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熊形單雙把的狗熊蹭癢功夫」
作者:老衲
心意六合的單雙把,被許多人傳得神乎其神;最近看到有許多人都在模仿學習,老衲不揣淺陋,簡單將這兩招說一說,解一解門外漢們的望梅心癢之情。這熊形單雙把呢,一個叫單把,一個叫雙把,其實是同一組動作,只是一隻手打便叫單把,兩隻手一起打,便叫雙把。在老衲看來,差異不大,不必故作高深莫測,老實練去便可。
這單雙把有幾種流行的手型,各不相同。第一種是手掌向外推打的,最為流行;第二種是手掌向內如抱西瓜的,這一種李仲軒老人曾在書內提及,也不多談;最後一種介於兩者之間,是用手刀小指一側向前打去的單雙把,老衲以為較好入手,雖然談不上是甚麼秘傳之說,卻也是一個初學的小訣竅。
說完手型,便說動作。熊形單雙把的動作很簡單,便是將手臂完全放鬆下垂之後,用重心與體重一帶,將手晃起來到兩耳腮邊的位置,再向前打去。
所以總結一下,熊形單雙把便是以下三個動作連貫一氣:
一,手臂不用力下垂。
二,手臂不用力,用重心晃動,將雙手(或單手)向前向上晃起至耳與腮的位置。
三,手臂仍是不用力,向前發力打去。
最後發力完成的定式手型,前頭已經說過,便不再提。
熊形單雙把的動作雖然簡單,可是真的做得好的人並不多見。大多數的人只是將它練成一個猛發力的動作而已,而不是體會這個動作裏頭,如何將重力與重心提起並運用在雙膀上,造成自然而然的沉重感——多說一句,許多人練習「氣沉丹田」的那種「沉」感只能維持在靜態之中,卻不知道如何可以將這種「沉」的拳感,應用動態的拳勢中。
嘗試一下心意六合的熊形單雙把,或許會有些幫助。
能將重心與重力從身體軀幹處分離出來並運行在雙膀之上,往前打去時同時讓這股力反作用力往身後一震,才是古人說的「熊形似狗熊蹭癢」的味道;如果一上手時手上的濁力未除,那麼這的動作打起來,只不過又是多一個看似凶猛的發力動作而已,並無大益。
細品之,勿囫圇。
上回有小朋友問老衲道,為何滔滔不絕又老婆心切地向一般大眾講解心意六合拳?老衲笑答道:「外行看熱鬧,內行才能看門道;心意六合這麼好玩的東西,老衲希望大夥既看熱鬧又看門道,養出鑑別力,才不會被那些小跑步推人的腥活唬得一愣一愣。武術武功,都是在平凡中顯出奧妙,絕技不是炫目之技,絕技是將一個人人都會做的普通動作練到精絕妙絕,那才叫做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