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懷德深知,僅止於說明,猶如劍法未出招、內力未發勁,遠不足以穩固局勢、成就實形。於是他施展《破空凝實陣》第二式:「觀風轉形」。
此式講究「審人意之向,借勢順勢;觀民情之變,轉形應形。」他開始收集說明會後回饋,逐條分析。反對者之憂,多集中於生態、視覺與社會溝通三面。他遂針對三面一一部署:其一,針對生態之疑,他邀請第三方環境規劃顧問與綠建築設計師入局,重新繪製建築模擬圖,並加入透空通風、下凹式排水系統,並逐一盤點整合周圍環境意象,呈現「建築融入景觀」之像。
其二,針對視覺之異,他改變既有高牆設計,轉以「林中浮影」為概念,將建築主體以流線構型交錯樹海之間,四周設置景觀緩衝帶,讓民眾不覺突兀、亦不失場館機能。部分牆頂選用半透膜材質,白日透光、夜間柔光,猶如霧中屋影,與環境並生。其三,針對參與之憾,他不再閉門造案,而是開啟「民參三階制」——設公民參與說明會、舉辦設計成果展示會、召開施工前對話會,將過往府內封閉機制,轉為公開共識歷程。這是轉形之要,亦是破陣之核。
而在風轉之際,他亦未忘借勢。他前往拜訪員外,細述地方回應與重啟進展。員外本即惜情重義之人,見府方誠意不斷、地方民氣漸順,拍案道:「既地方接受,我也再盡一分心力——加碼兩千萬,增設兒童休閒遊憩與長者體健設施,讓此館成為真正的全民之所!」
此言一出,如東風破雪,眾局齊轉。
懷德遂整合多方意見與新資源,提出「三化」之新策——
- 環境共融化:從設計即融入樹海意象,打造林中之館。
- 多功能化:可供雨天運動、假日集會、緊急庇護;
- 公用化:建成後由府納管並歡迎民眾共管維護;
這一轉,不僅化解爭議,更引領府中未來所有大型設施之新典範。數月後,場館正式核案,列入青玄府重要公共設施之一。
那夜,懷德於筆記寫道:「風不可逆,唯可觀;形不可硬,唯可轉。破空者,非破其物,而破其阻心;凝實者,非固其形,而聚其氣場。」
段師姊閱之,僅點首:「破陣不需硬破。你,已悟第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