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是承上啟下的一天,
不是像週一一樣充滿未知,也不是像週五一樣進入收尾,
剛好是你可以稍微「遠望一點」的時候。這時候拿一篇最新的 Paper 來讀——尤其是 2025 年的早期發表——
不只是了解趨勢,更是訓練自己「接軌未來的研究語感」。
▍問題一:這篇 paper 想回答什麼「科學問題」?
不是問它用了什麼模型、跑了什麼資料、畫了什麼圖,
而是問:它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
很多碩博士生一開始讀 Paper,容易卡在細節,
但你要學會訓練自己在 5 分鐘內找出它的「大哉問」。
因為這才是你跟世界對話的起點。
▍問題二:這篇 paper 的研究設計,哪裡讓我驚艷?
讀 Paper 不是要你每篇都點頭說讚,
而是要你開始分辨:哪個環節,是我沒想到、但好像可以學的?
也許是一個資料預處理的小步驟,也許是變數定義,也許是方法跟研究問題的對位邏輯。
這個練習,讓你從「資訊消費者」轉為「方法拆解者」。
▍問題三:這篇 paper 的貢獻,我能怎麼接軌到自己的題目?
這才是關鍵。你為什麼要讀它?
你要開始練習問:
「我能不能寫一段話,把它的 insight 接到我自己的研究上?」
也許是延伸,也許是反駁,也許是套用。
寫得出來,就代表你真的讀懂了,也代表你「做研究的語感」正在升級。
⸻
讀一篇最新的 paper,
不是為了做完一件事,而是讓你感覺到——
你跟這個世界的前沿,還有互動。