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碎碎念 EP23 - 微軟 Copilot Vision:人工智慧個人電腦市場的困境與未來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快速重點摘要

  1. 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 學術界的人工智慧濫用與爭議:研究人員被發現在學術預印本中隱藏人工智慧提示,意圖操縱同儕審查結果,引發對人工智慧在學術倫理與內容審查中應用的嚴肅討論
    • 消費者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與困境:微軟公司推出了 Copilot Vision,旨在提升個人電腦的人工智慧互動體驗,但其普及性面臨挑戰;而人工智慧個人電腦(AI PC)的整體市場滲透率仍低,但業界預期其普及是必然趨勢
    • 醫療領域的人工智慧突破:微軟公司開發出 MAI-DxO 系統,在醫學診斷的準確性和成本效益上超越人類醫師,展現人工智慧在複雜醫療決策中的巨大潛力
    • 社群媒體與內容審查:X 平台正在試點讓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生成社群筆記,但引發了對人工智慧在內容審核中中立性與準確性的擔憂
  2. 科技巨頭的商業策略與監管環境
    • 甲骨文公司的政府合作與雲端市場競爭:甲骨文公司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提供大幅折扣以擴大其雲端平台在聯邦政府的採用,這不僅是商業策略,更是其在激烈雲端市場中與亞馬遜公司、微軟公司競爭的關鍵一步
    • Google 公司的人工智慧搜尋功能與反壟斷問題Google 公司的「人工智慧總覽」功能因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損害獨立出版商利益,在歐盟面臨反壟斷投訴凸顯人工智慧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公平性與內容來源方權益保障的挑戰
    • 微軟公司與輝達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緊密關係:微軟公司與輝達公司共同受益於人工智慧熱潮,雙方在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晶片領域形成獨特的「四兆美元組合」,然而微軟公司仍需證明人工智慧服務能帶來顯著營收成長以支撐其高估值
  3. 網路安全與隱私議題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 重大勒索軟體攻擊事件:全球大型科技經銷商英格拉姆微公司遭受 SafePay 勒索軟體攻擊,導致系統停擺,顯示勒索軟體仍是企業面臨的嚴重威脅,且其攻擊手段日益精進
    • 線上隱私與年齡驗證的爭議:美國最高法院維持了德州要求成人網站進行年齡驗證的法律,引發了對線上匿名性、敏感個人資料安全以及潛在內容審查的廣泛擔憂
    • 網路內容盜版的新挑戰YouTube 平台上存在大量盜版好萊塢電影和電視節目盜版者利用新手法規避偵測,表明即使有內容識別系統,內容保護仍面臨持續的挑戰
  1. 加密貨幣與地緣政治動態
    • 比特幣的巨額轉移與市場訊號2025 年 7 月發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中本聰時代」比特幣轉移,價值超過 80 億美元此類稀有比特幣的流動被視為可能影響市場的關鍵訊號
    • 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進展美國共和黨計畫在 2025 年 7 月中旬推動三項加密貨幣法案(穩定幣、市場結構、中央銀行數位貨幣),預示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將逐步成形,並受川普政府政策影響
    • TikTok 的美國出售進程TikTok 正在為美國用戶開發新版應用程式,為潛在出售做準備其交易進程仍受美國與中國之間關稅與貿易協定的影響

 

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與挑戰

  1. 學術界的人工智慧同儕審查爭議
