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漫畫:民間故事|孟母三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第一格 孟子(哭腔):「嗚嗚~我是鬼~我是哭喪隊隊長!」 孟母(皺眉):「你這學得也太傳神了吧……不行不行,搬家!」 第二格 孟子(舉碗吆喝):「新鮮豬肉~買一送一唷!」 孟母(瞪眼):「這下換你要去賣豬肉了嗎?再搬!」 第三格 孟子(端正坐姿):「夫子曰……嗯,好像蠻有趣的耶!」 孟母(微笑):「這才對嘛,我們就住這裡吧!」 第四格 孟子(笑):「媽媽,我想當學霸!」 孟母(笑):「只要你別學鬼學攤販,我就放心了!」


孟子的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一次次搬家。起初住在墳地旁,孟子學著哭喪;搬到市場邊,他學著吆喝叫賣。母親覺得這些環境不利孩子成長,於是再次搬家。最後住到學宮附近,孟子模仿學生讀書,母親終於安心,留下來。這個故事流傳千古,象徵「環境影響教育」,也展現一位母親為孩子不惜遷徙三次的決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沒事走走
27會員
237內容數
沒事走走~
沒事走走的其他內容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大原扁理選擇遠離高壓社會,在都市邊緣過起低物慾、低人際的窩居生活。書中記錄他如何透過簡單日常,擺脫九成焦慮,活出屬於自己的節奏。不是逃避,而是有意識地「過得剛剛好」,讓人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理想生活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7/25
大原扁理選擇遠離高壓社會,在都市邊緣過起低物慾、低人際的窩居生活。書中記錄他如何透過簡單日常,擺脫九成焦慮,活出屬於自己的節奏。不是逃避,而是有意識地「過得剛剛好」,讓人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理想生活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7/25
肉包被麵條修理後鬱卒,帶著包族去火鍋店療傷,卻巧遇金針菇的,以為他是偽裝的麵族。眾包子怒火攻心,不問青紅皂白就開打,還帥氣留下狠話:「不要以為你戴了帽子我就認不出你來!」笑料百出、包氣十足!
Thumbnail
2025/07/25
肉包被麵條修理後鬱卒,帶著包族去火鍋店療傷,卻巧遇金針菇的,以為他是偽裝的麵族。眾包子怒火攻心,不問青紅皂白就開打,還帥氣留下狠話:「不要以為你戴了帽子我就認不出你來!」笑料百出、包氣十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父母離異後便與母親搬去外祖母家的南方農場,男孩因對環境不適應而設法離家出走途中遇到個慈祥樂觀的叔叔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Thumbnail
父母離異後便與母親搬去外祖母家的南方農場,男孩因對環境不適應而設法離家出走途中遇到個慈祥樂觀的叔叔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Thumbnail
她國小畢業,面對第一屆施行的九年國教,想得是家裡需要她的幫忙,只能看著入學通知單掉淚,住在隔壁的叔叔看見她這樣,沒有安慰,只是說了句“女孩子以後是要拿椅子擦人家屁股的,讀那麼多書是要幹嗎?” 孝順的她,就斷了繼續讀書的念頭,決意幫忙家中的經濟,放棄了首屆免試升學的機會。
Thumbnail
她國小畢業,面對第一屆施行的九年國教,想得是家裡需要她的幫忙,只能看著入學通知單掉淚,住在隔壁的叔叔看見她這樣,沒有安慰,只是說了句“女孩子以後是要拿椅子擦人家屁股的,讀那麼多書是要幹嗎?” 孝順的她,就斷了繼續讀書的念頭,決意幫忙家中的經濟,放棄了首屆免試升學的機會。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心經啟示的故事,開始於一個慈悲母親寓教孩子的故事。 有個慈悲的母親帶著孩子往山崖邊採青草、野菜,母親向孩子說:記得,一些你走過覺得危險,或是會迷路的,或是我說不可以去的地方,你都要留一些記號。 留記號是為什麼呢?留一個讓人家一看就知道說,那個地方是不能過去的記號。
Thumbnail
心經啟示的故事,開始於一個慈悲母親寓教孩子的故事。 有個慈悲的母親帶著孩子往山崖邊採青草、野菜,母親向孩子說:記得,一些你走過覺得危險,或是會迷路的,或是我說不可以去的地方,你都要留一些記號。 留記號是為什麼呢?留一個讓人家一看就知道說,那個地方是不能過去的記號。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