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已不只是輔助人類的工具,而是開始正面挑戰人類極限。OpenAI模型竟然能拿下數學奧林匹亞金牌,這不是「快答」遊戲,而是需要長時間推理的競賽。而在資安領域,駭客手法升級,連求職信都成了陷阱。台灣則以「十大AI建設」祭出千億級投資,力拚2040年AI產業大國。今天這三則新聞,看似無關,實則共同勾勒出「AI力」正在改變我們所處世界的輪廓。
影音快速版
🔹 OpenAI實驗模型拿下數奧金牌,推理能力逼近人類頂尖

📌 新聞內容整理: OpenAI 研究員 Alexander Wei 宣布,其實驗性語言模型在 2025 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IMO)取得 35 分、解出 5 題,達到金牌門檻。該模型不依賴工具與網路,完全透過自然語言推理作答,等同於人類學生參賽。這項成果被視為 GPT-5 的前哨展示,也展現出 AI 能力已逐步延伸至長時間深度思考領域。Wei 本人亦已轉職至 Meta AI 超級智慧實驗室。
🔍 知識點補充: 數學奧林匹亞題目通常需要高度的邏輯推理與證明能力,而非單純計算。AI 能解出此類題目,代表其已能進行多步驟邏輯推演,不只是回應簡單問題,對自然語言理解與邏輯結構掌握能力也大幅提升。
💬 生活化說法: 你可以想像,一個沒有網路、沒有外部工具的 AI,就能靠自己「想」出數學證明,跟那些坐在競賽現場的國手同場比拚。未來,AI 不只是算得快,可能也會「想得深」。
🔹 資安威脅升溫:社交工程攻擊和新手法浮現

📌 新聞內容整理: 2025 年 7 月,資安焦點轉向社交工程攻擊。臺灣半導體產業近期遭駭客假冒求職信入侵,並透過盜用信箱發送木馬檔案。勒索軟體集團 Interlock 也開始使用 FileFix 技術感染系統,日本與新加坡更爆出語音釣魚與 AI 偽冒攻擊。資安研究人員呼籲企業加強多重驗證與資安教育,以因應新型威脅。
🔍 知識點補充: 社交工程攻擊並非攻擊電腦系統本身,而是針對人性弱點進行欺騙,例如假冒熟人、假通知等方式引誘點擊惡意連結或安裝病毒。隨著 AI 語音與模仿技術進步,這類詐騙愈加難辨。
💬 生活化說法: 如果哪天你收到一封「應徵信」或電話語音聽起來就像同事的聲音,千萬別立刻相信!資安不只靠電腦防毒,還得靠你我「多想一步」。
🔹 台灣AI新十大建設即將啟動

📌 新聞內容整理: 台灣經發會公布「AI新十大建設」計畫,最快將於 8 月通過,目標在 2040 年前達成 15 兆元產值。計畫聚焦三大面向:智慧應用(如交通、醫療AI)、關鍵技術(如AI晶片)、與基礎建設(如算力中心)。國發會同步提出百萬 AI 人才建設與創投誘因,推動「AI產業化、產業AI化」。
🔍 知識點補充: 該十大建設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國家級戰略轉型工程,將 AI 技術全面導入交通、金融、製造等領域,並與產業鏈結形成自給自足的創新生態。
💬 生活化說法: 未來你搭的捷運、領的醫療補助、甚至訂餐系統,背後可能全都在用台灣自己發展的AI。這不只是科技進步,更是台灣國力的一次全面升級。
💬 我們的觀察:
從奪金到防駭,再到國家政策,AI已從天才實驗室走入社會肌理。OpenAI奪金不是炫技,而是啟示AI正進入「思考型時代」;資安升溫提醒我們別被AI的「假面具」迷惑;而台灣的布局,是在告訴世界:我們不想只是跟著跑,而是要領著衝。問題是,我們自己,準備好用AI,還是被AI淘汰了嗎?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