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產自:Chatgpt)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沒有那7分,就更談不上3分的天註定
踏入資安領域後,在一次奇妙的機緣下,我決定挑戰的第一張證照,就是許多人心中的「大魔王」—— CISSP。
首先,什麼是 CISSP?

(ISC² 官網)
CISSP,全名為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Professional (資訊系統安全專業認證),是由ISC²頒發的資訊系統安全專家的證照。
此認證涵蓋資訊安全治理、管理、風險評估、網路安全、應用程式安全等八大知識領域,是一個有廣度得資安知識證照,看重管理者的宏觀視角。不僅要具備高階主管所需的治理、風險與合規 (GRC) 職能,同時也需對各項技術層面有足夠的熟稔度,才能有效地制定策略、領導團隊。
CISSP 的門檻相當高,要求考生必須具備五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且工作內容需涵蓋上述至少兩個領域。不過,若具備大學學位或滿足特定條件,可以抵免一年,也就是四年經驗即可。(資料來源:ISC² 官網)
一個資安新鮮人的備考之旅
嚴格來說,以我的資歷還無法馬上「取證」,但對於一個初處茅廬的黃毛小丫頭心想這不代表不能先通過考試。
於是,在上完 CISSP 課程後,我投入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準備,最終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考場。
這段旅程的點滴,遠非三言兩語或一篇文章能道盡。但我希望透過分享這段路上的追趕跑跳碰,以及最終通過考試的 7 項體悟,能為正在準備或考慮這張證照的你,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鏡。
體悟1.定義,是一切的基礎
記得CISSP的第一堂課,老師劈頭就問:「何謂資訊安全?」
這看似簡單卻又可以得到好幾百種答案的問題,這背後的道理是:在討論任何議題前,若雙方沒有對「名詞」建立共識,後續的溝通便會像在兩個平行時空,牛頭不對馬嘴。
準備 CISSP 時,若對基本定義不夠清晰,做決策時就會迷失方向。因為這是一張為管理層、甚至高階主管設計的證照,考題多半是情境題,要求你站在主管或資安長的高度,做出最「合適」的商業決策,而非只是技術上「正確」的選擇。
體悟2.『自己無法想像的事情,魔法也無法將其實現吧?』 芙莉蓮

(圖.芙莉蓮)
這句話完美詮釋了「經驗」的重要性,也正是我輩「經驗值」不足的考生最大的痛點。許多情境因為沒經歷過,所以很難想像,更遑論在壓力下做出最佳判斷。這也是為什麼 CISSP 對工作經驗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給同樣經驗尚待補足的你: 如果想克服這個門檻,沒有捷徑。必須大量閱讀案例分析 (Case Study)、將知識點與日常工作和生活連結,在腦中建立各種情境的畫面,才能在作答時,模擬出不同方案所帶來的影響,從而選出最恰當的答案~
體悟3.情境 (Context) 影響決策
延續上一點,CISSP 的考題極度重視「情境」。
一個看似完美的技術方案,在A公司可能是救星,在B公司卻可能變成災難。
在做出選擇前,務必先問自己:
- 現在的情境是什麼?
- 我是誰?(資安長?IT經理?)
- 公司的主要目標是什麼?(營運持續?法規遵循?降低成本?)
先釐清上下文,才能找到最匹配的解決方案。
體悟4.利害關係人的支持
無論是推動資安,還是在職準備證照考試,你都需要「利害關係人」的支持。
相信大家在職場都遇過,明明技術上最合適的方案是A,但是Boss說不要,你能怎麼辦?

家裡有礦自己出錢(喂XDD
考試也是一樣,當鄰近考期,白天要應付工作,晚上還要苦讀,身心俱疲,壓力瀕臨引爆點。
這時候,主管的理解、同事的援手、家人的包容,就是你最強大的後盾,讓你無後顧之憂地衝刺。在此,我由衷感謝身邊每一位支持我的人。
體悟5.刻意學習、反覆練習、錯誤修正
挫敗感,往往源於不熟悉。
在寫官方練習題時,最令人沮喪的莫過於那種「你看起來好眼熟,但我就是想不起來你是誰」的感覺。
我自認是努力型的人,當無法一步到位理解時,我選擇用最樸實的方法:刻意練習與反覆背誦。在生活中尋找記憶點、在工作流程中驗證知識,日復一日,直到那些生硬的文字真正刻進腦海,甚至在某個瞬間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熟能生巧,是克服一切困難的硬道理。
體悟6.紀錄
我曾經不是一個熱愛紀錄的人,但備考過程中,我發現「紀錄」是一個微小卻能帶來巨大改變的習慣。
形式不拘,無論是寫下不懂的問題、整理易混淆的知識點,還是建立自己的錯題庫。當你過一段時間回頭看,不僅能再次檢視弱點,更能清晰地看見自己走了多遠、成長了多少。這份「成長可視化」的感受,是堅持下去的絕佳動力。
體悟7.旅途未盡,持續精進 (PDCA)
資安領域有一個經典的管理循環:PDCA (Plan-Do-Check-Act),也就是「計畫、執行、查核、行動」。它被廣泛用於持續改善流程與管理。
考取證照並非終點,時代在變,技術在演進,威脅也在不斷進化。CISSP 要求持有者必須持續累積 CP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學分來維持證照有效,這本身就體現了「好,還要更好」的核心精神。
如同我們累積了一定的財富後,會想升級更好的生活品質;在專業領域,我們也必須不斷學習,持續精進。
結語
最初,一切都源於主管的一句話:「我希望我們有共同的語言。」
為了這句話,我踏上了這條充滿挑戰的「不歸路」。考過後,也深刻體會到「考過,又是另一回事」的開始。這段路程雖然艱辛,卻也收穫滿滿。
寫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無論你身在備考旅程的哪個階段,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不同面向的啟發,並支持你堅持到最後!
以上為個人心得分享,歡迎追蹤我的 Vocus 帳號,我會不定時分享更多學習歷程。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