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冷淡的留言,其實是想被看見》
第五章:從「已讀不回」到「我們見面吧」
林韋翔原本以為,這樣的對話關係可以維持很久。
每天幾句訊息、偶爾一張照片、偶爾一則語音。
像是深夜收音機節目一樣,彼此不多問來歷,只交換情緒。
直到 Zoe 傳來那句話:「這個週末我想去中山站那間獨立書店晃晃,有點想買新書陪我過梅雨季。你如果不怕無聊,可以來。」
語氣一如既往地輕描淡寫,沒有太多邀請的誠意,也沒有刻意拉近距離的暗示。
但韋翔讀懂了,那句話底下藏著的,是一種「我準備好讓你看見我真實樣子」的勇氣。
他也知道,如果這次他說「不了」,他們之間可能就永遠停留在訊息裡。
週六午後,台北細雨綿綿。
韋翔站在捷運中山站的出口,穿著灰色風衣、背著一個看起來有點過於正式的皮包。
他甚至特地修剪了鬍子,還用了一點髮蠟。
他有點緊張。
不是怕對方長得與想像不同,而是怕自己沒辦法像在訊息裡那樣從容幽默、條理分明。
真實世界沒有打草稿的機會。
書店坐落在小巷的轉角,門口掛著寫有手寫字體的黑板:「雨天閱讀,是一種剛好的任性。」
這句話讓他不自覺笑了。這文案如果出現在網路上,他大概會留言:「太用力了吧!」,然後默默收藏。
走進店裡,他一眼就認出了 Zoe。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穿著深藍色連帽風衣,頭髮隨意綁起來,面前放著一本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她正在讀,沒有滑手機,表情是全然沉靜的——像他想像中那樣。
他沒有立刻走過去,而是站在書櫃後面,看了她好一會兒。
不是偷看,而是一種確認:「原來你真的存在。」
他走上前,輕聲說:「是妳嗎?還是說妳派了一個氣質代理人來?」
Zoe 抬起頭,笑了。
不是聊天室那種「😊」的笑,而是嘴角真的彎起來、眼角帶著一點疲憊與好奇的那種笑。
「如果我是代理人,那我也演得不錯吧?」
她這麼說,語氣輕快,像是替彼此化解掉初見的尷尬。
他坐下,點了一杯熱紅茶。
兩人之間隔著一張窄桌、一排書、一段等待已久的沉默。
前十五分鐘,他們只聊一些安全的話題。
「你常來這間書店嗎?」、「今天的人比我預期的還多耶!」、「這本書我看過一半就放棄了。」
語氣自然,但彼此心裡都知道,真正重要的話還沒說。
Zoe 一邊翻著手上的書頁,一邊忽然問他:「你見面之前,有沒有想過我會跟你在訊息裡差很多?」
他想了一下,回答:「我想過,但我後來發現,那不是我最怕的事。」
Zoe 停下手上的動作,看著他。
「我最怕的是,妳見到我之後,發現我其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聰明、那麼能說話。」
他苦笑著低頭:「對話裡我可以想五分鐘再回一句。但現在……我不知道怎麼當一個好的聊天對象。」
她看著他,過了幾秒,語氣忽然放柔:「你知道嗎?我覺得你說這句話的時候,比你剛剛那些段子都更好。」
他一愣。
「你一直很會包裝自己,你用玩笑、用距離、用轉移話題讓自己看起來好像無所謂,但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其實比大部分人都還要用力地在意。」
她的語氣平靜,卻像是從第一章開始累積至今的所有觀察一次說出口。
「我以前見面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種在訊息裡很會聊天、見面卻完全不一樣的人。
但你不一樣。你是訊息裡說自己很冷靜,但其實真人更誠實的人。」
林韋翔忽然覺得鼻子有點酸,他想說些什麼,卻發現所有「準備好的話」在她面前都變得不重要了。
他們坐了一個多小時,最後買了一本書——村上春樹的那本,她遞給他:「你上次說沒看完,這次再試一次吧!」
走出書店時,雨停了。
天空還是灰的,但空氣聞起來乾淨許多。
他們沒有交換電話,沒有下一次見面的約定。
只是說了:「今天很開心。」
但韋翔知道,今天的相遇不是句點,而是一段關係真正開始的標點符號。
也許是逗號,也許是分號,甚至可能是省略號——但不是結束。
那天回家,他打開 Messenger,看到她傳來一張照片。
是他們一起拍的書頁,上面那句話寫著:「如果我們在現實中彼此笨拙,那也許才是真正的認識開始。」
他笑了,回傳了一段文字:「我會再找時間翻那本書,也會再找時間,讀妳。」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