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永嘉玄觉禅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开场 · 一滴水落入心湖…

raw-image


你相信一个人,可以在一夜之间彻悟人生吗?

这不是神话,也不是偶然。在中国禅宗史上,确实有一位高僧,只见祖师一面,顿悟本心,不留片刻即归,世人称他为——一宿觉。

他,就是永嘉玄觉禅师。

一位书香少年,走上出尘之道。

永嘉玄觉,俗姓戴,是唐代温州人。

他出身于读书人家,自幼聪颖,却不贪图功名。很早便出家,钻研佛典,三藏十二部,他都能融会贯通。但他并不止于文字学问。

他最专精的,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

「止」是止息妄念,
「观」是观照真实本性。


他每日修行,并不闭门苦坐,而是把禅修带入了生活的每一个动作当中——走路时观照脚步,吃饭时观照起心动念,乃至睡觉前,也审察自己一整天的烦恼与觉性。

可以说,他的修行,已经流入生活四威仪之中:行、住、坐、卧,无不成道。

一个决定,走向彻悟

但他并未就此满足。

raw-image


某日,他听闻南方有一位大德——曹溪慧能大师,即禅宗第六祖。于是他决定与好友东阳策禅师一同启程,前往拜访。

一到曹溪,他没有多言,没有自我介绍。只是手持锡杖,围着六祖慧能绕行三圈,然后肃然站定,一语不发。

raw-image


慧能看着他,开口道:

“夫沙门者,应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是何人?为何如此傲慢无礼?”

这是一个试探,也是一个引子。

永嘉玄觉,双手合掌,坦然回应: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慧能微微点头,追问道:

“既然知道生死迅速,为什么不直接体会“无生”的本体,超越这种快慢之念呢?”

玄觉答:

“当你体会到“本体无生”,那就没有所谓的快与慢了。”

慧能赞许:

“如是,如是。”

两人顿时心印相契,语不在多,直指本源。

慧能又问:“那你觉得自己“悟得快”吗?”

玄觉反问:“本来就无动,怎么谈得上快慢?”

慧能再追问:“那谁知道这个“本不动”的道理呢?”

玄觉答:“是你自己起了分别心,所以才有这个“动与不动”的问题。”

慧能不语,静听。

玄觉继续:“若是体悟“无生”,又怎么会有执著的“意识作用”呢?”

慧能问:“那“分别”这回事,是谁在进行的?”

玄觉回答:“连“分别”的发生,也不是出自真正的“意”——因为“意”本身也是空的,是妄起。”

raw-image


慧能听到这里,心中大喜,合掌赞叹:“善哉,善哉。今晚留下来吧。”

然而,玄觉合掌答道:“宿觉矣。”

这就是永嘉玄觉的悟道之法:“我已经觉悟,不需要留宿了。”

自此,人称他为:一宿觉禅师。

一宿觉,它不是奇迹,是积累的果实。你可能会问:真的有人可以一夜开悟吗?

但你若细看永嘉玄觉的修行路,就会明白:

这“一夜”,不是偶然的奇迹,

而是多年如一日、行住坐卧不放逸的累积之果。

他的快速悟入,是因为他早已为这一刻准备了整整一生。

永嘉玄觉,不只是“一宿觉”的禅师。

raw-image

在他悟道之后,还留下了一首传世之作,

名叫——《永嘉集.证道歌》。 大师以七言古体写成,共247句,1813字,被誉为“最长的唐诗”之一。 他以一个悟道者的视角,讲述了学佛者寻求智慧的心路历程,融合了深刻的佛教哲理和动人的诗歌艺术。

其中包括这几句经典语录——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如果你想更深体会这位禅师的智慧,

不妨自己找来《证道歌》,

安静地,慢慢地一字一句细读。 你或许也会听懂,他当年为什么——

“一宿觉矣”。

永嘉的故事,不是遥远的传奇,而是今天你我都能学到的提醒: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不要等到明天才开始修行,

不要等人生塌了才问:“我该怎么办?”

修行,不是等有空才做的事, 它,是你真正想活得明白时,唯一要紧的事。


永嘉玄觉的顿悟,是踏踏实实地走过了一条修行之路。从立志到发愿,从止观到调和,从空性智慧走向利他之愿。后人将他的修法总结为—— 十门观心。

那么,下一步,我们要怎么从他的修行之路开始修呢?