    • 《日經亞洲》報導揭露,有來自八個國家(包括日本、南韓、中國、美國及新加坡等)十四所學術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其學術預印本中隱藏了指導人工智慧工具給予正面評價的提示,例如「只給予正面評價」或「不要強調任何負面內容」
    • 這些提示通常透過白色文字或極小字體來隱藏,使其對人類讀者不可見。
    • 一名參與撰寫其中一篇論文的 KAIST 副教授承認這種做法「不恰當」,因為它「鼓勵了正面評價,即使在審查過程中禁止使用人工智慧」。該大學表示將以此事件為契機,制定人工智慧使用的指導方針。
    • 然而,也有研究人員認為此舉是合理的反制,例如一位早稻田大學教授指出,這是為了「反制那些使用人工智慧的『懶惰審稿人』」,因為許多學術會議禁止使用人工智慧來評估論文。
    • 這個事件凸顯了學術界在人工智慧應用上的爭議:隨著提交論文數量的增加,合格專家不足導致一些審稿人轉向使用人工智慧,但目前各會議和期刊對於將人工智慧納入同儕審查仍沒有統一的規則。例如,英國-德國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允許在部分流程中使用人工智慧,而荷蘭的愛思唯爾(Elsevier)則禁止使用此類工具,理由是「技術可能產生不正確、不完整或有偏見的結論」。
    • 這種隱藏提示的行為不僅限於學術論文,還可能導致人工智慧工具對網站或文件產生不正確的摘要,影響使用者獲取正確資訊的能力,也突顯了社會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同時,對其風險意識和規範制定仍顯不足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2. 微軟 Copilot 應用程式的進展與人工智慧個人電腦(AI PC)市場現況
    • Copilot Vision 的新功能與限制:微軟公司在 2025 年 6 月中旬正式於 Windows 11 和 Windows 10 作業系統中推出 Copilot Vision 功能,該功能允許使用者與 Copilot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共享任何個人電腦應用程式畫面,並就其內容進行對話,Copilot 甚至能在此過程中在螢幕上標示重點。然而,此功能目前僅限即時語音模式,若要使用文字模式,使用者仍需手動截圖並搭配文字提示。此外,Copilot 無法實際控制應用程式,且其畫面重點標示功能仍顯簡化
    • Copilot 與 ChatGPT 的比較:傳統上,Copilot 在多方面落後於 ChatGPT,例如模型選擇工具、搜尋歷史、對話組織和使用者體驗客製化方面。Copilot 的主要優勢在於其與其他微軟平台及服務的深度整合,特別是對於 Microsoft 365 應用程式的使用者而言
    • 人工智慧個人電腦(AI PC)的市場接受度:微軟公司在 2024 年 5 月推出 Copilot+ 個人電腦,強調搭載具備 40 TOPS 或更高人工智慧運算能力的類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並期望其能成為下一代個人電腦的標竿。然而,Copilot+ 個人電腦的初期銷量表現「慘淡」,2024 年僅佔總個人電腦市場的 0.5%,2025 年第 1 季略增至 1.9%
    • 市場推廣的挑戰與原因:Copilot+ 個人電腦未能如預期普及的原因包括:製造商設定了較高的價格點、Copilot+ 功能的推出速度緩慢、關鍵功能如「Recall」曾多次延遲推出。此外,微軟公司也未明確區分哪些人工智慧功能需要 Copilot+ 個人電腦才能運行,哪些則可在一般個人電腦上透過雲端運算實現。
    • 廣義人工智慧個人電腦的普及:儘管 Copilot+ 個人電腦的銷量不佳,但廣義上的人工智慧個人電腦(包含 NPU 效能低於 40 TOPS 的機種)的市場接受度則高出許多,2024 年佔 Windows 個人電腦市場的 14%,2025 年第 1 季則達到 27%。若將蘋果公司的 Mac 電腦納入計算,2025 年第 1 季人工智慧個人電腦的出貨量已達 8,860 萬台,顯示人工智慧功能正逐步整合至個人電腦中
    • 未來趨勢:晶片製造商(如英特爾公司、超微公司和高通公司)正朝向更強大的 NPU 發展,業界普遍認為搭載 NPU 的人工智慧個人電腦最終將成為主流,尤其是在生產力型筆記型電腦領域。微軟公司也可能將 Copilot+ 個人電腦重新定位為「高階個人電腦」。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3. 微軟公司人工智慧在醫療診斷的應用
