滯的「成長」之旅。在床上燃燒慾望,在死亡面前站直脊背,最為脆弱、反叛、幽默與沉重的複合體,蜜雪兒威廉斯的演出,讓人看到:努力地活著,才是對命運最美的抗爭。

好友妮基的陪伴,則昭示了另一種愛:友情,亦可以是最強的軀殼。為了陪伴好友人生最後階段,她可以被開除、把感情弄得一團亂,表面小丑背後流淚,展示了被世俗忽視的照護者真實,夜間守護、換藥、述說恐懼、不眠不休地陪伴好友,面對死亡的逼近,這不是悲情,而是重構女性之間的愛,可以不依附浪漫,用傾聽、扶持,簡單又堅定地,一起走到生命終點。
沒有用癌症悲情包裝,也沒有廉價的性愛噱頭,藉著真人改編的故事,《死前慾望清單》讓人看得心跳加速,同時幾乎揪住喉嚨,以面對死亡的身體/性為核心,這部影集不只是關於性高潮、BDSM或縱慾,而是赤裸的講一個當人生即將走到盡頭,你能夠怎麼活著的故事。現實中,劇中主角在2019年3月8日,結束與癌症的搏鬥的日子,她的行為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認同,但她或她們告訴你一件事情:只要活得夠真實,夠放膽,即便生命將盡,也是一種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