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34年的七月底我在台北,晚課反思,獲得了這三個體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七月的台北,濕熱難耐,

但在這樣的日子裡,人的感受特別敏銳。

白天在城市的節奏裡奔波,

晚上靜下來做筆記時,才發現心裡藏著幾個沒說出口的洞見。

▋1. 年輕時待一待大城市,才能辨認什麼是「寧靜」

有些寧靜,是因為你還沒接觸過雜音。

真正有價值的寧靜,是你看過喧囂,自己選擇退一步。

年輕時不去大城市,你無從分辨那種「自選的簡單」。

你以為自己安靜,其實只是沒看過世界的亂。

▋2. 人得先「誤會」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才會開啟進入中年的方式

年輕的努力,很多時候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上。

你以為自己是主角,以為只要夠努力就會發光。

但當現實一巴掌打下來,你開始意識到自己只是拼圖的一塊。

從「誤會自己很重要」到「真正扛起責任」,這才是進入中年的開關。

▋3. 只有平日好好努力,到無悲無喜,才接得住「緣分」

很多人把好機會當作幸運。

但真正能撐住機會的人,都是平常沒停過的。

因為你知道自己每天有進度,有積累,

當「緣分」突然出現時,你才不會害怕,只會點頭說:「我準備好了。」

這些體悟不是天外飛來的智慧,

而是用生活去磨出來的角度。

當你每天寫筆記、做反思、跟自己誠實對話,

你會發現年紀沒那麼可怕,中年也可以很清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7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很多碩博士生到了畢業前, 才驚覺自己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整理過「自己想過的東西」。 Paper 有讀,筆記有寫,但想法一多,全都變成雜訊。 這時候再來想論文主軸,通常就是災難。 這篇分享三個步驟,幫你提早建立「想法管理工作流」, 等到論文該寫的時候,不再一片混亂。 ▋1. 把「想法」當成單位
2025/07/29
很多碩博士生到了畢業前, 才驚覺自己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整理過「自己想過的東西」。 Paper 有讀,筆記有寫,但想法一多,全都變成雜訊。 這時候再來想論文主軸,通常就是災難。 這篇分享三個步驟,幫你提早建立「想法管理工作流」, 等到論文該寫的時候,不再一片混亂。 ▋1. 把「想法」當成單位
2025/07/29
當你真正在一個領域待得夠久, 你會發現有些「無能為力」的感覺, 不是廢,是太懂。 以下三句話,寫給懂高等數學的你。 ▍你的每天的努力,其實昂都只是 nilpotent 每天都在試圖改變些什麼, 但就像一個 nilpotent operator, 做再多次 iteration,最終都會
2025/07/29
當你真正在一個領域待得夠久, 你會發現有些「無能為力」的感覺, 不是廢,是太懂。 以下三句話,寫給懂高等數學的你。 ▍你的每天的努力,其實昂都只是 nilpotent 每天都在試圖改變些什麼, 但就像一個 nilpotent operator, 做再多次 iteration,最終都會
2025/07/29
每天腦中閃過的點子,看似雜亂無章, 但如果你開始做研究、寫論文,就會發現── 能不能系統地管理這些想法,決定你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生產者。 ▋問題一:想法太多,沒有出口 腦中靈光一閃的點子,三分鐘後就被下一個代辦事項吞沒。 日子一久,你會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想過、又什麼都沒留下。 要解
2025/07/29
每天腦中閃過的點子,看似雜亂無章, 但如果你開始做研究、寫論文,就會發現── 能不能系統地管理這些想法,決定你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生產者。 ▋問題一:想法太多,沒有出口 腦中靈光一閃的點子,三分鐘後就被下一個代辦事項吞沒。 日子一久,你會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想過、又什麼都沒留下。 要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第四日,城市終於稍稍止歇嚎啕。 格外寂靜的晨間,每間屋子都睜亮了窗,都在等待晴光,等待復原。 雲層仍厚,一瞬掩去高樓的窗。天色只是無雨的灰,積淤的水一時間還無處可去,安靜混濁著一些耗損的時光,等待蒸散。
Thumbnail
第四日,城市終於稍稍止歇嚎啕。 格外寂靜的晨間,每間屋子都睜亮了窗,都在等待晴光,等待復原。 雲層仍厚,一瞬掩去高樓的窗。天色只是無雨的灰,積淤的水一時間還無處可去,安靜混濁著一些耗損的時光,等待蒸散。
