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有一支既神聖又勇猛的組織悄然崛起——"醫院騎士團",又稱「聖約翰」騎士團、「羅德島」騎士團,最終演變為今日仍存在的「馬爾他」騎士團。他們的故事橫跨九百多年,融合了信仰、戰爭、慈善與政治,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騎士團之一。
起源:從醫院到修會
11世紀初,一群來自義大利阿瑪爾菲的商人在「耶路撒冷」建立了一所醫院,專門照顧前來朝聖的基督徒病患與窮人。這所醫院以施洗者「聖約翰」為名,並由一位名叫"受祝福的傑拉德"的修士負責管理。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攻陷「耶路撒冷」後,這所醫院的地位迅速提升。傑拉德與他的同伴組成了一個修會,致力於照顧傷患與朝聖者。"1113年,教宗巴斯加二世正式承認這個修會的合法性",並賦予其獨立地位,這便是醫院騎士團的誕生。

軍事化:從慈善到戰士
隨著聖地局勢日益緊張,醫院騎士團逐漸軍事化。1130年代,第二任團長雷蒙·杜·皮將其轉型為軍事修會,成員不僅照顧病患,也開始武裝保護朝聖者與基督徒定居者。
他們的座右銘是:「"守衛信仰,援助苦難"」這句話完美體現了他們雙重身份:既是戰士,也是醫者。
擴張與榮耀:從耶路撒冷到「羅德島」
1187年,「耶路撒冷」在哈丁戰役中失守,醫院騎士團被迫撤退。他們先後遷至阿卡、「賽普勒斯」,最終於1309年奪取"羅德島",建立堅固的要塞,成為地中海東部的基督教堡壘。
在羅德島,他們發展出強大的海軍,對抗鄂圖曼帝國的擴張。1522年,蘇萊曼大帝率20萬大軍圍攻羅德島,騎士團僅有7000人,堅守六個月後被迫撤離,但獲得了敵方的尊重與體面撤退的條件。
「馬爾他」時代:最後的堡壘
1530年,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將"馬爾他島"賜予騎士團。他們在此建立了新的根據地,並於1565年成功抵禦鄂圖曼帝國的圍攻,這場「馬爾他大圍城」成為歐洲抵抗伊斯蘭擴張的轉捩點。
此後,騎士團進入黃金時期,擁有自己的艦隊、貨幣與外交權,幾乎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現代轉型:從戰士到人道主義者
1798年,拿破崙征服馬爾他,騎士團失去領土。此後,他們轉型為"人道救援與醫療組織",今日以「馬爾他騎士團」之名活躍於全球,擁有聯合國觀察員地位,繼續實踐其創會精神:"援助苦難中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