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舞台是於日本展開的芳江國際鋼琴大賽,環繞在4位風格與背景各不相同的年輕鋼琴演奏家,而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對音樂的熱愛與投入。這也是一場關於天賦、成長與藝術本質的辯證。

小說不斷拋出一個問題:天才是什麼?是傳遞神啟的使者?還是可以喚醒音樂的自由?
榮傳亞夜,我覺得她才是真正的主角。有內心轉折、也有角色的成長曲線,個性最鮮明飽滿。她同時也是4人匯集點:小馬的青梅竹馬、高石的偶像、跟塵交集最多的參賽者。整個比賽的過程,更等同於小夜重新找回音樂的熱情與自我認同的過程,從喪母的陰影中、從懷疑與掙扎中煥發出全新的光芒。
除了天賦,對音樂的詮釋也是決勝負的關鍵。或者說,音樂是信念,也是宇宙,能夠藉由琴鍵傳遞生命力的人,就是演奏家。在一眾天才少年少女中,高石是很特別角色。參加比賽時,他已經28歲,有養家的責任,但仍未在鋼琴界闖出名號,幾乎要放棄靠演奏維生,在築夢與踏實之間掙扎的掙扎特別有張力。
看到他獲得作者詮釋特別獎的時候,忍不住跟著感動。他不是天才們的陪襯,靠著意志力、與對樂曲的獨特詮釋,以「凡人」之姿獲得了自己在音樂界的獨特肯定。
音樂即是生命的延展,是內心世界的具象化
對古典樂跟鋼琴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好好閱讀《蜜蜂與遠雷》嗎?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如何用文字建構出音樂的世界,創造出一個個鮮明的場景,把讀者拉進演奏者的內心。有時候,是綠意盎然的原野,有時候是殘酷的大自然,而除了樂章本身的特色,還有演奏者的詮釋;我常常忍不住聯想起漫畫烘焙王,腳色吃了超級好吃的麵包的誇張反映。沒辦法,作者寫出來的樂曲真的是太精采了。
讀完《蜜蜂與遠雷》,我不只對音樂產生了新的理解,也對「天賦」這件事多了幾分敬畏。原來,天賦不只是用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而是讓自己有機會成為音樂的容器,讓它從自己身上流過,傳遞給這個世界。
史無前例!直木賞+本屋大賞雙料得主!日本熱銷150萬冊
本書作者恩田陸,1964年生的日本女性作家,作品橫跨文學與大眾小說領域,是各大文學獎的入圍常客。《蜜蜂與遠雷》不僅展現她對音樂與人物心理的深刻描繪,更在2017年同時榮獲第156屆直木三十五獎與第14屆書店大獎的雙重肯定,成為極少數獲此殊榮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