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下去玩樹梅派的網路架設服務就像進了精神時光屋一樣。
跟以往不同的是,以前要到處GOOGLE外加找人家分享的資料,現在只要跟生成式AI討論步驟,它就能告訴你相當多的應用方式可以玩。
我又再一次挑戰安裝Nextcloud到樹莓派。
這是一個套件式的NAS系統,不管是用燒錄IMAGE的方式還是用DOCKER容器安裝,現在都很方便。
以往我是使用樹梅派3B+這個型號來安裝,CPU只有1.4GHz,RAM只有1G。
插一支64G隨身碟就當成系統來跑,沒過多久跑大檔案就把它系統搞掛了。
我回到家發現不能連線,重開機也不能啟動,還以為整個死機了,結果應該只是大檔案連續傳輸導致過熱系統寫入檔案異常,於是造成寫入錯誤導致LINUX崩潰。
重新燒錄IMAGE又好了。
整個安裝過程也跌跌撞撞,燒錄IMAGE安裝不是什麼大事,設定才一堆麻煩。
想要在裡面跑反向伺服器,想要在裡面安裝TLS加密認證,想要設定安裝OFFICE伺服器,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網路服務的我沒有想過的事情。
GOOGLE也找不到什麼文件可以學習,大家都只使用最基本燒錄完畢就好了的概念。
裝上去很美很漂亮但是只能內網使用,這樣外面怎麼使用自己家裡的NAS?
現在可好,樹莓派出到第5代,CPU2.4GHz,RAM4G,我還買了官方電源USB-C接頭以防止之前曾發生電壓不足的現象。
準備再次嘗試安裝樹莓派。
而且現在還學會了docker compose的語法,市面上也出現了穿透內網的新服務(cloudfalre),只要把相關設定寫進docker compose設定檔案,一行指令多個網路伺服器接連啟動還可以排順序沒有時序差的問題。
所以我一個compose檔案內可以包含架起nextcloud,設定資料庫mariadb,架起cloudflare做內網穿透。
當然中間也不是完全沒學習成本,光是怎麼搞定cloudflare tunnel做加密通道,就花了不少時間。
然後我也去國外註冊了人生的第一個自己的.COM網域,算是人生這個階段正式進入提供網路服務的起點。
看到現在可以用自己的網域進入nextcloud,然後架起家用NAS提供類似DROPBOX雲端硬碟的用法。
我還多架設了好幾個服務來測試樹莓派5代,在負載更多網路服務更多的情況下試試看各種可能性和穩定性。
這個假日不是只有小鳥吵我,看來也頗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