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那些年,我們一起聽的Lo-Fi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看到新聞說:「Lo-Fi Girl」要畢業了?讀了八年的書,2025年7月30日,Lo-Fi Girl在官方IG發布貼文:「girl i just graduado」(女孩,我剛畢業了),還附上一段動畫,被暱稱是Lo-Fi Girl的Jade放下筆,拿起手中的筆,寫著大大的「THE END」,還摘下耳機,穿上學士服、學士帽,笑容滿面,宣布完成學業。


只要看Youtube,很難不會被推播到Lo-Fi Gir。這是一支影片,它24小時直播,是個有1500萬人訂閱的熱門主播,任何時間點開,全地球都有一兩萬人陪著你看這支影片;這個叫作Jade的女孩,戴著耳機,坐在書桌前,專注地坐著功課,旁邊有貓咪打盹,牆上的時鐘緩慢前行,窗外風景常會隨時間在不知覺間變化,沒有對白,沒有結局,只有停在一個時間的沉靜與專注。這個無限循環的畫面,讓全世界許多人想到就可以點開它,無論是睡覺前、工作時、考試期間,任由這位讀書女孩成為陪伴自己的陌生朋友。她的不說話,配上Lo-Fi音樂,構成了一種不打擾的安慰。

Lo-Fi女孩的頻道,隨時直播,全地球都有上萬的人陪你一起看,無聊時還可以在聊天室發個話,聊天一下。


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Lo-Fi」音樂?Lo-Fi音樂是「low fidelity music低保真音樂」的簡稱,相較於Hi-fi所代表的「還原真實」意義,Lo-Fi就是指音質不完美、錄音有瑕疵的代名詞;從1986年,電台DJ William Berger提出這個字,但現在,這個字詞已經變質,透過大量取樣,配上鬆散緩慢的節奏,約莫再60bpm到90bpm之間,甚至故意加進「不小心」的環境音、唱機底噪、空間迴響,不見得需要那麼完美的讓節奏進行,可以當成不斷播送的循環,不強迫聽懂,不期待注意,甚至不希望記得,漸漸地,它變成一種新的聲音語法,一種有點不完整、有點含糊的音調…在理智發現時,才感覺它們原來存在。


Lo-Fi 的旋律簡單、節奏穩定、缺乏明確高潮,因此不會刺激多巴胺暴衝,也不會分散注意力,這種「低劇情密度」就讓它成為背景音的理想選擇。Lo-Fi音樂根本不需要去理解,它不像大部分的音樂一樣,有著結構上的排序,或是音樂的動機,聽一分鐘跟聽十分鐘,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差別,這種音樂的目的是讓人可以緩緩地貼近,安全、溫暖、陪伴感…對我而言,Lo-Fi音樂並沒有任何地刺激,而是一塊情緒的軟墊,它的核心不是聲音本身,而是它不打擾你生活的能力。


raw-image


所以適合聽Lo-Fi音樂的時刻,不是那些戲劇化的時刻,而是日常生活中,想要培養有點慢、不能快的心情…如果生活本身就是一首Lo-Fi,大概就是星期六、日早上,穿著破舊襯衫,在廚房煎蛋,泡杯咖啡,望著窗戶發呆,不用急著讓大腦運轉,隨意整理家裡,發現一張舊CD或舊雜誌,聽聽翻翻…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處在這些空白與縫隙裡的聲音,就是Lo-Fi 音樂,人生不需要被放大,而是需要被好好陪伴。

raw-image



我有時候在想:為什麼Lo-Fi音樂變成顯學?這種以前很容易被歸類到Easy-Listening或是背景音樂BGM,連氛圍音樂Ambient大概都稱不上,但是現在卻成為焦慮時代的解藥...大概跟這個時代資訊過多、節奏過快,連音樂也得跟著追求最大化的高潮和情緒共振有關吧,當有一群人,選擇Lo-Fi音樂這種沒有人聲、沒有情緒、沒有高音、甚至沒有明確記憶點的音樂,彷彿就像是低調的抗議,不必一直回應什麼,只是選擇一種不想說話的存在方式。


raw-image

在疫情期間,Lo-Fi音樂開始風行,Lo-Fi女孩的音樂直播影片,人氣更達到顛峰,當大家閉關在家時,因為它的鬆弛與無目的性,可以當成靜靜地存在,「非侵入式陪伴」就成了療癒音樂的選擇。如今,疫情過去了,聽Lo-Fi音樂,不只是音樂風格,它也反映出對「完美聲音」的抗拒,對安靜與專注的需求,還有對慢生活或美感瑕疵的熱愛,有點像逆潮流的抒壓儀式…在喧囂的演算法時代,它不清楚,但溫柔,不鮮明,但穩定,就像隨時點開水管的Lo-Fi女孩(現在已經發展有Lo-Fi男孩),陪伴一會兒,讓那些你以為沒有意義的瑣碎片段,多一點溫度。

Lo-F Girl的畢業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0會員
498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7/18
啦啦隊式的流行歌,從不是為了深沉思考而寫。情緒直接,不玩複雜轉調,文章所選歌曲,雖然來自不同年代,卻都復刻了一種「青春張力」的聽覺語彙,簡單、有力、好記,一連串聽下來,都像是參與了一場跨越時代的音樂遊戲。
Thumbnail
2025/07/18
啦啦隊式的流行歌,從不是為了深沉思考而寫。情緒直接,不玩複雜轉調,文章所選歌曲,雖然來自不同年代,卻都復刻了一種「青春張力」的聽覺語彙,簡單、有力、好記,一連串聽下來,都像是參與了一場跨越時代的音樂遊戲。
Thumbnail
2025/07/04
2025年7月5日,一個原本應該平凡無奇的日子,卻因為一本日本漫畫而瀰漫著一絲不安。世界末日或許不會真的來,但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總會有幾次機會,需要一首歌,來幫我們好好說再見…那我會選這首「The End of the World」。
Thumbnail
2025/07/04
2025年7月5日,一個原本應該平凡無奇的日子,卻因為一本日本漫畫而瀰漫著一絲不安。世界末日或許不會真的來,但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總會有幾次機會,需要一首歌,來幫我們好好說再見…那我會選這首「The End of the World」。
Thumbnail
2025/06/22
當1993年,奧黛莉赫本因癌症離世,《直到永遠》便成了她的最後銀幕演出,就像「Smoke Gets in Your Eyes」這首歌的不朽,她的最後一個角色也成了一種餘音、一段餘暉,就像是不言而喻的祝福,也是逝者之愛的最後擁抱。
Thumbnail
2025/06/22
當1993年,奧黛莉赫本因癌症離世,《直到永遠》便成了她的最後銀幕演出,就像「Smoke Gets in Your Eyes」這首歌的不朽,她的最後一個角色也成了一種餘音、一段餘暉,就像是不言而喻的祝福,也是逝者之愛的最後擁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歡迎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聽聽優質的好音樂,讓樂符療癒放鬆你的身心靈。 或許是宇宙的
Thumbnail
歡迎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聽聽優質的好音樂,讓樂符療癒放鬆你的身心靈。 或許是宇宙的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這個主題是分享個人所喜愛的音樂風格,如果路過這裡正巧有你喜歡聽的,不妨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用音樂來放鬆不斷放飛的思緒。
Thumbnail
這個主題是分享個人所喜愛的音樂風格,如果路過這裡正巧有你喜歡聽的,不妨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用音樂來放鬆不斷放飛的思緒。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