    • 微軟公司公布了一套名為「微軟人工智慧診斷協調器」(Microsoft AI Diagnostic Orchestrator, MAI-DxO)的新型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能夠處理醫學上最困難的診斷挑戰,並且在準確性及成本效益上均優於人類醫師
    • MAI-DxO 並非僅回答多選題式的醫學問題,而是能夠模擬醫師在現實生活中逐步決策的過程
    • 該系統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實際病例進行測試,MAI-DxO 的正確診斷率高達 85.5%,相較之下,由 21 位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執業醫師組成的對照組,平均正確率僅為 20%,且診斷成本更高
    • MAI-DxO 系統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單一依靠某個模型,而是扮演著「虛擬醫療小組」的角色,協調多個人工智慧代理程式,這些代理程式各具不同專長和策略。它能逐步引導診斷過程,包括後續追蹤、選擇檢測、評估成本及自我審核。
    • 儘管該系統仍處於早期研究階段,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也未在臨床上實際部署,但微軟公司期望人工智慧能夠增強消費者在日常護理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並為臨床醫師在複雜病例中提供先進的決策支持
  4. Meta 公司在超級人工智慧領域的佈局
    • Meta 公司近期的大量招募行動,透露了其新成立的超級人工智慧部門的發展方向,旨在提升 Meta 公司的人工智慧能力,使其更能與業界領先者競爭。
    • 新團隊涵蓋廣泛的技能組,特別在影像生成、感知、合成資料和推理方面具備專業知識。
    • 這表明 Meta 公司正在開發具備語音和影像支援的多模態模型,以及強化推理能力的人工智慧產品,以更直接地挑戰 OpenAI 公司的產品系列
    • Meta 公司聘用了曾開發 Waymo 兩代感知模型的 Pei Sun,特別引人注目,這預示著人工智慧將持續整合到裝置中,尤其在擴增實境頭戴式裝置和智慧眼鏡方面
    • OpenAI 公司為 Meta 公司提供了最大比例的人才,其次是 Google 公司及其 DeepMind 部門。
  5. Google 公司人工智慧總覽的歐盟反壟斷投訴
    • 一群獨立出版商已向歐盟委員會提交針對 Alphabet 公司(Google 公司母公司)的反壟斷投訴,指控其人工智慧總覽功能濫用在線搜尋市場支配地位,並要求採取臨時措施以防止對出版商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 Google 公司的人工智慧總覽(AI Overviews)是人工智慧生成的摘要,在搜尋結果頁面中出現在傳統超連結上方,並已在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向用戶顯示,並從 2025 年 5 月開始加入廣告。
    • 投訴文件指出,Google 公司的核心搜尋引擎服務「誤用了網路內容來生成人工智慧總覽」,這已對出版商(包括新聞出版商)造成了流量、讀者和收入上的「重大損害」。出版商認為 Google 公司的人工智慧總覽置於搜尋結果頁面頂部,導致其原創內容處於劣勢
    • 出版商聲稱,他們無法選擇不讓其內容用於 Google 公司人工智慧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或摘要生成,除非他們同時放棄在 Google 公司一般搜尋結果頁面中出現的機會
    • Google 公司發言人表示,他們每天向網站發送數十億次點擊,並且「搜尋中的新人工智慧體驗使人們能夠提出更多問題,這為內容和業務創造了新的發現機會」。

 企業營運與市場策略

  1. 甲骨文公司與美國政府的合作
    • 甲骨文公司與美國政府簽訂了協議,同意大幅降低其資料庫軟體與雲端運算服務的成本,此舉使得甲骨文公司成為最新一家向川普政府提供顯著折扣的科技巨頭
    • 根據總務管理局(GSA)的說明,甲骨文公司對其許可證軟體(包括資料庫和分析工具)提供 75% 的折扣,並對其雲端服務提供「實質性」折扣,直至 2025 年 11 月底。
