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洗完頭髮,是不是都在「自然風乾」和「吹風機」之間搖擺不定呢?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自然最好」,覺得吹風機是頭髮的頭號殺手。但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自然乾的頭髮總是毛躁、容易分岔,而吹風機吹過的頭髮反而更亮、更滑順?別懷疑了!這可能不是你的錯覺!
A. 震驚!科學研究揭示:自然風乾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傷髮!
a. 一場關於「髮」的實驗:吹風機 VS 自然乾
為了探究真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組巧妙的實驗,將頭髮分為 5 組,進行了為期 30 天的重複處理(模擬每天洗髮):
- 不處理組:作為對照組。
- 自然乾燥組:在 20°C 室溫下,讓頭髮完全自然風乾,耗時約 2 小時。
- 吹風機吹乾組(15 公分):吹風機距離頭髮 15 公分(約 47°C),乾燥時間 60 秒。
- 吹風機吹乾組(10 公分):吹風機距離頭髮 10 公分(約 61°C),乾燥時間 30 秒。
- 吹風機吹乾組(5 公分):吹風機距離頭髮 5 公分(約 95°C),乾燥時間 15 秒。
實驗結果一開始似乎符合預期:隨著吹風機溫度升高,頭髮表面損傷確實越嚴重。95°C 組的毛鱗片損傷最慘重,甚至出現裂紋、孔洞。
b. 顛覆性發現:藏在頭髮深處的秘密!
然而,當研究人員進一步觀察頭髮內部時,卻發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只有 自然乾燥組 的 「細胞膜複合層(CMC)」 出現了損傷,而其他吹風機組別都沒有!
c.什麼是細胞膜複合層?
想像一下,它是頭髮結構中的「強力膠水」!它富含脂質,像膠水一樣將毛鱗片和皮質緊密黏合在一起,維持頭髮的穩定性,並形成一道保護屏障。它的完整性,直接影響著頭髮的緊緻度、順滑度、柔韌性和抗損傷能力。
B. 那麼,為什麼自然風乾反而會損傷頭髮呢?
研究人員推測,這很可能是因為 「頭髮泡水」的時間過長了!
在常溫下,頭髮自然乾燥需要長達2小時。長時間處於濕潤狀態,水分會滲入頭髮內部,導致頭髮吸水膨脹,進而對細胞膜複合層造成損傷。
此外,在自然乾燥組和 95°C 極高溫組中,頭髮顏色變淺、發黃的現象也較早出現,這也是頭髮受損的標誌之一。這說明,長時間的潮濕狀態和極端高溫一樣,都對頭髮有害!
我們總以為「自然」對頭髮最好,但事實是,頭髮的自然狀態根本就不是濕的!它根本不想要自然乾,它只想要「快點乾」!
C. 那麼又如何吹頭髮,才安全呢?
a. 告別毛躁、分岔!
現在我們知道了,適宜的溫度加上更快的乾燥時間,對頭髮的損傷反而更小。
吹風機傷不傷頭髮,關鍵在於你怎麼使用它!
b. 掌握「洗頭保姆級教程」,讓你的頭髮煥然一新:
🌀 洗頭前:
- 輕柔梳理:先用梳子將頭髮梳順,特別是打結的地方,輕輕地梳開,避免洗頭時造成更大的拉扯和損傷。
- 髮尾預護理:可以在髮尾提前塗抹少量護髮精油或免沖洗護髮素。這一步能為頭髮提供一層額外的保護,特別適合乾燥受損的髮質,減少洗髮水可能帶走的脂質。
🌀 洗頭中:
- 徹底濕潤:確保頭髮和頭皮完全浸濕,這是洗髮水起泡和清潔的基礎。
- 掌心揉搓:取適量洗髮水於掌心,加水輕輕揉搓出豐富泡沫,讓洗髮水均勻分佈在手掌和手指上。
- 指腹按摩:將洗髮水塗抹到頭皮上,用指腹輕輕打圈按摩頭皮的每個區域,主要清潔頭皮。如果頭髮本身不髒,無需過度揉搓髮絲。
- 仔細沖洗:徹底沖掉所有泡沫。如果頭皮較油或較髒,可以重複洗一次。
- 護髮滋養:輕輕擠掉頭髮多餘水分,在髮尾均勻塗抹護髮素或髮膜。按照產品說明停留足夠時間後,徹底沖洗乾淨。
🌀 洗頭後:
- 輕柔擠水:用手順著頭髮輕輕擠掉多餘水分,而不是用力擰乾。
- 毛巾按壓: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按壓頭髮,吸乾水分,絕對不要暴力地上下左右搓揉,這會嚴重損傷毛鱗片!
- 輕輕梳理:將頭髮擦拭到不再滴水的狀態後,用手指或寬齒梳輕輕梳理開。
- 塗抹護髮品:適量塗抹護髮精油和免洗髮膜,為頭髮提供額外滋潤和保護。
- 溫熱風吹髮:將吹風機調至 溫熱風,並將風速開大。保持吹風機與頭髮 至少 15 公分 的距離(約一個手掌的長度),順著頭髮生長方向,由上往下移動著吹,這有助於閉合毛鱗片。切記不要長時間固定在同一處吹,更不要頻繁攪亂風向。
- 冷風收尾:當頭髮吹至七八成乾時,將吹風機切換至 冷風,繼續順著頭髮生長方向吹,直到頭髮完全乾燥。冷風能幫助頭髮快速降溫,進一步閉合毛鱗片,讓頭髮恢復順滑和光澤。
現在你了解了嗎?吹風機不再是「頭髮殺手」,只要用對方法,它反而是你打造健康秀髮的好幫手!從今天起,告別「自然乾」的迷思,選擇更科學的護髮方式,讓你的頭髮閃耀動人的光芒吧!
你還有哪些護髮小秘訣想分享呢?在下方留言和我交流吧!
參考文獻:
https://anndermatol.org/DOIx.php?id=10.5021%2Fad.2011.23.4.45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org/science/article/pii/S032795452100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