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租車,其實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緣分。雖然得以提早在網路上預約,但那往往僅止於大方向的確認,比如說手排車還是自排車,四人座或五人座以上,轎車還是休旅車……等等。是故,沒有到實際領車的那一刻,總無法真正知曉所租的車子是哪種廠牌、哪種類型、甚至是哪種顏色。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當年在德國租車時,因為早已事先預定妥善,遂滿心期待有機會可以駕駛雙B的車子,沒想到從租車公司拿到行照時,卻發現所租的竟是法國雪鐵龍的汽車。所幸車子不僅性能極佳,同樣是頂級車,而且十分新穎,內心也就立刻釋懷。
也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每次租車總不免帶著極大的好奇感,不知這會兒會遇見什麼樣的車子。但不管車輛或新、或舊,對於接續其所將扮演陪伴與承載的角色,每每懷著極大的感激。尤其是對於習慣自駕的旅人來說,車子往往不單單只是一種交通工具。隨著旅行時間的拉長,在不斷移動的過程中,總會伴隨著住宿甚至是城市的更動。這也使得唯一不變的,彷彿就是每天搭載著我們的身子,環抱著我們旅夢之心的車輛。也因此,隨著逐漸習慣在車子內的座位,伴隨而生的熟悉與自在感,都使得那車內的空間不單單只是座位,而是一個旅程中的獨特小窩。
這次旅行因為與母親同行,所以在租車時與過往不同,特地選擇較為大型的七人座車輛。一方面考量總共有五個人需要搭乘,期待較大的空間可以帶來更舒適的感受,另一方面還得評估三個大行李箱的擺放。當時就評估著,如果是類似Toyota的Wish車種,那麼在空間的變化上將更有彈性。可能的話,也許第三排的座椅空間可以靈活調配。結果在台灣從家中搭車去機場時,預約的計程車剛巧就是Wish,由於乘客加上計程車司機總共有六人,所以兩排座位鐵定不夠。然而,如果第三排兩個座位都立起來,卻又沒有地方擺放行李箱。結果司機將第三排的座位一半立起來當座位,一半拿來置放行李箱,沒想到整個空間的使用恰到好處。當時坐在車上,便不禁想著,如果屆時真得租到的車型是Wish,那麼在車內空間的使用上就可以仿效。如此一來第二排的座椅,就只需乘坐兩個人,那麼便可以大幅提昇搭乘者的舒適感。

由於福岡機場前往市中心的交通實在太過方便,所以在旅程的設計上,選擇第二天才開始租車。前往租車地點時,還發生計程車司機找不到地點,而語言上又難以溝通的小插曲。所幸不過稍有延遲,仍得以安然抵達。同樣地進行既定的租車程序之後,我們就被引導前去領取這次即將承載旅行之夢的車子。第一眼的感受,或可說用「驚艷」吧!因為車子的色澤是亮眼的「紫藍」色,過往幾乎鮮少看見類似的顏色。而車款則是如原所期待的Wish,雖然車子感覺已有些年紀,但是至少從外表來看著實保養得宜。也由於車身打蠟的關係,再加上那極其醒目的色彩,開在路上,說是招搖倒是一點也不為過。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就如同亮亮所說,這台車在停車場找車時,簡直方便到極點,也不用擔心開錯車子,因為那顏色幾乎絕無僅有。
而在座位的安排上,蓁蓁主動提出想要坐第三排的意願,倒也立刻欣然同意。由於考量到行車時的一些協助,所以素雯坐在副駕駛座,而蓁蓁與亮亮相比又比較不怕熱,考量到冷氣出口的位置,若亮亮與媽媽坐在第二排座位,最後蓁蓁坐在第三排,也許是比較理想的安排。而原本擔心蓁蓁身旁與後方是三個大行李箱,可能造成比較擁擠的狀態,可實際上倒也還好,只是上下車比較不方便。但因為蓁蓁坐在亮亮後方,所以每次都有亮亮的協助,也能順利克服。一切就定位之後,就這麼開啟了自駕的旅程,原本還說跟兩姊弟說,若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以隨時調整,結果看他們怡然自得的樣子,倒顯得多慮。

不同於過往的經驗,這次的車子並沒有附音響設備,也忘記請孩子們攜帶行動喇叭,倒是蓁蓁與亮亮各自攜帶了自己的MP3與耳機。旅程中看著他們自得其樂地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著音樂、吃著零食,顯然他們都懂得在漫長的旅途中,如何讓自己感到舒適。也許多年所累積的旅行經驗,讓他們早已熟門熟路地快速適應著新的車位,並且著手布置自己的窩。或是放置零食、飲料、或是音樂等娛樂設備,甚或是布偶,那都讓他們在行車的過程中,找著一種最自在的乘坐方式。也因此,每每看著他們的舉動,都深切地感受到那樣的空間不再只是車子中的座位,那其實是他們的一個移動小窩。
話又說回來,雖然車內空間符合所需,但是因為第一次開Wish,所以車身的長度,以及對於車頭距離的掌握,都顯得陌生。再加上日本右駕的規定,更是不免感到壓力。雖說這是第三次開右駕的車子,前一次是去年的北海道,還有更早則是十幾年前在紐西蘭的自駕經驗。但是那畢竟與原本所熟悉的左駕不同,所以剛開車的前幾日,最常發生的雨刷與方向燈的錯亂事件仍無法避免,而對於倒車的掌握度也明顯不足。所幸,車子沒倒好,仍得以修正,只需來回多次。再加上在日本駕車所遇到的駕駛都滿具有包容力,也願意禮讓,所以整趟旅程中開車仍屬於一段愉快的經驗。
尤其是在開車前往阿蘇火山的草千里,沿路的景觀每每讓人感到驚嘆不已。而在駕駛高速公路時,更是好奇著日本許多小型車輛的可愛外觀。若再加上高速公路大型休息區的一些經驗,其實是充滿新奇的。只不過眼下不同於北海道車輛較少還得小心狐狸、鹿與熊的身影,在較繁榮的城市地區,停車仍然有所顧慮。再加上因為小車的普遍性,使得許多停車格的規劃並不寬敞,而Wish的車身又比較長,所以也就得多花點心力。是故,這趟旅程在回到福岡之後,旋即依計畫還車,改以公共交通工具為主。
在完成還車的相關手續之後,總不忘回頭多看一眼。雖然短短幾天的相處,卻已培養出獨特的情感,總覺得那是一種相信,或者說互信。因為如此,遂使得在駕車的過程中,能夠稍稍釋懷於心中的壓力,甚至能夠逐漸建立起人車之間的巧妙聯繫。輕聲地道別,更不忘感激這些天來任勞任怨地承載著一切,關乎身、也關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