    • 此協議是總務管理局與大型科技公司簽署的一系列交易中最新的一項,並且是首個為整個政府提供雲端基礎設施折扣的協議。總務管理局正在與其他雲端服務提供商洽談類似協議。
    • 該協議旨在提升甲骨文公司雲端平台在整個聯邦政府的採用率,使其成為一項關鍵的策略舉措,以爭奪聯邦政府的資訊科技預算
    • 甲骨文公司還將向美國聯邦政府提供其人工智慧服務的存取權限,並協助政府將其資訊科技系統遷移至雲端。
    • 此合作也反映了川普政府持續關注從聯邦承包商(包括諮詢公司和科技公司)中節省成本的政策,目標是透過整合採購,運用聯邦政府的整體購買力來爭取最佳折扣,以實現納稅人資金的最大效益
  2. TikTok 的美國業務出售與新應用程式開發
    •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TikTok 正在為其美國用戶開發一個新版本應用程式,以準備將其美國業務出售給一個投資者集團。
    • 這項發展發生在 2025 年 7 月 5 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 2025 年 7 月 8 日或 9 日與中國就可能的 TikTok 交易進行談判。
    • TikTok 已制定計畫,預計在 2025 年 9 月 5 日向美國應用程式商店推出這個新應用程式。現有應用程式預計將繼續運作至 2026 年 3 月,但時間表仍可能改變。
    • 川普總統在 2025 年 6 月將中國字節跳動公司剝離 TikTok 美國資產的期限延長至 2025 年 9 月 17 日。
    • 此前,在 2025 年初曾有交易將 TikTok 的美國業務分拆成一家由美國投資者多數持股並營運的新公司,但因中國表示在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後不會批准該交易而暫停
  3. Nothing Phone 3 的旗艦定位與設計策略
    • Nothing Phone 3 被該公司視為其首款真正的旗艦手機,其規格配置顯著提升,搭載了驍龍 8S Gen 4 晶片、更優化的相機單元以及採用矽碳電池技術。
    • 該手機的起始售價為 799 美元,與過去介於 300 至 400 美元的價格區間相比,定位明顯更高
    • Glyph Matrix 的設計革新:Nothing Phone 3 在設計上延續了 Nothing 手機獨特的 Glyph 發光介面,將過往的發光二極體(LED)叢集整合為一個點陣顯示螢幕,位於手機右上角。這個可實際顯示內容的螢幕,除了能顯示時間和來電者名稱外,還加入了「Glyph Toys」等互動式小遊戲,例如「真心話大冒險」轉瓶子遊戲。
    • 差異化與實用性:儘管一些人可能將這些功能視為噱頭,但它們確實使 Nothing 手機在市場上眾多「灰色矩形板塊」中脫穎而出。Nothing 公司也開放了軟體開發套件(SDK)供第三方開發者使用,有望擴展 Glyph 的實用功能,如顯示共乘服務的抵達倒數等。
    • 相機性能的提升:Nothing Phone 3 配備了三顆 5,000 萬畫素的相機,並強調影像處理的改進,包括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的優化、大型影像感測器和更大的光圈,以提高進光量。儘管過去 Nothing 手機的相機表現相對平庸,但 Nothing Phone 3 期望能在旗艦級影像品質上與蘋果公司、三星公司和 Google 公司等主要競爭對手一較高下
    • Nothing 作業系統的特色:Nothing 作業系統(Nothing OS)在視覺上保持其獨特的單色(黑白)使用者介面設計,使其與其他安卓手機或 iPhone 明顯不同。然而,這種獨特的視覺風格對於習慣彩色圖標的用戶來說,可能會造成操作上的困擾。
    • 人工智慧的整合:Nothing Phone 3 透過「Essential Space」功能整合人工智慧,該功能作為一個「思緒傾倒區」,允許用戶錄製語音筆記、截圖或記錄會議內容,並由人工智慧自動提取關鍵資訊或提供行動建議。

 

網路安全與監管發展

  1. 英格拉姆微公司遭勒索軟體攻擊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 全球最大的企業對企業科技分銷商和服務供應商英格拉姆微公司,近期因 SafePay 勒索軟體攻擊而導致其內部系統關閉並停擺
    • 從 2025 年 7 月 4 日起,英格拉姆微公司的網站和線上訂購系統即已無法運作。該公司在 2025 年 7 月 6 日確認遭受勒索軟體攻擊。
