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之路:576清整廊道與山坡,為原生苗木鋪路|576森植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576森植誌語錄
廊道清開的不只是路徑,更是森林重新流動的光與氣。

走進576林地,林光與氣息的變化,彷彿是一種語言。自2024年中起,復育工作從平坦區緩緩展開,並非急於大量植樹,而是試圖一步步理解這片土地的呼吸與習性。歷經近八個月的時間,作業重心放在清整、觀察與學習——清除藤蔓、外來種、芒草與錯置植群,並深入探索舊有檳榔樹群對林相的影響;同時也細緻記錄著季節更迭中濕氣變化與原生植物的回應節奏。

這段期間,一條連接平坦區與山坡區的廊道逐漸凸顯其關鍵角色。原本為林地重要過渡帶的它,因長年受檳榔遺留植群、外來草本與蔓藤侵佔,形成植被壅閉與光線斷裂的現象。為恢復坡地與平地的生態動線與光照系統,此廊道遂於2025年春天成為清整焦點。

本次清整過程堅守「不翻土、不破壞原生層」的原則,採取手工方式移除藤蔓,鋸倒並堆集檳榔植群。每一次下剪之前,皆先觀察其與鄰近原生植物的關係;而清整後所堆聚的落木、枝幹與腐植質,則成為微棲地與地被層的重要養分來源。隨著清整深入,緊閉的樹冠逐漸開展,陽光重新穿透林層,為土壤與種子注入生長訊號。

同步進行的山坡區清整,則是此次復育作業中最具挑戰性的環節。該坡面長年未經維護,雜木與外來種密布,尤其是密生藤蔓與多年生闊葉草交織纏繞,壓覆原生植群,使得林下光線難以穿透,地被植物稀疏,土壤鬆脆且貧瘠,雨季時更易受沖刷侵蝕。

為此,我們將清整策略自「全面剷除」轉為「有機開光」──順著坡度與天然水徑逐段清理,形成局部光通道,並根據微棲地條件(濕度、遮蔽、坡度)逐一判斷是否保留既有植群。特別針對高大原生喬木、灌木、覆地型蕨類與低層灌叢,進行觀察記錄與共生性評估,再決定是否保留或適當移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清整中於坡地發現大葉楠、香楠與七里香等原生小植群的自然萌芽,為後續復育提供了正面訊號。鑒於坡度陡峭,部分區域則借助原木、大樹裸露根系或既有石砌階梯輔助行走,以減少對地表與植被基質的擾動。同時,我們也密切觀察野生動物活動軌跡,包括山羌、蟾蜍、螽斯與竹節蟲,並將其活動路徑納入清整規劃,避免破壞微型棲地鏈。

這一階段的山坡清整,與其說是「移除」,不如說是一場空間與時間的協調:將層層疊壓的植物語言一一解構,讓風與光重新穿越這片坡地,打開沉默已久的生機。一旦陽光灑落,相信深埋於落葉層下的土壤微生態將再度甦醒,甚至可能在連日晴雨後,也會有自然萌芽的菌類與草本植物,內心殷切的期待著一場生態復育的開端。

4月底,台灣山茶、肖楠、相思樹、山櫻花等原生苗木陸續抵達576。為協助其適應林地氣候,這些苗木先被暫置於籬笆圍設的適應區內,進行為期三週的濕度、日照與溫度觀察。這不僅是為了降低移植衝擊,更是一次土地與生命節奏之間的默契調頻。

