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別之後,會想念是正常的。」
這段話說的對象是一隻名叫白丸的家兔,普通的兔子通常只能活到七歲或八歲,這隻兔子卻活到整整十五歲,但是離金氏世界紀錄還差了三歲,兔子的主人莉子感嘆到雖然想養一隻十八歲的兔子,但是養寵物終究得面對別離,「大家總有一天要說再見。」而電影《長椅小情歌》談的正是一場道別,導演奧山由之要與家裡附近公園那張即將被拆除的長椅道別,因此他邀請各方編劇撰寫故事並開發成為電影,將長椅存在於世的痕跡保存下來,祈求這部電影成為雙方(椅子與人、導演與觀眾之間)都能夠圓滿的道別。電影共分成五個篇章,從日常發展到非日常,到了最後一篇又走回日常,更加突顯「日常」的美好。


我個人最愛的篇章,則是導演親自撰寫的第四篇「最後一場戲」,雖說是「最後」卻不是整部電影的「最後」。由一對外星人兄妹扮演地球人,他們的人設是「互有好感的前後輩關係」,為了找到能夠拆除椅子的正當理由,他們開始拿尺記錄椅子的長寬高比例,鏡頭隨之不斷切換視角,如同兩人看待事物的落差。看著他們突然加快語速拉高音調,用外星人的語言吵架,至此我才發現原來他們正在拍電影,片中導演還讓他們錄音練習當個稱職符合人類想像的外星人。而真正的外星人就是導演自己,他想要拯救被流放受困在地球的父親,也就是這張長椅,父親卻相當享受觀察人類,「我還有一些想看的風景。」這是他留給兒子的話,約定好百年之後再見,對人類來說已是一輩子,對外星人來說卻只是一眨眼的時間這篇故事不只為電影增添惡趣味,我竟被這低成本的怪片段給打動,如此魔幻離奇、如此跳脫思維、如此超現實卻好看得不可思議。這段提到外星人之間無需交談就能夠心靈相通,但是人類卻總是把語言和感覺拆分開來,而本片正是透過大量對話來傳遞角色真實情感,進而理解語言的多面性與重要性,因此產生出彼此試探的曖昧對白、比喻成壽司的分手理論,或是無法敞開心房對姐妹說出的真心話,人們常常無法正確說出自己的想法因此造成誤會,這份對人類的細膩觀察昇華了本片,點破了多數觀眾的疑問,是人類一生的課題。

看完《長椅小情歌》的心情是「不捨」的,捨不得電影結束、捨不得離開座位、離開戲院,因為我在這五段超可愛的故事裡頭覓得了幸福,「不捨的心情是幸福遺留下的產物。」原來這句台詞所言不假。「我的體質容易被留下來。」片中阿德對自己的理解是如此,他曾是公司裡加班加到上班的員工之一,而真正「被留下來」的,其實只有那張長椅罷了。《長椅小情歌》充分展現出人類的「戀物」與「念舊」,我們都懂這份五味雜陳的情緒,也都曾有過想要看守、守護的事物,如同第三章甘願成為公園流浪漢的姊姊,或許這項行為充滿私心,卻能夠讓自己心安理得,「長椅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很重要。」我想,這也是導演選擇完成這部作品的意義所在。
🎶必聽主題曲: #YumaAbe 《#ManyStrangeThings 》
💙觀賞於6/28 #台北電影節 場次
#長椅小情歌 #atthebench #アットザベンチ #奧山由之 #奥山由之 #yoshiyukiokuyama #広瀬すず #仲野太賀 #岸井ゆきの #岡山天音 #荒川良々 #今田美桜 #森七菜 #草彅剛 #吉岡里帆 #神木隆之介 #映画 #光年映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