    • 內部員工設備上出現了勒索訊息,表明攻擊與 SafePay 勒索軟體相關,儘管勒索訊息中聲稱竊取資料的內容可能僅為通用語句。
    • 受影響的系統包括該公司的人工智慧驅動的 Xvantage 分銷平台和 Impulse 許可證供應平台,但 Microsoft 365、Teams 和 SharePoint 等其他內部服務則未受影響。
    • 據信,攻擊者透過該公司的 GlobalProtect VPN 平台入侵,SafePay 勒索軟體組織通常使用洩露的憑證和密碼噴灑攻擊來入侵企業網路
    • SafePay 勒索軟體自 2024 年 11 月出現以來,已累積超過 220 個受害者。
  1. 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立法計畫
    • 美國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宣布,將在 2025 年 7 月 14 日至 18 日期間,集中審議三項關鍵的加密貨幣法案,並將此週命名為「加密貨幣週」。
    • 這些法案包括穩定幣法案(《GENIUS 法案》)、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CLARITY 法案》)以及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法案(《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
    • 這項立法行動旨在落實川普總統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加密貨幣相關承諾
    • 穩定幣監管:《GENIUS 法案》已於 2025 年 6 月在參議院獲得兩黨支持並通過,若眾議院原封不動地通過該法案,即可直接送交川普總統簽署生效。該法案允許州政府對穩定幣發行人進行監管,而眾議院此前通過的《STABLE 法案》則規定嚴格的聯邦監管,這將是兩院可能需要協調的主要差異點。
    • 市場結構監管:《CLARITY 法案》旨在明確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加密貨幣的管轄權。它將要求大多數類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向 CFTC 註冊,並制定了資訊披露、客戶資產分離和記錄保存等規則。該法案預計將在眾議院迅速通過
    • 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禁令:《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將禁止聯邦準備理事會測試、開發、創建或發行任何形式的數位貨幣,並阻止央行直接向個人提供金融產品。
  2. YouTube 上的內容盜版與版權挑戰
    • 儘管 YouTube 多年前已加強打擊版權侵權行為,但目前該平台仍充斥著數千部未經授權的電影、電視節目和體育賽事直播內容。
    • 研究顯示,一部盜版的《星際寶貝》(Lilo & Stitch)電影在數天內吸引了超過 20 萬次觀看,可能使迪士尼公司損失數百萬美元的潛在銷售收入。總體而言,在過去一年中,研究人員觀察到 9,000 例潛在版權侵權行為,累計觀看次數超過 2.5 億次。
    • 盜版者使用多種新策略來規避 YouTube 的內容識別工具,包括裁剪影片、操縱畫面、利用白底文字或極小字體以及將影片鏡像化等。有些盜版者甚至在好萊塢大片末尾添加普通人的片段來掩蓋痕跡,或在同一天上傳並迅速移除版權影片,以在被偵測前累積觀看次數。
    • YouTube 的角色與爭議:YouTube 被指控曾在其首頁推薦盜版影片,並可能從這些被竊取的內容中獲取收入。儘管 YouTube 擁有 Content ID 系統來識別受版權保護的影片(去年標記了 22 億部影片,其中 90% 經權利持有人允許保留),但該公司並未追蹤被移除影片的具體類型或其是否為近期發布的電影。
    • 廣告分析公司 Adalytics 的研究發現,廣告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支持了這些非法內容,並且當影片因版權或其他政策違規被移除時,YouTube 會清除廣告商的記錄,使其無法追溯廣告投放的內容,也未能完全報銷廣告費用
