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提問:請問骨質疏鬆症在臺灣的盛行率如何?

吳凱文醫師:骨質疏鬆症事實上,在臺灣已經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可以算是第二多的盛行疾病,它的發生率在65歲以上的族群裡面,經過國健署的調查,其實到35%以上,所以說盛行率是相當的高。

提問:請問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

吳凱文醫師: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第一個是停經後的女性,第二個當然就是說有家族病史的,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或者是阿公、阿嬤得過骨質疏鬆症或是因為骨質疏鬆症骨折過,也是一個高風險族群。再來就是有使用到類固醇的病患或者是有糖尿病的病患,或者是有風濕性關節炎疾病的病患,這幾個都是屬於比較高風險的族群。

提問:請問骨質疏鬆症,常見的骨折部位有哪些?

吳凱文醫師:一個就是我們的脊椎骨,第二個就是常見的髖骨,第三個常見的就是手腕骨和上臂,手腕骨就是一跌倒,手一撐就骨折了。

提問:請問要如何檢測骨質密度?

凱文醫師:一般來說我們是用 DXA,就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躺著大概過個五分鐘就可以告訴你說我們這個骨質的密度到底是夠還是不夠。

提問:請問DXA骨質密度檢測的數值代表什麼意義?

吳凱文醫師:一般的民眾,我們只要注意我們的T值就好了,數字小於等於-2.5的,我們就說它已經是骨質疏鬆症,如果是在-1.5到-2.5中間,我們稱為骨質缺乏症即為已經骨量減少,就是你的骨量已經開始快要不夠了的意思。

提問:請問什麼是初級骨折預防和次級骨折預防?

吳凱文醫師:「初級骨折預防」就是我們在骨折之前就把它阻斷掉,把他的骨量變好,讓他不會發生骨折,這叫初級骨折預防。所謂的「次級骨折預防」就是已經發生骨折的病患,我們就想辦法讓他不要再繼續骨折下去,這叫做次級骨折預防。

提問:請問健保署擴大骨鬆藥物給付和過去有何差異?

吳凱文醫師:健保署擴大給付的條文裡面增加了許多涵蓋的範圍,包括我們剛才講的初級骨折預防,譬如說有糖尿病使用胰島素,或者是有使用類固醇的病患,或者是已經有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讓他們還沒有骨折之前就可以開始來使用骨鬆的藥物。次級骨折預防是擴大了給付的範圍,以前只有脊椎骨折或者是髖部骨折,才算是能夠給付的骨折的種類,目前擴大到腕部骨折還有近端的肱骨骨折(上臂)都可以在給付的範圍裡面。

提問:請問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吳凱文醫師:除了自己要注重鈣質、維他命D的補充、適當的運動、適當的曬太陽之外,醫生還會使用藥物。藥物分成兩個大類,第一個大類是抗骨質流失的藥物,就是讓你的骨質不要持續的流失。第二類我們會使用促進骨質生長的藥物,刺激骨頭去形成新的骨頭,讓我們的骨量堆積起來。

提問:針對骨質疏鬆症病患,您會採取何種治療策略?

吳凱文醫師:對於骨質密度很低然後骨折風險很高的一些病患,我們會採取比較積極的策略,就是我們一開始會先使用促骨生長藥讓這個骨頭的密度趕快地拉起來,降低骨折的風險,骨頭密度拉起來之後,我們會接著使用這個抗骨質流失的藥物,把他的骨質維持在一個相對好的密度。

提問:請問健保擴大給付範圍對病患有何幫助?

