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觀不再只是冒險奇幻
我們常常在壓力太大時,靠故事喘口氣。
那些飛龍、魔法與精靈的世界,好像總是比現實更有秩序、更能被理解。但《龍王子》不只想安慰我們,而是問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如果你可以重新相信這個世界,你會嗎?
它打造了一個看似經典、其實複雜的奇幻世界:不同族群的衝突、歷史被掩蓋的真相、甚至角色之間的文化落差......這些元素都讓這部作品不只是冒險,而是關於怎麼與他人共處、怎麼與歷史和解。只有純真者看得見地圖,這句話其實很殘酷
我特別喜歡的,就是S7 E2「純真之心」的設計,只有保有純真、沒有被世界複雜給污染的人,才有資格前往生死的交界之處。
這正是我在前一篇文章想要探討的,長大就是渾沌的、身不由己的。我們都以為長大會擁有更多自由,卻早已在制度、恐懼與現實中逐漸遺失了看見「希望」的能力。
星塵、魔法與生物:世界觀裡的精神象徵
要說我最喜歡《龍王子》的一大主因,那絕對是他多采多姿的美術設計,這幾乎對於「想要點擊進去觀看的新觀眾」(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占了八成的主因。
魔法六源:讓自然成為宇宙的語言
魔法來自六大自然力量:太陽、月亮、天空、大地、海洋與星辰。這些元素決定了角色與場景的色彩和風格,說明這個世界是如何用元素來建構文化與信仰。
奧秘的形式語言:抽象與詩意之間
魔法是一種對自然的理解與共鳴。
《龍王子》中,角色必須透過理解「奧秘」(Arcanum)來使用魔法,比如Callum學會天空魔法,是因為他明白「自己本身就是風的容器。」
奧秘這概念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呢?
生物設計:泉源力量的「形體化」
《龍王子》的魔法生物正如同《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一樣充滿魅力,生物設計是根據他們連結的原始泉源來設計。例如海龍的鰭和滑順皮膚就非常符合海洋的元素,而星觸精靈則全身閃爍星光,像一個活著的星座。
廢話不多說,直接放圖。
星辰與黑暗:視覺上的信念對決
《龍王子》最有趣的設計,就是故事中一直在闡述「黑暗魔法壞壞,用了會腐蝕人心,」但卻是故事中最關鍵的一把鑰匙。而「星辰魔法」看起來漂亮、閃耀,卻是本作最大反派的種族元素。
星辰魔法與黑暗魔法在設計上形成鮮明對比:星辰魔法充滿流光、星軌、透明感,像是希望與願望;而黑暗魔法則是扭曲、腐敗,這樣的故事設計打破了大家既定的正邪印象。
光是Aaravos的美術我就覺得好好看喔。
為什麼《龍王子》的美術不吸引人?
老實說,一開始看《龍王子》的畫面,我有點不適應。
是考慮到主要客群是兒童至青少年,而這個客群的眼睛都還在發展階段,沒有辦法承受太多絢爛的視覺效果,最好是以「簡單」「色塊」這樣的視覺語言,會讓小孩比較看得懂,適合使用"Toon shader"這種沒那麼多細節的技術。
但這絕對不是美術品質升不上去的主因。
我自己製作過3D,可以理解Toon shader 都會犧牲掉模型的一些細節,尤其是想要做角色有邊線、扁平色的美術。
接下來我會列舉,為什麼問題其實不是「使用Toon shader。」
同樣是Toon shader卻差這麼多?關鍵在一個被低估的崗位
我以相同美術風格「人物使用Toon shader著色器,達到三渲二的效果 + 場景使用2D和3D混搭,而3D場景有筆觸細緻感。」
以下比較不是為了貶低《龍王子》,而是想用同樣技術選擇的作品來說明。
來對比一下其他作品:
以《Tron: Uprising》為例,場景的打光層次感就跟《龍王子》不是同一個品質。
更不用提中國的遊戲美術大作《原神》,都是製作人員肝出來的成果。
發現了嗎?
關鍵差異,是在燈光層次的處理與時間上。
怕大家忘記,我再放一次《龍王子》的預告,就能很明顯感受到品質差異。
不過我也要鄭重提醒大家,動畫是需要「巨量時間跟人力」的團隊作業,一個動畫的品質好壞有很多影響因素,而最直接暴力的主因就是「預算太少」或是「製作期太短,」所以也不要太抨擊製作團隊。
補充一下,通常一顆鏡頭,一個燈光師就要做一整天,工期可想而知。
我推測《龍王子》應該是製作期太短,還沒到進入燈光的步驟就得強迫出片。

不完美的動畫,卻有溫柔的視覺
技術可以精進,但講故事的那份真誠,是學不來的。
《龍王子》或許不是畫面最驚艷的作品,卻始終用它獨特的美術語言,細細織出一個願意相信希望的世界。
作為曾經參與過製作的創作者,我深知每一幀畫面背後的時間與心血,這篇只是一些小小的觀察與致意。願我們都能一起,看見那些動畫背後製作人員的努力與溫度。

關於我
嗨,我是 Pyris,一個在故事與影像之間行走的創作者。
我做過動畫,也寫過角色;在製作的日與夜裡學會一件事:動畫不只是畫面,而是意圖,是每一幀背後的信念與選擇。
《龍王子》的畫面或許不完美,卻讓我看見另一種創作的勇氣。
你呢?哪部動畫曾讓你對「美」有過不同的理解?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