    • 法律與行業影響: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對此研究結果表示擔憂。此事件也回溯至 2007 年維亞康姆(Viacom)控告 YouTube 版權侵權的案件,YouTube 最終在 2012 年勝訴,理由是受到 1998 年《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案》(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的保護,該法案將版權保護的責任從平台轉移至權利持有人。目前,票房每年因盜版損失約 10 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 15%
  3.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與線上隱私
    • 美國最高法院在《言論自由聯盟訴帕克斯頓案》(Free Speech Coalition v Paxton)中,維持了德州要求色情網站進行年齡驗證的法律。
    • 德州 HB 1181 法案要求任何含有超過三分之一「對未成年人有害材料」的商業網站,必須驗證所有訪客的年齡
    • 最高法院裁定,要求成年用戶驗證年齡以保護兒童是「可容忍的權衡」。大法官克拉倫斯·湯瑪斯(Clarence Thomas)將其比喻為在酒類商店出示身份證。
    • 然而,批評者認為這項裁決可能為線上隱私帶來廣泛的改變,迫使用戶放棄匿名性,並可能導致對合法言論的寒蟬效應
    • 年齡驗證通常需要用戶上傳敏感的個人資料,例如政府核發的身份證或生物識別資訊。與酒類商店的身份證檢查不同,這些資料可能被第三方驗證供應商儲存,存在資料洩露、監控或濫用的風險。
    • 目前美國沒有聯邦法規保護此類用戶資料。電子前哨基金會(EFF)指出,年齡驗證系統本質上是「監控系統」,所洩露的個人資料極為敏感,且通常無法輕易或永遠無法更改。
    • 這項法律實際上迫使所有用戶(而不僅僅是未成年人)在瀏覽合法成人內容前進行身份驗證,這對於沒有政府身份證件的用戶(特別是邊緣化或無證件人士)來說,可能導致他們無法存取這些網站
    • 批評者擔憂,這項裁決可能使數位身份檢查在更廣泛的線上內容中成為常態,並鼓勵網站營運商為了避免法律風險而傾向於審查內容。例如,在某些州,LGBTQ+ 相關內容可能被視為「對未成年人有害」。

 市場與金融動態

  1. 比特幣「中本聰時代」巨額轉移
    • 超過 80 億美元的比特幣(Bitcoin),這些比特幣是在網路「中本聰時代」(從 2009 年比特幣問世到 2011 年其匿名創始人活躍的時期)開採或交易的,於 2025 年 7 月 4 日發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轉移
    • 八個比特幣錢包進行了快速轉移,價值超過 86 億美元其中兩個自 2011 年以來一直休眠的錢包,各自轉移了 10,000 BTC 到新地址
    • 這些錢包最初在 2011 年 4 月 3 日收到比特幣時,每枚比特幣價格僅為 78 美分。以當前價格計算,每個錢包的比特幣價值超過 11 億美元,漲幅超過 1,390 萬百分比
    • 區塊鏈分析公司 Arkham 指出,這些錢包似乎由同一個實體所擁有,但截至 2025 年 7 月 6 日,沒有任何個人或公司公開宣稱擁有這些錢包
    • 這些被轉移的比特幣被送往使用現代、低手續費地址格式的新錢包,且新錢包尚未進一步移動資金。
    • 「中本聰時代」的比特幣被視為加密貨幣領域的「聖杯」,其稀有性使得它們的任何大規模移動都受到交易者的密切關注,因為這可能被解讀為早期持有者或礦工對市場態度的轉變
  2. 微軟公司與輝達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財務關係
    • 微軟公司和輝達公司因人工智慧熱潮,正朝著 4 兆美元市值俱樂部邁進,形成股票市場上最獨特的組合。
    • 輝達公司因其晶片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不可或缺性而實現了爆炸性增長
    • 相較之下,微軟公司的成長模式則更為複雜,其成功將取決於企業和消費者對其高階人工智慧服務的支付意願。人工智慧必須成為一種具變革性的企業工具,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支撐其不斷攀升的估值。
