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脈北一段群山
北一段不是台灣地理上的地形分區,是山岳界為了安排縱走行程所取的名字。民國60年山岳界聯合舉辦的中央山脈南北大縱走活動,北隊從南湖群峰起步,南向縱走;南隊則從卑南主山啟程,北向縱走,並約定在七彩湖完成會師。其間為了替縱走主隊補給糧食,遂將南、北兩段再細分為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與南一段、南二段、南三段,這就是登山界將中央山脈主脊分段縱走的濫觴。攀登北一段共有審馬陣山、南湖北山、南湖東峰、馬比杉山、 南湖大山、南湖南峰、巴巴山、中央尖山等八座百岳及南湖北峰、五岩峰、陶塞峰、南湖東南峰等3000公尺以上之高峰,為無數山行者心中的朝聖路。

▲雪山眺望中央山脈北一段

雪山眺望南湖大山

雪山眺望中央尖山
五嶽三尖一奇
台灣百岳是標高超過3000公尺以上,且山勢起伏明顯、具挑戰性的100座台灣山峰,而在台灣百岳中,更有「台灣五嶽三尖一奇」的說法,講得正是高度夠高、山勢險峻,集合「奇、險、峻、偉」的高山,依照此一標準,從台灣百岳選出來的分別是台灣五嶽: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台灣三尖:中央尖山、大霸尖山、達芬尖山;以及台灣一奇:奇萊北峰,為山行者心中必挑戰的台灣百岳。
▲玉山主峰:台灣第一高山,山姿雄偉,傲立群嶂

▲雪山主峰:台灣第二高峰,魁秀山容,壯麗圈谷。

▲南湖大山:中央山脈第三高峰,谷迴山合,瑰奇壯觀。

▲秀姑巒山:中央山脈的最高峰,峰形磅礡雄渾,巍峨壯

▲北大武山:中央山脈南端最高峰,山容魁偉,獨秀南天。

▲中央尖山:銳利的金字塔形尖峰,榮膺寶島第一尖。

▲大霸尖山:酒桶狀孤峰特立,名聞遐邇的「世紀奇峰」。

▲塔芬尖山:峰尖有如斜刃的雕刻尖刀,頗具個性之美。

▲奇萊北峰:全山三面斷崖絕壁,峰尖穎銳如戟插天。
行程規劃
第1天行程(2025-06-24,9.1K/8時40分)登山口思源埡口→5.1K登山口→木杆鞍部→宿營地雲稜營地
第2天行程(2025-06-25,7.1K/9時30分)宿營地雲稜營地→審馬陣登山口→審馬陣山→審馬陣登山口→南湖北山岔口→南湖北山→南湖北山岔口→南湖北峰→宿營地南湖營地
第3天行程(2025-06-26,13.5K/14時50分)宿營地南湖營地→南湖東峰鞍部→南湖東峰→陶塞峰→南湖東南峰→馬比杉山→陶塞木屋舊址→南湖東峰鞍部→宿營地南湖營地
第4天行程(2025-06-27,9.6K/13時40分)宿營地南湖營地→南湖主峰鞍部→南湖大山→南湖主峰鞍部→南湖主南峰岔口→南湖南峰→巴巴山→南湖南峰→南湖主南峰岔口→宿營地中央尖溪木屋
第5天行程(2025-06-28,7.9K/11時55分)宿營地中央尖溪木屋→中央尖山鞍部→中央尖山→中央尖山鞍部→宿營地中央尖溪木屋
第6天行程(2025-06-29,5.9K/7時40分)宿營地中央尖溪木屋→宿營地舊香菇寮→宿營地南湖溪木屋
第7天行程(2025-06-30,9K/7時10分)宿營地南湖溪木屋→木杆鞍部→5.1K登山口→登山口思源埡口

