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真正在一個領域待得夠久,
你會發現有些「無能為力」的感覺,
不是廢,是太懂。以下三句話,寫給懂高等數學的你。
▍你的每天的努力,其實昂都只是 nilpotent
每天都在試圖改變些什麼,
但就像一個 nilpotent operator,
做再多次 iteration,最終都會 collapse 成 0。
你不是沒努力,只是這個 transformation 的本質,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效。
▍你寫了好多 idea,才發現idea space是 non-reflexive Banach space
你的好多想法寫出來了,但無法收斂、無法自洽。
你努力往回 trace 卻發現自己並不 reflexive,
連 dual space 的 dual 都無法返回自身。
從思考邏輯到人生價值,寫再多也只是在外層空間打轉。
▍你以為你能知道你要什麼,但人生 path 其實是 non-Hausdorff
你想分辨出什麼對你重要,什麼該遠離,
但這空間根本不是 Hausdorff,
任兩點之間都找不到 disjoint open sets。
每一段關係,每一種選擇,都糾纏不清、無法真正區隔。
⸻
你能讀懂這三段,
代表你也曾被某些結構性本質打敗過。
但別忘了──
理解的深度,也正是你能選擇清醒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