    • 儘管微軟公司在 2025 年初裁員 6,000 人,並於 2025 年 7 月 3 日確認將再裁員 9,000 人,部分原因旨在提高效率並增加人工智慧投資,但其每位員工的年營收仍低於大多數大型科技同業,顯示在成本控制方面仍有努力空間
    • 目前,人工智慧服務在微軟公司 Azure 雲端運算業務中的營收貢獻有限,分析師預計其在截至 2025 年 6 月的財年中,來自人工智慧服務的 Azure 營收將達到 115 億美元,雖然較前一年翻倍,但僅佔該公司總年銷售額的約 4%,表明人工智慧業務對其整體財務影響尚不顯著
    • 輝達公司則在過去三年中,年銷售額增長了十倍以上,預計未來三年仍將以每年 32% 的速度增長。但其業務模式相對單一,若人工智慧需求未能實現或技術突破使晶片不再關鍵,其增長可能迅速消失。例如,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DeepSeek 聲稱可以在不依賴輝達晶片的情況下生產先進人工智慧模型,導致輝達公司市值在 2025 年 1 月曾在一週內下跌 20%。
    • 整體而言,微軟公司仍需人工智慧成為普遍且具變革性的企業工具,才能證明其高估值的合理性,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速度將是關鍵。 

資料來源

  1. Exclusive: Google's AI Overviews hit by EU antitrust complaint from independent publishers
  2. TikTok building new version of app ahead of expected US sale, The Information reports
  3. View / Meta’s new hires offer a peek into superintelligence plans
  4. Eight Bitcoin Wallets Move 80,000 BTC in Largest Ever ‘Satoshi Era’ Transfers
  5. Ingram Micro outage caused by SafePay ransomware attack
  6. US Republicans declare ‘Crypto Week’ to mull 3 crypto bills
  7. Oracle Gives U.S. Government Discount on Cloud and Software
  8. YouTube Pirates Are Cashing In on Hollywood’s Summer Blockbusters
  9. 'Positive review only': Researchers hide AI prompts in papers
  10. Microsoft and Nvidia Are the Odd $4 Trillion Power Couple
  11. Microsoft’s Copilot+ gamble is a bust. But AI PCs still feel inevitable
  12. Copilot finally has a feature that beats ChatGPT on Windows PCs
  13. TNW 394: Why the Nothing Phone 3 Stands Out - Nothing Phone 3's Glyph Matrix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碎碎念
2會員
37內容數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科技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Apple] 中國市場iPhone銷量回升8%,但仍面對華為激烈競爭 [Google] Veo 3視訊生成模型全球推廣,提升AI應用效能 [元太] 電子紙觸控板助力AI工具,延長電池續航力 [Meta] 支持歐盟數位成年齡規範,強化青少年網路安全 ...還有更多科技與政策的最新動態!
Thumbnail
2025/07/04
[Apple] 中國市場iPhone銷量回升8%,但仍面對華為激烈競爭 [Google] Veo 3視訊生成模型全球推廣,提升AI應用效能 [元太] 電子紙觸控板助力AI工具,延長電池續航力 [Meta] 支持歐盟數位成年齡規範,強化青少年網路安全 ...還有更多科技與政策的最新動態!
