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秋哥的檢討文。事實上,我也沒想到會是這種比數,既然預估錯誤,那麼還是一樣要做檢討。不過秋哥還是老規矩,我沒有很喜歡講政治,因為即使我講再多道理,舉再多實例,聽不下去的還是聽不下去,還是一定會得罪人掉粉加退訂。但政治和經濟是密不可分的,還是多少關心一下比較好。
秋哥沒有企圖要說服誰,我講話都是有根據和邏輯的,而且我也不標注任何股票。如果你不想在股票版看到政治文,看標題你就能跳過了,不要一邊想看又一邊靠腰,不標註股票不追蹤秋哥你都能看得到,那我建議你封鎖秋哥,順便去買張樂透好了。下次你要再看到秋哥講政治,恐怕要等到2028年了。
但你別以為這篇只在講政治喔!同樣的道理用在投資行為上,一樣也是行得通的,懂的自然會懂,不懂的,秋哥會再開一篇來講。

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s-Based Theory, RBT),是組織行為學裡面一個重要的理論,這裡所指的「資源」(Resources),包括了可以建構和執行策略的有形或無形資產。而每個組織所具備之有利於成功執行其策略的資源或能力是不同的。當組織所擁有的資源具有「價值性」、「稀少性」、「難以模仿性」與「無可替代性」時,便可以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而表現在成本、品質、與顧客滿意上(以上摘錄自風雲集)。而知識基礎理論(Knowledge-based theory,KBT),衍生自資源基礎理論,秋哥認為,知識終歸也是資源的一種。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組織想要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方方面面的資源來支援。
這次大罷免的資源多不多?你說綠色黨沒支援,秋哥是不信啦,空戰部份,民代媒體網紅等等照三餐在催下去,抹黑抹紅抹黃,都快抹成七彩霓虹燈了。陸戰部份,各種造勢活動辦得如火如荼,當然秋哥也有不少跟我看法不同的粉絲,是既出錢又出力支持罷免的,但這種密度、規模和動員力量,你說綠色黨沒有支援,秋哥也是不信啦。但為什麼會輸得這麼難看?秋哥認為有三點:
一、選錯市場:很簡單啊,你要罷免藍委,但人家選區的基本盤本來就贏你啊!不然怎麼當選的?雖然你是可以利用25%的罷免門檻,你40%的選票催一下就有,但人家藍白有60%啊!雖然藍白的選民向來是很不喜歡摻和這種事,但只要被激怒,死貓也是會跳起來的。
二、無差別罷免:講真的,綠要翻轉國會劣勢,又要挑軟柿子好打的下手,大概七八席就夠了,真的沒必要搞什麼大罷免,一罷超過30位,裡面不乏一些形象好,問政能力與成績也都不錯的藍委,藍黨的民選區域立委,也才36個,你一口氣要罷31個,然後你跟我說這不是無差別?我信你個鬼。結果出來,就是只有七席過罷免門檻。事實上,如果把資源集中在這七個藍委身上,搞不好會打掉幾個也說不定。但打掉幾個又怎樣?藍加白一樣大於綠,就算重選,綠也未必一定選得上。
三、販賣亡國感和妖魔化:秋哥認為這次側翼部隊(其實主力部隊也一樣啦),都拼了命的把藍白立委打成親中賣台,把支持藍白的群眾,打成中共同路人,滾回中國去,不要用健保,這真的激怒了很多平常都不吭聲的中間選民。事實上,秋哥從平日的觀察中,就有看出些許端倪。例如綠色網軍最多的奇摩新聞,反罷免的留言出乎意料之外的多,這在過去是非常少見的。
在台灣,沈默螺旋的現象一直很明顯。也就是說,當個人注意到他們的個人意見在整個群體中被共享時,他們會更加自信和外向。但是,如果個人注意到他們的觀點不受群體歡迎,他們將更傾向於保留並保持沉默。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現在的媒體,有哪一家不是綠油油的,能有點中立的就要偷笑了。至於支持罷免的網紅啦,律師啦,商人啦,前董座啦,聲量大到嚇人,有誰敢不要命的出來喊反罷免?有是有,但聲量微乎其微。
既然花了這麼多的資源,但為什麼最後的結果會是這樣?綠營民調也說這和他們調查的結果剛好相反,票是逼出來了,但卻是反罷免的票被逼出來了。理由也很簡單。各位可以去看一下那些網紅的言論和素質,恕秋哥直言,我無法理解他們在紅什麼,和他們憑什麼代表你。但沒辦法啊,人家有版面,聲量大,你不出來投票,他們就成功的代表你了,你就被沉默螺旋掉了。這種惡劣的操作手法,反而激怒了平日不吭聲的藍白甚至中間選民。至於那些說輸給普發一萬,或罷免沒過就是親中成功,美國會用關稅懲罰台灣之類的,除了長嘆三聲,秋哥無言以對。
秋哥說過自己的政治立場很明確,但我是真正的無黨籍,我沒有加入任何一黨,我唯一的政治立場就是不要抗中和仇中。理由很簡單:我們拿什麼資源,和有多少資源去抗中?像叫小很好的蘇前院長,拿掃帚跟他拼到底嗎?愚民真的也要有個底線。打個比方,這就像市佔率只有0.3%的德翔海運(TS LINE),說要去跟市佔20.7%的地中海打價格戰一樣。你的資源怎麼跟人家比?跟美國阿爸買一大堆武器,是能反攻大陸嗎?自保?能保多久?
秋哥說過很多次,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台灣雖然小,但是好歹也有台積電和一眾廠商建立起來的矽盾,我們也有些產業是佔據全球領先地位的,像貨櫃三小熊,也佔全球市佔的近1/10,拿這些當籌碼,盡可能談判到對台灣最有利的條件,把資源用來發展國計民生,這是為政者最應該做的事,而不是選邊舔吧?
有人說中國對台灣的態度很惡劣,說真的,也是啦,這個秋哥前文也說過了,阿共真的要檢討一下。但你要不要回過頭看一下,台灣給中國的面秋就很好看?台灣都宣佈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了,你要人家給你多好的面秋看?
經此一役,藍白合的態勢已經大致底定,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共同的敵人。秋哥在上次總統大選,藍白合破局時候候就已經明確預告過,綠色黨躺著都會當選,這還是回到資源基礎理論上。阿北始終沒搞清楚,白色黨的資源其實是很有限的,怎麼可能只因為小草們的熱情,就能扳倒藍綠兩黨數十年累積的資源。大家都想當老大,誰也不讓誰,最後就是被綠色黨撿了便宜,外加阿北身陷囹圄近一年,何時能重獲自由尚未可知,不知道阿北在監獄裡面,有沒有後悔當年的決定。
阿北說過,此仇不報非君子,如果綠色黨真要弄他,阿北大概會被判個貪污罪,喪失總統候選資格,但這個樑子很明顯會結更大。為了對付共同敵人,藍白合只會更緊密,除非到時又有人堅持要做正的又鬧翻,但看到阿北的下場,應該不會有人會再笨第二次了,因此藍白合幾乎是板上釘釘了。是不是這樣,2026年地方百里候之戰就會揭曉了。
秋哥還是強調,不管是政治還是投資,你都一定要去了解你到底有多少資源,同時再依照你的資源,去尋找適合你的市場,規畫相應的策略,這樣才能大幅提高你的勝算,不然至少也能立於不敗之地。你以為秋哥在講政治?你把藍綠白黨對應成股市的各種現象,會發現也一樣適用在投資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