Thumbnail
週末,巴士的車窗被曬得發燙。 天亮得刺眼,卻不晴。陰霾的灰如細網撒下,也許捕捉些許的藍,幽幽悠悠。 其實我也不那麼在意是否天藍。
Thumbnail
週末,巴士的車窗被曬得發燙。 天亮得刺眼,卻不晴。陰霾的灰如細網撒下,也許捕捉些許的藍,幽幽悠悠。 其實我也不那麼在意是否天藍。
Thumbnail
連續酷熱的日子,唯清晨有一絲絲怡人的空氣。前一日蒸籠般的城剛剛甦醒,天光夾著微風,走在鳥鳴的人行道上,不用特意追逐樹影,施施然走著覺得自己戰勝了夏天。  我們相識在水泥森林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夏天,但卻沒能一起度過第二個夏天。  那個夏天早晨奔赴打卡的同時回頭一望,白晃晃的刺眼陽光,只見大樓前正在停
Thumbnail
連續酷熱的日子,唯清晨有一絲絲怡人的空氣。前一日蒸籠般的城剛剛甦醒,天光夾著微風,走在鳥鳴的人行道上,不用特意追逐樹影,施施然走著覺得自己戰勝了夏天。  我們相識在水泥森林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夏天,但卻沒能一起度過第二個夏天。  那個夏天早晨奔赴打卡的同時回頭一望,白晃晃的刺眼陽光,只見大樓前正在停
Thumbnail
熱浪如約而至 六月底的台北,夏天的熱浪如約而至。每天早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照進房間,我便知道,又是一個揮汗如雨的日子。打開窗戶,一股濃烈的熱氣便鋪天蓋地地襲來,彷彿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在一個巨大而灼熱的蒸籠中。 太陽炙烤著大地 走在街上,太陽炙烤著大地,水泥地面彷彿變成了烤爐,每一步都能感
Thumbnail
熱浪如約而至 六月底的台北,夏天的熱浪如約而至。每天早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照進房間,我便知道,又是一個揮汗如雨的日子。打開窗戶,一股濃烈的熱氣便鋪天蓋地地襲來,彷彿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在一個巨大而灼熱的蒸籠中。 太陽炙烤著大地 走在街上,太陽炙烤著大地,水泥地面彷彿變成了烤爐,每一步都能感
Thumbnail
今天下午,被雨神遺忘的台北巿的某一區,終於雷雨雙降。拿出耳朵,放在最接近滂沱的地方做收音,像是在確認著什麼人的心意一般。再三確認,有著再三的辛苦,活著就是在實踐著所有的不願意不快樂,這是隨俗,俗氣也霸氣。 今天沒坐在大窗旁的書桌執筆寫詩,確實是怠慢了我所殷盼的雷雨,但一定也有什麼情節怠慢了
Thumbnail
今天下午,被雨神遺忘的台北巿的某一區,終於雷雨雙降。拿出耳朵,放在最接近滂沱的地方做收音,像是在確認著什麼人的心意一般。再三確認,有著再三的辛苦,活著就是在實踐著所有的不願意不快樂,這是隨俗,俗氣也霸氣。 今天沒坐在大窗旁的書桌執筆寫詩,確實是怠慢了我所殷盼的雷雨,但一定也有什麼情節怠慢了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時序邁入夏季,節氣即將迎來立夏。 日期和2019年一樣,也是在國曆5月5日進入立夏。翻著書本冥想作者在那靜謐的景色,靜觀天地,也靜觀自己。 雖我沒那樣的時間與景色,但昨晚驟雨過後,清晨空氣隨風吹拂,青草、樹木、濕氣,聞起來格外令人舒暢,更進一步說,我可以搬張椅子,靜靜的吹著雨後的風,遠眺環繞的大
Thumbnail
時序邁入夏季,節氣即將迎來立夏。 日期和2019年一樣,也是在國曆5月5日進入立夏。翻著書本冥想作者在那靜謐的景色,靜觀天地,也靜觀自己。 雖我沒那樣的時間與景色,但昨晚驟雨過後,清晨空氣隨風吹拂,青草、樹木、濕氣,聞起來格外令人舒暢,更進一步說,我可以搬張椅子,靜靜的吹著雨後的風,遠眺環繞的大
Thumbnail
今天出門閒逛,到入夜才回家。路上起了薄薄的春霧,幾盞路燈泛著微弱的光暈,單純的住宅區一片寂靜。因景生情,因情入詩。短詩一首,在此分享......
Thumbnail
今天出門閒逛,到入夜才回家。路上起了薄薄的春霧,幾盞路燈泛著微弱的光暈,單純的住宅區一片寂靜。因景生情,因情入詩。短詩一首,在此分享......
Thumbnail
年初,疾行一趟台北。 前一天還豔陽高照,隔天就陰雨綿綿濕漉整座城市,滲水。 水的滲漉從來就是無孔不入,同時挾帶一些流質的憂傷與固著的遺憾。 這樣淋淋漓漓的天,很難讓人不懷想一些漸淡的背影。更行更遠還生的是傘沿拖曳的水痕,後來的我們能不能有後來,也不是太重要的事了。
Thumbnail
年初,疾行一趟台北。 前一天還豔陽高照,隔天就陰雨綿綿濕漉整座城市,滲水。 水的滲漉從來就是無孔不入,同時挾帶一些流質的憂傷與固著的遺憾。 這樣淋淋漓漓的天,很難讓人不懷想一些漸淡的背影。更行更遠還生的是傘沿拖曳的水痕,後來的我們能不能有後來,也不是太重要的事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