Thumbnail
2025/07/03
[裁員潮] 微軟2025年裁員逾1.5萬人,AI效率成背後推手 [編程焦慮] 程式設計師轉型,專注創造性與運算思維 [道德挑戰] Crunchyroll因AI字幕錯誤引發用戶不滿 [隱私爭議] 紐約時報與OpenAI訴訟揭示AI數據風險 [教育變革] 美國大學重塑課程,強調AI素養與批判思維
Thumbnail
2025/07/03
[裁員潮] 微軟2025年裁員逾1.5萬人,AI效率成背後推手 [編程焦慮] 程式設計師轉型,專注創造性與運算思維 [道德挑戰] Crunchyroll因AI字幕錯誤引發用戶不滿 [隱私爭議] 紐約時報與OpenAI訴訟揭示AI數據風險 [教育變革] 美國大學重塑課程,強調AI素養與批判思維
Thumbnail
2025/07/02
設計不僅僅是創造美感,更是驅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動力!從人本數位性到生態永續轉型,六大設計趨勢正引領我們邁向更包容、更智慧、更永續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7/02
設計不僅僅是創造美感,更是驅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動力!從人本數位性到生態永續轉型,六大設計趨勢正引領我們邁向更包容、更智慧、更永續的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軟的Copilot和各種人工智慧個人助理(AIPC)應運而生,並在不同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本文將深入分析這兩者在功能、應用範圍和技術基礎上的異同。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軟的Copilot和各種人工智慧個人助理(AIPC)應運而生,並在不同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本文將深入分析這兩者在功能、應用範圍和技術基礎上的異同。
Thumbnail
當然以微軟的角度來說,將AI PC限縮成Copilot+ PC有利於將Copliot = AI的話語權綁在自己身上,畢竟其認定最大對手蘋果也開始使用AI PC一詞,與其在同個領域搶話語權,不如把重心移到自家的Copilot上,所以這次微軟也發表了一系列Copilot的功能
Thumbnail
當然以微軟的角度來說,將AI PC限縮成Copilot+ PC有利於將Copliot = AI的話語權綁在自己身上,畢竟其認定最大對手蘋果也開始使用AI PC一詞,與其在同個領域搶話語權,不如把重心移到自家的Copilot上,所以這次微軟也發表了一系列Copilot的功能
Thumbnail
筆記-股癌-24.05.22 *認養狗可以聯絡Liza的IG。 *微軟AI PC: - 售價1000歐元起的AI PC,6/18推出,晶片NPU算力在40 TOPS以上, - 裝置有連動GPT-4o,這部分的功能還是要連上網;Copilot功能下放到邊緣端。 - recall功能,可以把螢
Thumbnail
筆記-股癌-24.05.22 *認養狗可以聯絡Liza的IG。 *微軟AI PC: - 售價1000歐元起的AI PC,6/18推出,晶片NPU算力在40 TOPS以上, - 裝置有連動GPT-4o,這部分的功能還是要連上網;Copilot功能下放到邊緣端。 - recall功能,可以把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科技和金融結合的投資筆記,介紹了Microsoft的Copilot Plus PC以及其他相關技術的最新發展和市場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科技和金融結合的投資筆記,介紹了Microsoft的Copilot Plus PC以及其他相關技術的最新發展和市場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紐約時報》控告微軟, 大量使用他們的報導文章去訓練AI, 他們宣稱這是侵權的非法行為。
Thumbnail
《紐約時報》控告微軟, 大量使用他們的報導文章去訓練AI, 他們宣稱這是侵權的非法行為。
Thumbnail
前言 今年Q4都在大陸出差,不好意思,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文章了,因為我是希望文章是有深思熟慮才發出的,新的一年也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AI PC 題材介紹 這邊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看這個題材,首先要先知道微軟就是ChatGPT的最大投資者。 而微軟也出了一個AI叫做Copil
Thumbnail
前言 今年Q4都在大陸出差,不好意思,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文章了,因為我是希望文章是有深思熟慮才發出的,新的一年也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AI PC 題材介紹 這邊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看這個題材,首先要先知道微軟就是ChatGPT的最大投資者。 而微軟也出了一個AI叫做Copil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