首先,第一阶段:起步区。

这里是修行的起点。

从内心真正立下“我要修行”的志愿,

开始警觉自己的起心动念,

再一点一滴的训练自己的 “身、口、意” 三业里的行为。

得先打好地基,也是觉醒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修炼区。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中段。

学会如何让心安定下来,

不再被情绪带着跑。

更重要的,是要开启智慧的观照,

看清楚——念头从哪来、情绪要往哪里去。

这就是佛法中说的:止观双修。

先学习停下来,

看清楚,

慢慢调和内在的定与慧。

这一段,是转变的核心。

最后,是第三阶段:超越区。

当你有了安定的心、有了照见的眼,

你会发现:

原来世界上的一切事,

本身就是道场。

无论你在工作、生活、家庭,

都能在生活里照见—— “事” 中见“理”。

从个人修行,走向利他的发愿。

从观照自我,转为照见众生。

这四步包含着:

融会~ “空、假、中”「三观」、

接着用“理事”不二的处事方法,

劝导他人,然后发愿利他。

raw-image


“你,准备好了吗?

从这一刻开始,走进自己的心。”

在接下来的集数里,

我们将一一展开这十道门,

带你走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观心之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灯照 · 静听法灯
1會員
42內容數
**欢迎来到 【佛缘禅事】散文总目录** 愿这些散文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微光。 在行住坐卧中能观照自心。
灯照 · 静听法灯的其他內容
2025/07/10
🍀是一部从五祖弘忍法脉延续的禅宗系列 自神秀禅师起,至无住禅师止,八位祖师接引行脚僧“湛如”,透过一次次问答、一次次顿悟,展开了禅宗千年的传灯路线。有机锋,有寂默;有应帝王召见,有归隐山林;有正言拒执,有大笑转念。每一章都是一次“自心”的转身,每一句机锋,都是佛法在人间的温柔回响。不是传奇,不是
Thumbnail
2025/07/10
🍀是一部从五祖弘忍法脉延续的禅宗系列 自神秀禅师起,至无住禅师止,八位祖师接引行脚僧“湛如”,透过一次次问答、一次次顿悟,展开了禅宗千年的传灯路线。有机锋,有寂默;有应帝王召见,有归隐山林;有正言拒执,有大笑转念。每一章都是一次“自心”的转身,每一句机锋,都是佛法在人间的温柔回响。不是传奇,不是
Thumbnail
2025/07/09
☁️ 开篇引语 “这不是一间普通茶馆,而是一处法的流动之所。” 来来往往的客人,有的带着烦恼、有的藏着疑问、有的只是想喝一杯茶。但他们都遇见了一群“不像大师”的尊者:他们说笑、打趣、修行也犯错,却在每个当下里,递出一盏灯。 有人喝茶,有人问法,有人只是沉默地坐着。但风吹帘动之间,心,开始悄悄改
Thumbnail
2025/07/09
☁️ 开篇引语 “这不是一间普通茶馆,而是一处法的流动之所。” 来来往往的客人,有的带着烦恼、有的藏着疑问、有的只是想喝一杯茶。但他们都遇见了一群“不像大师”的尊者:他们说笑、打趣、修行也犯错,却在每个当下里,递出一盏灯。 有人喝茶,有人问法,有人只是沉默地坐着。但风吹帘动之间,心,开始悄悄改
Thumbnail
2025/07/09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25~27祖):三盏法灯,辉映传承深远之路。 第25祖~婆舍斯多尊者,志存高远,不落言诠,以一颗赤诚之心示现法门之妙,广弘佛法,点亮无量众生的慧灯; 第26祖~不如密多尊者,性格沉稳,不因顺逆而动摇,能以静谧之心观照一切因果,启示弟子于无声处听见真如之音; 第27祖~般若
Thumbnail
2025/07/09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25~27祖):三盏法灯,辉映传承深远之路。 第25祖~婆舍斯多尊者,志存高远,不落言诠,以一颗赤诚之心示现法门之妙,广弘佛法,点亮无量众生的慧灯; 第26祖~不如密多尊者,性格沉稳,不因顺逆而动摇,能以静谧之心观照一切因果,启示弟子于无声处听见真如之音; 第27祖~般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又在做啥? 風緩緩,月滿滿,所愛在人間 歲千千,年萬萬,有祂亦心安 傳說很久以前某一處有一神仙... 你可知今日是什麼黃道好吉日? 快別偷懶了!跟著師妹去找觀音 今日是祂的出家日,祈福消厄障 有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不正是有所謂:我見你是佛,你見我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又在做啥? 風緩緩,月滿滿,所愛在人間 歲千千,年萬萬,有祂亦心安 傳說很久以前某一處有一神仙... 你可知今日是什麼黃道好吉日? 快別偷懶了!跟著師妹去找觀音 今日是祂的出家日,祈福消厄障 有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不正是有所謂:我見你是佛,你見我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