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不懂這則新聞代表什麼意思,但秋哥直接跟你說結論:ETF不能再炒股或割肉配息,衝高殖利率,只能乖乖的用股利配息了。這兩天發了兩篇政治文,可能會讓有些粉絲覺得辣眼睛,這篇就開放給大家滋補一下了,偶而不務正業可以啦,但秋哥的本業還是要好好做的。
金管會終於沒在打瞌睡了,秋哥必須得給一個大大的讚。秋哥很早就說過,現在的ETF,規模太大了,都快大過國安基金了,而國安基金大部份時間都只是小打小鬧,發揮嚇阻作用而已,ETF「們」實際能動用的資金,遠遠高於國安基金。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我這麼大的資金部位,要操控一檔股票賺價差,輕而易舉,幹嘛還傻的等一年才一次的除息?
所以你就看到啦,台股平均殖利率連3%都不到,這些高股息基金的選股殖利率也才4.XX%,卻能配出12-13%的股利,差的8%,錢從哪裡來?不是炒股賺來的,就是割肉配你的。所以很多高股息基金,你領了股息,卻賠了價差,加上管理費等沉沒成本,算一算做白工都還算好的,有的甚至還要倒貼咧!

報導中指出的,金管會在最新發布的《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中明確規定,ETF實際配息率原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通常為追蹤指數的股息收益率),且配息必須以每單位實際配息金額計算,藉此防堵ETF以資本利得「硬撐」高配息,進一步保障投資人權益、降低「吃本」風險。雖然金管會還是有開後門,若實際配息率高於指數息率,只需基金公司提出差異原因分析並備查即可。但再怎麼開,門縫大小應該有也限,資本利得高於配息所得50%,大概就會被金管會嘴了,資本利得和配息所得相等,金管會應該就會出手打屁屁了。
金管會這個動作是正確的,不然只會讓ETF突變成噸位異常龐大的炒股怪獸。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在日後,ETF不可能再出現動輒兩位數以上配息率,同時低本益比和低本淨比的股票,將會成為ETF開始佈局收籌碼的目標。要比這兩低,台股還有誰比得過長榮和陽明呢?
長榮沒意外的話,今年應該會賺35-40元,公司的股利政策已經講明了,就是配一半,所以配息大概在17.5-20元間,以200元股價計,換算殖利率大概就是8.75%-10%間。如果以股本200億以上的公司來說(太少ETF籌碼不夠吃,等於白搭),這個數字應該是台灣第一高了。各ETF基本持股的殖利率給你算5%好了,還要炒5%的股利才能配到10%,而且還會被金管會噹,那幹嘛不直接買長榮就好?
至於陽明,秋哥講過很多次了,它的獲利波動會比較大,雖然它的殖利率跟長榮比,可能要打八折,但它的本淨比實在超低,而且很有錢,如果沒長榮可以搶,接下來應該會搶陽明,萬海就先不用了,除非以後配息大方點,不然還沒資格進高股息的排行中。
長榮的價值,秋哥已經講過無數多次了,但當炒股比股利好賺時,ETF哪管你價不價值,本益比再低,一樣把你當炒股工具而已。但限息令一出,擁有高殖利率題材的長榮,勢必成為各ETF的兵家必爭之地。在此恭喜把長榮賣光或減碼的ETF們,祝你們用更高的價格追補長榮的庫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