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9 「0726禪定正行」見地2 - 兩個干擾、一個存在
妄念的起源,都跟「自己」有關係。
所有的念頭,都來自:
我要、我不要;
我想、我不想;
我期待、我不期待;
.......
這裡面有一個「公因數」,就是「我」。
至於會「有」:
想、不想;
要、不要;
期待、不期待;
.......等等等等等。
都是源於「生而自成」,「心」的兩種「特性」:依他起、偏計所執。
依他起:非自生、相應他境而起。
遍計所執:堅執自、他諸相,而起計較、與保護。
這兩種「干擾」,不停的運作,讓我們忘了「真正的自己」。
如何除去干擾?
依他起,有三種方式:
不相應、遣除、相應。
不相應,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
遣除,就是:來了,退回去;
相應,就是用「另一個念」,取代「這一個念」。
遍計所執,主要是:
去人我執、去法我執。
要實做的練習很多,有:
三法印、四念處、十二因緣、空觀、幻觀、假觀、中觀、止觀、心性直指。
最重要的關鍵,還是體認到:無我。
當「公因數」不存在了,「干擾」就起不了作用。
慢慢就會浮現,一個「存在」的「不存在」。
存在,是「它一直在」;
不存在,是「它一直沒被發現」。
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常常用「雲(干擾)遮日(存在)」來形容。
看不到雲後面的太陽,但是太陽一直都在。
這個太陽,就是「圓成實性」。
非「得來」、非「求來」、本來就在、一直存在。
禪定,就是為了發現,這個「存在」。
阿彌陀佛
善守護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