▲圖取自勇氣酵母
南湖大山最佳觀景台
中央山脈北一段縱走位於中央山脈主脊北端,包含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八座百岳。由勝光登山口起登,翻過勝光山至710林道,為第一段爬升,經過一小段林道休整喘息後,由5.1K登山口再次沿之字型陡坡爬升至松風嶺、多加屯山完成第二段爬升,傍晚抵達雲稜營地紮營休息,雲霧間的杉林幽靜,為隔日挑戰揭開序幕。
翌日開始陡下穿越V字型美麗杉木林,接著爬升到名聞遐邇的審馬陣大草原及此行第一座百岳審馬陣山。審馬陣大草原為台灣高山中極具代表性的開闊高山草原地形,綿延的箭竹草坡宛如翠綠波浪,隨風起伏,沿著草原間清晰的小徑蜿蜒而上,遠方山稜線層層交疊,雲影流動其中,猶如走在雲端。夏季時綠意盎然,秋初轉為金黃絨毯,每一步都如畫作般動人,讓人不自覺放慢腳步,深呼吸、仰望天穹,沉醉於山野的靜謐與壯麗。這裡是便是二千元大鈔的拍攝點,也是眺望南湖大山及中央尖山的最佳觀景台。

▲D0交通日入住寒單(600/人),隔日搭老闆的接駁車(200/人)至大水池登山口,省去由勝光登山陡上果園那段路。

▲7:00勝光名樹前合影起登。

▲8:00勝光山



▲710林道


▲松風嶺

▲多加屯太魯閣國家公園木牌




▲雲稜山屋


▲下切V字深谷


▲切至最低鞍部再爬上審馬陣草原。


▲爬上稜線後可以遠眺南湖及中央尖。

▲此行第一座百岳-審馬陣山,標高3141公尺(三等三角點)。為南湖群峰的前衛山巒,座落在南湖北山西伸支脈的平坦稜。


▲審馬陣大草原


▲審馬陣草原最佳觀景台
雲霧之上的冰河遺跡
續行穿越蘭陽溪源頭,翻上南湖北山(標高3536公尺,百岳排名第19),驚險穿越五岩峰,最終站上南湖大山北峰(標高3584公尺,雖非百岳,卻為俯瞰南湖圈谷的絕佳高點),俯瞰壯闊的冰河遺跡-南湖圈谷。層層山巒環繞,谷地圓弧壯麗,雲霧時而低垂時而飄散,仙境般的景致令人屏息。谷底的南湖山屋宛如紅色印記,靜靜守護著山林旅人。若說南湖大山是「帝王之山」,那南湖圈谷,便是朝聖路上的第一片壯闊畫布。
對於第一次造訪南湖大山的人來說,當您小心翼翼跨越五岩峰來到南湖大山北峰時,應該會被眼前的景致震懾住:腳下是個由主峰、東峰、東北峰與北峰所圍成的梯型高原盆地,其間有條南北向的小丘中隔出兩個長瓢形的U形谷地,缽底平舖著白色的砂屑,形勢絕美。難怪日據時期的大正3年(1914年),時任台灣總督府測量技師,號稱「台灣山通」的野呂寧,在完成南湖大山首登與測量任務後,即讚揚南湖大山為「天下絕勝的自然美景」。




▲草原對面草坡白點為有名的南湖飛機殘骸。 (1989/6/10龍翔航空公司一架直升機遇到氣流不穩失控,緊急迫降山谷內,所幸機上六名人員均無傷亡)


▲此行第二座百岳-南湖北山,標高3536m,位於中央山脈主脊與審馬陣山支脈的三叉點上(可惜已是白牆一片,看不到無敵展望)



▲翻越五岩峰(要上下五座小山峰)

▲南湖大山北峰,標高3592公尺,非百岳。



▲南湖山屋與南湖圈谷

▲圖自上河文化—北一段(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北峰眺望南湖上下圈谷。

▲山景第一排。

▲南湖山屋

▲南湖山屋的夕陽

▲南湖山屋的星空
未完待續【北一段(中)】探訪冰河古流路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