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歐洲股市因美歐貿易樂觀見高點
7月24日受美國與歐盟就降低進口關稅達成協議推動,歐洲Stoxx 600 指數上揚 0.5%,創六週新高。德銀與法國巴黎銀行公布 Q2 盈餘優於預期,特別銀行股表現強勁,推升歐洲銀行指數至自 2008 年以來最高水準。此貿易協議將把進口稅率壓低至 15%,避免原先可能高達 30% 的陡升。市場也在關注 ECB 是否將維持利率不動。
重點關注:出口企業能否將匯率與貿易成本變動內化、銀行是否能持續轉盈、政策轉向是否持續支持市場情緒。
投資筆記
美歐貿易情緒回溫, 但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應關心企業的基本面是否硬朗:出口企業在這短暫利多後,能否提高效率、強化對沖策略、不被匯率或未來調整再度侵蝕,是更長遠的勝負。這種宏觀好消息只是背景音色,真正能奏響的,是現金流持續穩定、有定價力、低負債的企業節奏。
新聞二:德意志銀行創下 2007 年以來最高獲利
2025 年第二季,德意志銀行公布淨利 14.85 億歐元,明顯超越預期並從去年同期虧損成功翻身。儘管投資銀行部門表現不一,零售與企業銀行仍穩定成長,成本-收入比從78%降至約62.3%。管理階層確認仍朝著 2025 年的轉型目標邁進,資本結構與股東回報策略未受歐元強勢影響。
重點關注:銀行資本回報率是否可持續、歐元強勢對盈利是否構成結構性壓力、經濟放緩時其資本充足能否保護底線。
投資筆記
德銀盈利翻身,這間老牌銀行就像老歌手復出,音準雖老了些,但台風仍在。這看起來不是一季的爆發,而是一段政策與風控調整後,數字從負轉正,且邁入可複製的結構模式。若其 RoTE 穩定在雙位數,且風險資本充裕、盈利部門多元,那麼它有可能成為長期穩健的投資標的。關鍵是:轉型能延續,且盈利具前瞻性。
新聞三:NVIDIA 零散晶片逾 10 億美元走私入華
據 FT 援引報導,超過 10 億美元的 NVIDIA 高端 AI 晶片(如 B200、H100)在美國出口管制後透過黑市流入中國,反映出強勁需求與政策規範間的矛盾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nvidia-ai-chips-worth-1-billion-entered-china-despite-us-curbs-ft-reports-2025-07-24/
投資筆記
NVIDIA 的高端 AI 晶片經歷出口限制後,卻在中國灰色市場流通,這是一個技術需求與監管對立的故事。用投資邏輯來思考:這需求顯示 AI 成長力道驅使市場冒險,政策要補洞但技術卻先行。我們可以關注具有供應鏈韌性的企業,以及那些能夠在監管風暴中提供合法替代的科技平台或本土晶片廠。這條供應鏈中顯示未來技術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揭示透明政策與可見風險的缺口。我們在擇標地投資進場時,不只看成長,也看政策與合規邊界,謹慎擁抱黑市力量中的機會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