吳凱文醫師:在擴大給付範圍之後,包括像是糖尿病有使用胰島素,包括有使用類固醇的病患,或者是有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都可以擴大給付,可以讓我們這個病患能夠早期去篩檢,我們早期開始做治療跟預防骨折的發生。

吳凱文醫師:之前我遇到一個病患,他的骨折的部位就是在手腕跟肱骨,他常常就問我說「我都斷掉了,為何還不能用健保的骨鬆藥?」現在有這個新的增修的給付的範圍之後,他就可以開始使用健保的藥物了。(詳細涵蓋範圍請參考健保署公告,個案適用範圍請依醫療專業人員判斷及建議)

吳凱文醫師:對於骨質疏鬆症,我們強力的建議要及早篩檢、積極治療、預防骨折。這三項都要一起來合作,跟醫生來做最好的配合,搭配自己的生活型態就可以達到一個最好的治療結果。因為現在健保的條文給付也增加了,所以有符合這些適應症的一些病患可以早一點去找你的醫生洽談,看看自己適不適合開始做骨質疏鬆症的治療。

吳凱文醫師:我是暖心鐵人骨科醫師吳凱文。如果大家喜歡今天的內容,歡迎大家追蹤粉絲團,幫我按讚,訂閱跟分享喔。謝謝大家!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N-785-0625-80002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36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膠囊內視鏡就跟魚肝油膠囊一樣,不需要麻醉,而且是一次使用性,不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檢查過程當中,病人可以看著影像跟醫師溝通,是良好醫病互動的檢查過程。請李青長醫師來解說。
2025/07/08
膠囊內視鏡就跟魚肝油膠囊一樣,不需要麻醉,而且是一次使用性,不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檢查過程當中,病人可以看著影像跟醫師溝通,是良好醫病互動的檢查過程。請李青長醫師來解說。
2025/07/07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Thumbnail
2025/07/07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Thumbnail
2025/07/03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
Thumbnail
2025/07/03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
Thumbnail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
Thumbnail
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Thumbnail
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Thumbnail
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Thumbnail
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隨著臺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除了代謝性疾病外,骨質疏鬆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在老年人群體中更為常見。骨質疏鬆是一種骨骼疾病,其特徵為骨質量減少,結構變得脆弱且容易斷裂。這種疾病通常與老年人的激素水平下降、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吸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隨著臺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除了代謝性疾病外,骨質疏鬆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在老年人群體中更為常見。骨質疏鬆是一種骨骼疾病,其特徵為骨質量減少,結構變得脆弱且容易斷裂。這種疾病通常與老年人的激素水平下降、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吸
Thumbnail
80歲的王女士躺在推床上,因為背部劇痛而一臉痛苦。 「患者的骨質疏鬆症非常嚴重,從胸椎到腰椎的脊椎骨已有多處壓迫性骨折」 呂岳修醫師回憶,「第一次壓迫性骨折時,患者還可以走路,但是在第二次、第三次骨折後,便得坐輪椅,到後來連胸椎都骨折的時候,就只能躺床,相當煎熬。」
Thumbnail
80歲的王女士躺在推床上,因為背部劇痛而一臉痛苦。 「患者的骨質疏鬆症非常嚴重,從胸椎到腰椎的脊椎骨已有多處壓迫性骨折」 呂岳修醫師回憶,「第一次壓迫性骨折時,患者還可以走路,但是在第二次、第三次骨折後,便得坐輪椅,到後來連胸椎都骨折的時候,就只能躺床,相當煎熬。」
Thumbnail
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有多處關節的腫痛,嚴重甚至會變形,影響日常生活,然而在疾病初期因為關節沒有變形,患者容易輕忽,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是工作疲勞、退化、痛風等,自行買藥而延誤就醫。
Thumbnail
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有多處關節的腫痛,嚴重甚至會變形,影響日常生活,然而在疾病初期因為關節沒有變形,患者容易輕忽,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是工作疲勞、退化、痛風等,自行買藥而延誤就醫。
Thumbnail
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1至4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 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
Thumbnail
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1至4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 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
Thumbnail
自2019年底開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至今仍未見趨緩的跡象。台灣民眾在完善的防疫措施下,相較於疫情嚴重的國外,對於日常生活及醫療資源的使用影響較小。即便如此民眾仍會擔心,頻繁的進出醫院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因而延誤或是自行中斷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
Thumbnail
自2019年底開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至今仍未見趨緩的跡象。台灣民眾在完善的防疫措施下,相較於疫情嚴重的國外,對於日常生活及醫療資源的使用影響較小。即便如此民眾仍會擔心,頻繁的進出醫院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因而延誤或是自行中斷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