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投資時,總是忍不住一直看股價,手機打開就是股價 App,電腦登入就是看帳戶損益,結果越看越焦慮。為什麼我們明明選的是好公司,卻總覺得自己被股價戲弄?
這本由方舟文化所出版的書,作者是J.F.德達洛,他是一位投資人、發明家與企業家,曾在一間資產規模上兆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擔任管理11位數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管理團隊成員。
《別再看股價了!》這本書,從根本上挑戰我們過去對投資的認知,用非常有邏輯卻又輕鬆的方式,教你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用「少做一點」反而得到更好的投資結果。
我們都以為,投資的關鍵是「做足功課」,但作者一開始就告訴你,這個想法可能錯得離譜。他用了個非常貼切的比喻來形容。資訊就像一張圖片裡的像素,你越放大、越想看清楚每一塊,看到的就越模糊。即使你費盡心思盯著那些財報細節、每一個K線走勢、甚至業內的傳言八卦,最後還是看不清整體,反而會被干擾、做出錯誤判斷。
這種「資訊超載」會讓我們陷入兩個陷阱:第一是「過度交易」,第二是「過度反應」。我們會因為某個新聞就急著買進或賣出,最後不但績效不如人,還把自己搞得很累。其實,大部分的成功投資人,不是靠無止境地收集資訊,而是靠建立一套可以持續執行的系統。
書中有個非常精采的例子,就是矽谷銀行(SVB)在2023年的倒閉事件。這家銀行一直是科技新創界的金融後盾,表現也一直很穩定,分析師們對它的評價甚至一度高達350美元的目標價。
但幾天之內,因為沒處理好債券虧損,股價大崩,最終甚至被政府接管。這段過程中,沒有任何分析師成功預測到會出事,甚至在倒閉前幾天,還有人說「最壞情況也只是跌到200」。這個故事完美呈現了作者的觀點: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甚至專家也不行。
所以,第一個重點,就是要我們接受一個殘酷但真實的事實,我們無法預測市場。我們能做的,是避免「巨額虧損」,因為根據複利原理,賠20% 要賺25% 才能打平,賠50% 要賺100%,但賠光100%,你就出局了。與其一味追求高報酬,不如先做好風險控管。
接著作者提出一個非常實用的觀念,與其花幾百小時研究股市,不如每季花一天時間檢視投資組合,做出必要調整就好。這背後的理論就是「80/20 法則」,80%的結果來自20%的行動。投資也是一樣,你不需要什麼都知道,只要知道「該知道的」。
例如,作者提到的「60 秒快速評估法」,就是一種極簡又有效的選股方法。他的建議是,不要陷入「研究越多越安心」的迷思,而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篩選標準,例如觀察公司的現金流、債務比、CAGR(複合成長率)等幾個關鍵指標,就能初步判斷一間公司值不值得你花更多時間研究。
這裡他也引用了名偵探福爾摩斯的邏輯,「當你排除所有不可能的選項,剩下的就是真相。」投資策略也是這樣,與其試著抓出哪支股票是「最棒的」,不如先排除那些「一定不能碰的」。只要能有效避免爛公司,你就已經贏了一半。
書中還引用了一個經典的飛鏢選股實驗:一隻黑猩猩用飛鏢隨機選股,結果一年下來的績效竟然打敗了幾千位專業基金經理人。你可能覺得這很扯,但這恰恰反映出市場的另一個本質,大部分的股價變動是隨機的。如果你相信「市場價格會反映所有已知資訊」,那基本上你很難靠預測贏過別人。
這就是作者的第二個核心主張,「我們不該浪費力氣去預測市場。」與其相信預測,不如相信系統,這一點他也用自身經驗來說服你。他曾在矽谷創業,也待過掌管百億資金的資產管理公司,他見過太多資深分析師,花一整年寫報告、模擬模型,結果績效還是輸給大盤。他說得直白,「你只要做到一年看盤四次,效果可能還比較好。」
但本書並不反對「基本面分析」,只是反對「過度分析」。他強調,要把公司當成創造價值的機器,而不是螢幕上跳動的數字。如果一家公司的產品有競爭力,財務體質穩健,又能持續創造現金流,那你根本不需要管它每天的價格波動。
這也是為什麼本書叫做《別再看股價了》。你越常看股價,就越容易被「短期情緒」操控。書中提到「損失厭惡」這個心理學現象,人對虧損的痛苦,比獲利的快樂更強烈。所以你會因為一兩天的跌幅就手忙腳亂,但這種反應卻會害你錯失真正的長期報酬。
作者最後強調,投資真正的關鍵,不是技術分析、不是模型,也不是找到那個「一招打天下」的秘訣,而是心態。他說,成功的投資人就像是健身者,不會因為今天吃了一塊蛋糕就全盤放棄,而是持續執行飲食計畫。投資也是一樣,你要建立一套可以長期遵守的策略,然後信任且嚴格執行它。
他自己選擇了一種「高效率、低干預」的策略,只挑選具備良好財務體質與穩定現金流的小型成長股,每季觀察一次,其他時間就交給市場。他不承諾你會打敗巴菲特,但他保證你會有更多時間去過自己的人生,不會每天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別再看股價了》這本書不是一本選股指南,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投資心態重建」的操作手冊。它適合那些曾經用心研究股票,卻總是賠錢的人,也適合那些不想當股市分析師,只想讓資產穩定成長的人。透過減少雜訊、建立篩選法則與固定頻率管理,這本書提供了一條更自在、更簡單、更聰明的投資之路。
說穿了,我們都想賺錢,但別讓「研究太多」變成了自我催眠。看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投資其實不難,難的是相信「簡單就夠了」。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