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芳是在一九八七年成為一名專業護士,她有護理專業,但是個性耿直強硬,不管是對同事,對病患,亦或是對家屬,一律堅持「做自己」。淑芳把自己與其他人劃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淑芳說,自己的個性就是這麼強硬不討喜,當她忙不過來,同事想要幫她,她崩著一張臉回絕,同事忙不過來,她看見了也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從入職到第十年,淑芳說自己的職涯很不快樂,護理工作對她而言就只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直到有一天,淑芳值小夜班,外面下著微雨,病人不多,正百無寥賴之際,轉頭看到牆壁貼著一行字「甘願做、歡喜受」,淑芳不知道那張紙貼了多久,她竟然從來沒有發現。
隔天傍晚,淑芳上班,看見自己一向最不喜歡的護理長,竟然脫口打了聲招呼,護理長嚇了好大一跳,趕緊回了聲好。淑芳在心裡笑出來,原來「甘願做、歡喜受」的感覺如此美好。淑芳自從在小夜班看見那句話,做了很多反省,既然選擇當一位護士,就要有那個雅量面對病人,以及家屬的問題和要求,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要讓自己天天不快樂,損失的是自己的快樂,不是別人的。
改變後的淑芳,每每想到曾經為一位鼻咽癌末期病人抽痰時下意識作嘔反應傷害到病人,她就感到非常難過,非常懺悔。淑芳說當抽完痰正要走出病房,瞥見病人虛弱又無助又抱歉的表情,她的心揪了好久好久。淑芳不再重蹈覆轍,放下身段後的她,才知道原來與人「共事」是這樣快樂,原來人情是這樣美好,原來要感謝病人示現苦難給自己見苦知福、知福惜福,原來醫院是一座修道場,讓我們修身養性、行善積福。
謙卑才有辦法把頭低下,才能看得見自己的衣服鞋子究竟哪裡髒了需要清洗。具同理心才有辦法聲色柔和,才能隨時角色置換,感同身受他人的失去,培養隨方就圓的智慧。高高在上的人看不見自己最赤裸真實的樣子,所以一直做著與自己純真善良本性背道而馳的事。就像淑芳,把頭低下來了,所以看見自己的本性,把聲色調伏了,所以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貢高我慢
#自覺
#放下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