此時的576,不僅是一塊正在復甦的林地,更是一個生態節奏重啟的場域。從平坦區延伸至山坡,加上生態廊道的清整,均象徵著一種林地邏輯的恢復──空間不是為了填滿,而是為了疏通與呼吸。每一棵苗木的種下,都不僅是種樹,更是邀請森林,重新記起自己的名字。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藏山問行 Zàngshān Wènxíng
2會員
67內容數
七歲前,森林是我的家,溪水呢喃、柴火溫暖,父母的辛勤刻印在山林間。之後我以人文博士及商學顧問的身份隨世奔波逐夢,直到內心召喚帶我回到山林。 於是選擇「半林半聿 forinker」的生活,以「藏山問行」為名,在森林裡復育生命,用筆點亮心燈。願點燃篝火,讓每個回望自然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2025/07/26
2025年3月底,576林地一隅出現重機械聲響,原來是水保局針對溪谷出口進行護坡工程。工程雖為防止未來豪雨衝刷,但也帶來林緣短暫的破壞與動物棲地的位移。步入林中,卻也在泥地上發現動物留下的新蹤跡,似乎訴說著生命始終持續。
Thumbnail
2025/07/26
2025年3月底,576林地一隅出現重機械聲響,原來是水保局針對溪谷出口進行護坡工程。工程雖為防止未來豪雨衝刷,但也帶來林緣短暫的破壞與動物棲地的位移。步入林中,卻也在泥地上發現動物留下的新蹤跡,似乎訴說著生命始終持續。
Thumbnail
2025/07/25
2025年3月,576林地進入冬季沉潛。這段時光裡,我們在林間安置了一個由棧板與椅子構築的臨時休息區,讓身體有處可坐,讓思緒得以棲身。這不只是營造空間的巧思,更是與森林對話的一種方式——在生命尚未吐芽之時,用安靜等待,與自然同步。
Thumbnail
2025/07/25
2025年3月,576林地進入冬季沉潛。這段時光裡,我們在林間安置了一個由棧板與椅子構築的臨時休息區,讓身體有處可坐,讓思緒得以棲身。這不只是營造空間的巧思,更是與森林對話的一種方式——在生命尚未吐芽之時,用安靜等待,與自然同步。
Thumbnail
2025/07/24
2025年1-2月,576林地進入冬季沉潛。這段時光裡,我們在林間安置了一個由棧板與椅子構築的臨時休息區,讓身體有處可坐,讓思緒得以棲身。這不只是營造空間的巧思,更是與森林對話的一種方式——在生命尚未吐芽之時,用安靜等待,與自然同步。
Thumbnail
2025/07/24
2025年1-2月,576林地進入冬季沉潛。這段時光裡,我們在林間安置了一個由棧板與椅子構築的臨時休息區,讓身體有處可坐,讓思緒得以棲身。這不只是營造空間的巧思,更是與森林對話的一種方式——在生命尚未吐芽之時,用安靜等待,與自然同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這次的庭園整理有別以往,將會是個大工程,一般接觸到的維護、整理都是將現有的庭園修剪除草以維持觀賞性,這次則是要將原本為庭園基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整理清除。本次案例的分享,包含工作過程的影片紀錄,歡迎點擊的FB粉專及IG帳號。若有景觀設計、維護需求,也歡迎詢問!
Thumbnail
這次的庭園整理有別以往,將會是個大工程,一般接觸到的維護、整理都是將現有的庭園修剪除草以維持觀賞性,這次則是要將原本為庭園基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整理清除。本次案例的分享,包含工作過程的影片紀錄,歡迎點擊的FB粉專及IG帳號。若有景觀設計、維護需求,也歡迎詢問!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三月初,就聽很多人談起潭雅神綠園道羊蹄甲盛開,一路粉霧朦朧,美得如夢似幻。 現在對專程去有點距離處追拍花的動力,大幅下降,任憑花期過。 有些事一定要做,上星期六3月23日,天氣晴朗, 也是農民曆寫的好日子,家族成員去了潭子聚興里。 回程等紅燈時,看見對向粉紅步道,心想,一趟路來到這裡了,決定
Thumbnail
三月初,就聽很多人談起潭雅神綠園道羊蹄甲盛開,一路粉霧朦朧,美得如夢似幻。 現在對專程去有點距離處追拍花的動力,大幅下降,任憑花期過。 有些事一定要做,上星期六3月23日,天氣晴朗, 也是農民曆寫的好日子,家族成員去了潭子聚興里。 回程等紅燈時,看見對向粉紅步道,心想,一趟路來到這裡了,決定
Thumbnail
前陣子造訪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鮮豔的黃色和粉紅花叢,令人驚異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濃烈,跳脫框架和想像力的限制。
Thumbnail
前陣子造訪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鮮豔的黃色和粉紅花叢,令人驚異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濃烈,跳脫框架和想像力的限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