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洋之心
心靈之旅
天光雲影
心理師的電影筆記本
旅城心途
關於
天光雲影
41
免費公開
喜歡閱讀,此一系列將分享閱讀各種書籍的心得
全部
默潮
心河
覺醒的旅程
化蛹成蝶
攝影的思維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海默
2025/04/17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光影詩人李屏賓》讀後感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默潮
2
1
海默
2025/04/14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讀後感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默潮
#
天光雲影
3
6
海默
2025/04/07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心願清單》讀後感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默潮
5
留言
海默
2025/04/01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宛如星辰的你》讀後感
總還記得《流浪的月》裡,更沙與文那彼此相互陪伴的渴望,跳脫了外在所強加於其上的關係,讓人深深地震懾著。沒想到閱讀《宛如星辰的你》更加強烈地打破了社會所界定的關於關係的應然,而是更加單純地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陪伴與照顧,而是更加直接的回應人們內在的需求與渴望。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默潮
#
天光雲影
5
留言
海默
2025/03/26
發佈於
天光雲影
《我想念我自己》讀後感
想念,往往會有一個他者,或者他方。然則如果己身不再如過往一般的悠遊、傑出,那麼想念是否也可以是自己,那個意氣風發、引領風騷的自己。《我想念我自己》是描寫一位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病人愛麗絲,如何面對這個無情的打擊,如何努力地找尋逐漸遺落的記憶與自己。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小說
6
留言
海默
2025/03/05
發佈於
天光雲影
《追風箏的孩子》讀後感
「追風箏的孩子」,一開始看到這書名時,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放風箏時的愜意。然而,覺得特別的是,「追」與「放」之間的差異。也自然而然地想像著:「追風箏」,對一個孩子來說,那是何等的豪興與狂放。人與風箏的互動從原本的一線之牽轉而成為努力追取的對象,那種感動與浪漫該是讓人著迷的吧!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默潮
3
留言
海默
2025/02/17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寂寞終站》讀後感
家庭和樂情感甚深的一家五口,卻在幼年時,父母意外過世,那不單單毀了整個家,面對悲傷與失去而不知所措的三姊弟,還不得不面對要被送到寄宿學校的困頓。環境的適應、茫然的未來,與內在揮之不去的悲傷,彷彿撕裂了他們的人生,也沖散了他們原本密切的情感連結。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默潮
3
留言
海默
2025/02/10
發佈於
天光雲影
《永遠的信天翁》讀後感
一直以來對於動物小說總感到極大的興趣,不論是國內作家劉克襄先生所著「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抑或是國外作家黛安・艾克曼所著的「鯨背月色」,還是瑞秋・卡森所著的「海風下」,都曾在閱讀經驗裡,帶來極大的樂趣。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劉克襄
3
留言
海默
2025/01/30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在世界的地圖上找到自己》讀後感
每隔一段時間嚴長壽就會根據世界局勢的變化,書寫他的想法與見解,這裡頭是一份關心,更是一份期待。對於這塊土地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這樣的書寫,每每如同醍醐灌頂,讓人儆醒。可是另一方面讓人感到無奈的是,即便多年來,這樣的提醒,總是一針見血,卻未必造成執政者、乃至社會的改變。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閱讀心得
#
在世界的地圖上找到自己
3
留言
海默
2025/01/27
發佈於
天光雲影
第03覺:無我不是沒有自我,是沒有我執
什麼是「自我」?什麼又是「我執」?乍看之下內心依稀能夠辨別這兩者是不同的,可是卻又未必能夠精確地道出兩者的差異。然則當無法清楚地釐清兩者的意涵,那麼面對「無我」的議題則往往容易慌了手腳,直覺地把自我丟棄,卻可能掉入了另一種盲從與茫然。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覺醒的旅程
#
榮格與秘宗的29個覺
23
1
旅人小萌
2025/01/29
1
謝謝您的分享❤️
1
海默
2025/01/12
發佈於
