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伯說,「人要對自己好一點,好一點不是吃喝玩樂,而是不執著、不煩惱,隨時隨地保持清淨心。」一般人都以為對自己好就是大吃大喝,做種種娛樂受享,卻不曾思考,享受前跟享受後除了煩惱,還是煩惱,沒有一刻能真正清淨。比如,出國玩就要先賺機票錢住宿費,在準備錢的過程中就已經產生行前的種種焦慮和不安,玩的時候想著買什麼禮物給親友,買太貴浪費錢,買太便宜會被笑寒酸,一邊玩一邊煩惱,玩回來之後,站上體重計發現胖了,便開始減肥,花很多錢吃吃喝喝,然後花很多心力去東減西減。
董伯伯童年時家境差,全家人都很節省,捨不得浪費,董伯伯因此把錢看得很重要,直到長大後賺到錢了,卻也沒有比較快樂,也沒有隨著存款越多越無憂無慮。識字後的董伯伯從書中獲得很多的人生道理,也越發明白人生價值不在錢多錢少,因為真正打從心裡的快樂不會因為錢多而變多,錢少而沒有。頓悟之後,董伯伯的心才真正獲得清淨,真正法喜充滿。
烏克蘭戰爭後,許多難民湧進各國邊界,董伯伯拜託二十多位志工幫忙採收龍眼和荔枝義賣,總共採收一萬多斤,賣出一百多萬元的善款全部用來資助難民。每年,董伯伯的果園都會大豐收,他只管種不管採不管賣,有誰需要就來採,只要是用來捐助弱勢和救災,他都義無反顧。董伯伯說,「做是樂、吃是福」,做給別人吃是快樂又幸福。
董伯伯說清淨心才是真快樂,不用為了滿足誰而去貪求、去執著、去煩惱,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做自己的主人。看穿世間聞名利養遊戲的董伯伯,三餐溫飽就是天賜的福氣,把多餘的福氣捨出去就能得到輕安自在,因為捨就是捨掉煩惱、捨去貪婪,同時去除執著與痛苦。
#輕安自在
#能做是福
#知足是大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