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的練武筆記-「拳打千年一圓不變」
作者:老衲
老衲的這派心意六合拳,有一句老譜上的口訣叫作「拳打千年一圓不變」,甚麼意思呢?意思說這個拳法傳承千年,可能外形因個人會有些許差異,但有一個原則是不可以變的,那便是「圓」。
其實這個道理與內家拳的「形不破體力不出尖」類似,只是更強調自練功時要將人體作為一個封閉的閉鎖循環系統去鍛鍊,這便是內家拳的基礎「聚氣」與「運氣」的關竅所在。
所謂的心意六合,很多人一開口便講六合如何如何,其實連最基本的外三合都達不到;如果基本的外三合達到了,那麼行拳的時候自然會有一種圓融連綿的感覺,而不是「一驚一乍」的;尚雲祥也曾說過,練拳的時候不要一驚一乍,真正動手的時候才要一驚一乍,為什麼呢?
因為練拳的時候是要練圓,真正動手的時候是要「破圓」,所謂的「賣個破綻」這種打法即是。身法規規矩矩的立身中正,那是堂堂之陣,練功用的;不過兵法講究兵不厭詐,所以奇兵突起才是制敵關鍵。所以練時圓,打時就不圓了,甚至故意歪曲扭八,製造敵人以為的可趁之機,才是動手時的決勝點。
拉拉剛來老衲這練拳的時候,記得讓他最好奇的便是這個圓與不圓,中正與不中正的問題。老衲公開講拳與私下講拳常常是兩套;公開時人家講立身中正與腳下要有根,老衲都說對對對;可是私下教徒弟的時候,常常反過來講,故意強調不要立身中正,腳下也不要有根,甚至腳底要有一股與地面的反斥力,覺得腳下越踩越輕才對,而不是越踩越重,立地生根。剛接觸老衲的徒弟常常搞不清楚俺到底想表達甚麼,不過練心意六合練得多了以後,就自然而然可以明白了。說到底,拳法功夫是練出來的,靠身體感知的,而絕非用文字敘述可以讓大腦理解的。
扯遠了,說回來這圓與不圓的問題;其實這好比書法或篆刻,剛起步寫楷書隸書的時候,是要將一個字一個字分別寫得穩當佈局渾圓方正;可是真到了行書草書或自由揮灑的時候,考慮到整體作品的完整一氣,非得要讓各行甚至各字互相搶奪地盤,疏密有致,看似混亂卻亂中有序,才是各書家與各印人真正的功夫修為高下所在。
老衲的很多話,人老腦昏,可能比喻得不是那麼精準;不過很多事情意在言外,說給有心人聽的,吃瓜群眾們就高抬貴手,少罵俺兩句吧,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