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當你凝視一幅畫,你其實正在看一段歷史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當你辛苦地買了票、人已經站在藝術品前,但眼前這麼動人、獨特、美麗的作品,你卻覺得自己彷彿與藝術家有著偌大的距離。好像很有感覺,但又說不出所以然?藝術史,其實就是幫我們找到那個「說不出來」的所以然。
當你開始懂得看一幅畫的構圖與筆觸,你其實也在學著理解,那些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是怎麼用圖像去表達他們對世界的想像。
一、藝術史是什麼?不是背年代,而是感受人類的共鳴
說到「藝術史,」其實這也是我感到扼腕之處。
以前國中學歷史,總是會興奮於歷史老師說得天花亂墜的動人故事,但每當我早自習打開考卷時,我腦袋就一片空白;更別提我高中的課,我們全部人都在課堂上趕作業,沒有人聽進去。
隨著長大的我,也逐漸發現我們現在的美感、我們的設計,其實完全脫離不了這千年下來的脈絡發展,它可以很日常、也可以富有創意。
它不只告訴你「這是誰畫的」,而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他要這樣畫?這幅畫對當時的人有什麼意義?」讓我們瞭解當代的宗教、社會與情感。
原來歷史人物就跟現在的你我一樣,是個普通人。抑或是個瘋子。
二、藝術與歷史如何交織?從畫中讀懂時代的心情
1. 藝術是文化的鏡子:文藝復興不只是畫裸男
最常被提起的藝術時期之一,絕對非「文藝復興」莫屬。
你可能對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不陌生,但你知道這幅畫其實是一場「人性」與「神性」的衝突嗎?
在那個重拾古典精神的時代,藝術家終於開始正視人的感情與肉身,不再只侷限於教宗、神話和貴族,而開始探討「人」作為個體的價值。從神的絕對,到人的困惑與選擇:畫面中的表情、手勢、眼神——都透露出一種試圖理解世界的渴望。
2. 藝術是社會的投影:革命也能成為畫布
當時代開始動盪,藝術自然也不再只是宗教的專利。法國大革命後,藝術家們開始用畫筆參與時代辯論。
像是《拿破崙過阿爾卑斯山》這類作品,不只是軍事英雄圖鑑,更是一種理想的形象塑造——自由、領導、進步。那是一個「畫可以改變世界」的年代。
3. 藝術是苦難的吶喊:從戰爭走進《格爾尼卡》
而說到跟戰爭相關的作品,一定要提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可能是你看過最混亂的畫。但仔細看,你會發現每個變形的身體、奔逃的眼神、張開的口,其實都是無聲的尖叫。
它不再是為了美感存在的畫作,而是一場對「戰爭」的控訴,是藝術家用畫布對抗無力感的方式。
三、為什麼藝術史值得被學習?因為它是在闡述「人」
藝術史讓我們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透過它,我們不只是認識藝術品,更學會看懂那些藏在畫作背後的情緒、價值觀與文化痕跡。
也許你不會畫畫,但你會開始理解為什麼某幅畫讓你感動,為什麼某個時代的建築讓人屏息,為什麼即便不懂技法,我們還是能被某件作品震懾。
四、藝術史的四大脈絡切角:文化、政治、經濟、社會
而說到千年來藝術史大大小小的作品,各自闡述的議題、聚焦的核心各自不同:
有些畫家是為了麵包而畫畫、有些畫家寧願餓肚子也要進行自我成就的實現、有些畫家寧願眾叛親離也要踏上這條道路、有些畫家想闡述自己在意的故事......
在眾多不勝枚舉的題材當中,我想舉例四個面向來去細說不同的畫作所代表背後的意涵。
文化:為什麼大家突然都愛畫裸體?
裸體就是解放人類、回歸最樸實的狀態,但似乎從夏娃吞下禁果那一刻,我們就注定要拿落葉或是布來遮住自己。
而人類開始回歸到繪製裸體、歌頌裸體,這背後其實藏著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像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關注人的身體,因為他們相信——人本身就是一種美。
當畫布開始描繪真實的身體,那代表「人」終於可以被看見。
政治:藝術可以宣傳,也可以反抗
在封建制度、極權制度的統治底下,對聖上品頭論足就是死罪,那個時代完全貫徹了何謂「草菅人命。」而我們現代回首來看,只會對此感到不可置信。
不論是古代的帝王肖像,還是現代對極權的嘲諷,其實藝術從來就不是政治的旁觀者。
它是一種語言,一種可以支持權力、也可以挑戰權力的力量。
經濟:有錢人愛藝術,還是藝術靠有錢人?
如前文所述,有些畫家吃不飽穿不暖,是為了麵包而創作。
像是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倫勃朗,畫的幾乎都是商人與中產階級的肖像。因為有市場,就有創作動力。有時候,一幅畫的存在,背後其實是資本的流動。
社會:從貴族到平民,誰來看畫、誰來畫畫?
以前繪畫是非常奢侈的一項服務,在照相技術還沒有盛行的年代,只為王公貴族創作,象徵著家族衣缽的傳承證明。
而到至今的藝術,已經變成了給大眾欣賞、評論,以及引發反思的一種表達媒介。
藝術的觀眾不斷改變,這也反映出「誰的聲音被看見」,「誰的故事被記住。」
結語:瞭解藝術史,是為了理解我們是誰
藝術史看似遙遠,但它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廣告設計、動畫構圖,到手機桌布的風格,背後都有過去藝術思潮的影響。
設計師們從古典繪畫、包浩斯、流行文化中汲取靈感,塑造出今天的視覺風格。當你開始理解這些視覺元素的根源,你會發現藝術史不再是課本裡的名詞,而是生活中的語言。
你會知道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痛,每個畫家都有他的困惑與執著,而這些疑問,今天的我們,也仍然在問。
也許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我們能做的,是不讓它被遺忘,並且持之以恆地傳承下去。
【關於我-Pyris】
嗨,我是 Pyris,一個熱愛動畫、設計與影像敘事的創作者。
我相信藝術不只是美的呈現,它更是一種看見歷史、理解人類情感的方式。
從文藝復興的光影變化、到革命時代的政治寓言,每一幅畫背後都有著時代留下的印記。 學習藝術史,對我來說不只是複習知識,而是重新理解世界、瞭解文化脈絡。
📌 追蹤我,一起透過設計與影像回頭看藝術,找回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藝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