天光雲影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讀後感
「永遠記得,你的存在很有意義,你很重要,你是被愛的。而且你為世界帶來無可取代的東西。」這是《男孩、鼴鼠、狐狸與馬》這本書的書腰上的一段震撼人心的話語。這更是這本極為精彩的圖畫書,所欲傳遞的深刻提醒與叮嚀,關於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關於如何好好地看待自己。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心河
#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26
留言
海默
2025/01/05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傷心咖啡店之歌》讀後感
面對著社會巨輪的壓迫,潛在心靈中對於存在的意涵、對於自由的吶喊、對於築夢的想望該是愈發真切的。讓人沮喪的是,那樣的真切卻不見得給予自己更多的力量,反而是躲在世俗認可的身份與角色背後,堆砌出另一個無法忽視的自身,隱隱約約地吶喊著、嚎哮著。
#
閱讀心得
#
傷心咖啡店之歌
#
朱少麟
7
留言
海默
2025/01/02
發佈於
天光雲影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
看完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既名為小說,則在內容鋪陳上該有吸引人的情節與敘事,而實際上其內容也確實有引人入勝的情節環環相扣。但閱讀的過程中,即便無法完全掌握故事的各個銜接點,卻也沒有刻意地回頭翻看先前部分的描述。
#
村上春樹
#
閱讀心得
#
海邊的卡夫卡
5
留言
海默
2024/12/22
發佈於
天光雲影
《流浪的月》讀後感
關於事情的理解,我們總不免帶著既有的框架,甚至一個不小心便會落入自以為是的粗暴之中。這裡頭有時是因為個人的性格使然,總以為自己所見所感就是一切;然而,卻也可能是打著善意的旗幟,以不忍之名剝奪了對方的話語權。不可否認的是,這兩者都是搶走了對事實認定的權力。
#
海洋之心
#
默潮
#
閱讀心得
25
留言
海默
2024/12/09
發佈於
天光雲影
《失敗學》讀後感
社群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比較與評價幾乎無處不在,可是偏偏整個社會卻又瀰漫著種種關於成功的歌頌與讚揚。這一切都使得面對失敗成了讓人不安與焦躁的來源,而那樣的心境也使得抗拒與逃避,彷彿都成了不得不的因應手段與方法。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
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閱讀心得
31
留言
海默
2024/11/20
發佈於
天光雲影
《灰色的靈魂》讀後感
看完書後,原本整個情緒被那灰色的沈重壓的喘不過氣來。然而,隨著思緒的流轉,突然漸漸地懂得,也許因為那份沈重,使得原所逃離的思緒被逼著回過頭來看看自身的靈魂。而書中內容的發酵,讓人不自覺地引發更多的允許,允許原所拒絕的、內在的、「灰色」的靈魂。在那一剎那,慢慢的懂得,關於存在的一種自在。
#
海洋之心
#
閱讀心得
#
天光雲影
10
留言
海默
2024/11/16
發佈於
天光雲影
《慢活》讀後感
看著書本「慢活」的封面上寫著:「『快』與『快活』已經落伍了;我們要開始『慢』與『慢活』」。剎那間,被挑起的不單單是視神經的活絡,而是整個心情的雀躍。閱讀的過程中,字字句句的提醒讓人不自覺地反覆思維著自己的生命,那快與慢之間的論戰也就自然而然地從書本延伸至心靈。
#
慢活
#
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29
留言
海默
2024/11/13
發佈於
天光雲影
《人生複本》讀後感
嚴格來說,這不像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它卻比其他科幻小說更為科幻;這不該算是一本驚悚小說,但是它卻像是重新去定義什麼叫做驚悚,那不是生理上的戰慄,而是發自內心的驚懼;這更不是一本愛情小說,但是裡頭的愛情卻足以讓人熱淚盈框。小說的步調或快或慢,那節奏的變換每每讓人措手不及。
#
人生複本
#
量子力學
#
平行時空
6
留言
海默
2024/11/08
發佈於
天光雲影
第02覺:積極成癮反倒可能逃避實相
書中的第一章揭櫫了苦的深意,原以為接續將談及靈修的意涵與必要,沒想到作者反倒先懇切提醒著對於修行的依戀,同樣是一種執著。並且更接續指陳修行的關鍵不在於靈性的追求,而是如何體現日常的身分。這樣的提醒讓人欣慰,因為其點出了修行的態度,那不是一種盲目、更不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抽離。
#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
#
覺醒的旅程
#
靈性繞道
15
留言
海默
2024/10/29
發佈於
天光雲影
《我可能錯了》讀後感
作者無私的分享,透過字裡行間的敘述深植人心。如同達賴喇嘛所說: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誠如書中所言及的種種金句,每每在不經意中浮現腦海,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我可能錯了」,反覆唸誦的過程中,彷彿鬆動了原本執拗的念頭,望著鬆開的雙掌,心裡頭有一種輕盈。雙手合什,深深地感激著。
#
我可能錯了
#
比約恩
#
森林寺院
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